大众卖车遇冷,电动车难盈利,香肠副业成亮点

每到汽车圈风头浪尖时,总有个让人忍不住发问的话题:“国民神车怎么了?”。曾经,大众高尔夫在中国中年男人心中简直没得挑,是家用、面子的两全神作。如今,却到了卖车遇冷、卖肠“封神”的地步。这不是段子,这是现实。汽车厂的香肠能卖到全球,反倒是车卖不出去——你说离谱不离谱?

我们第一反应是:“问题出在哪儿?”一句话,补贴没了、用户不买账,市场变天了。美国的大众ID.4,原本和特斯拉Model Y打得有来有回,靠着联邦补贴一把梭。2023年还能卖出三万多辆,怎么今年直接跌成一半还不到?跟德系工艺没关系,跟车本身也不是一杆子打死,关键在号称“7500美元税收抵免”不给了。你要买电动车,一下子贵出小一万,谁还跳坑?

同样是大众,有人在厂里已经开始吃大锅饭、休“带薪假”了。组装线减产,员工不干,管理层也开始内斗,工会逼着老板做减法,大股东要见血。老牌德国企业的转型阵痛不是嘴上说说,权力斗争加上业绩一落千丈,电动化风口转着转着,怎就变成了风暴?

其实,不光是美国市场变冷,德国那边日子也不太好过。财报一出,销售收入看着还稳,但真实利润直接大跳水,上半年利润蒸发三分之一。你以为卖不动就是因为全球经济?其实账背后藏着两块大石头:一是美国进口关税变脸,硬生生“割肉”十三亿欧元;二是自身软件部门拖了后腿,重组花钱。奥迪、保时捷、宾利全被腐蚀。

有人讲,那大众不是还猛推电动车吗?全球交付量翻了一番,欧洲销量飙到第一。为啥看着热火朝天呢?其实就是两极分化,电动化好看,盈利能力却跟不上;燃油车还能顶一阵,豪华车却集体滑坡,谁都不赚钱。中国市场更惨,销量比去年还跌一截,利润份额也掉了两成多。可见,不是车不好,而是环境太难。

讲到底,大众的困境是老毛病:“德国病”——软件成了最大短板。ID系列车本身造得不差,机械素质拿得出手,驾驶感受也不错。可是,标准的评价听起来心酸:用CarPlay都不想用它原车机。你说早就投钱搞研发,买法、买新技术,跟中国公司合作,可核心系统还是卡顿、掉线、黑屏,甚至被官方召回。

这就像一个百年老店,不是技术不过关,而是转型的时候“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软件逻辑没搞懂,研发苦头还没吃完。大众这路还得继续趟,毕竟电动化和智能化不是你想玩就玩,系统坑只有多没有少。

当然,说到底得问:大众靠什么续命?靠中国。40年前开始合作,桑塔纳、捷达成了多少“国民神车”的代名词,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崛起。现在呢?中国市场疲软,大众曾经的光环也变得暗淡。销量下降、利润缩水,CEO看着一堆品牌卷价格战,不赚钱成了常态。

大众卖车遇冷,电动车难盈利,香肠副业成亮点-有驾

问题是,大众还得在中国找突破。押宝智能新能源,和小鹏汽车合作,要缩短研发周期,把新车投产时间从几年的流水账缩短到一年多。燃油那边还能坚持,新能源要快速上新。中德两边加速竞速,目的就在于找到靠能扛过未来三五年市场的“中国药方”。

现实很残酷,大家都认清了:电动汽车的价格大战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赌博。2024年中国超九成车企亏钱,谁都在为渗透率突破五成而狂欢。市场逻辑被裹挟——新车上市都在拼速度,续航、软件更迭、品牌定位一锅乱炖。

可要问大众怎么办?还能不能“翻篇”,再给世界一个新神车?这事谁也不敢打包票。靠香肠副业挣点“救命钱”没啥丢人,但百年企业的根本还是要靠车。电动化变革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整个集团的进化速度和应变能力。

大众的问题,绝不是单纯卖不卖得掉车那么简单,里面有全球新能源政策的变迁,有关税战,有消费升级,也有软件生态和用户体验的掉队,更有传统汽车工业“老树发新芽”的阵痛。你不能指望一个家族企业一夜之间变成硅谷公司,但你更不能接受它照旧混日子。落后软件三五年,或许不是逢场作戏,而是生死之分。

大众卖车遇冷,电动车难盈利,香肠副业成亮点-有驾
大众卖车遇冷,电动车难盈利,香肠副业成亮点-有驾

所以,现在很多中年男人心里其实早就有数。买车不只是买一个家两脚踏实、拉货接娃顺手的工具,更是买未来的预期和个人的社会认同。现在大众高尔夫成了怀旧符号,曾经谁开谁有面,现在是“谁还买谁傻”。电动车推新一拨接一拨,燃油车价格直线下探,智能系统的吸引力一落千丈。

大众卖车遇冷,电动车难盈利,香肠副业成亮点-有驾

大家思考的,其实就是一个现实拷问:“国民神车还能再度归来吗?”还会有靠机械素质、实用性和品牌情怀撑起销量奇迹的下一辆吗?还是经历电动风暴、价格战和软件洗牌之后,最后“神话散场”,大众变成一个普通品牌?

如果说大众能不能复活,不如说整个传统汽车工业能不能在新能源时代成功转身。这是大众的问题,也是全球汽车人的问题。

答案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选择里。等补贴退了,看谁还买单。等智能车机用顺了,看谁家系统真管用。等电动车价格够亲民,质量够扎实,售后够靠谱,看哪个品牌最终还站在风口。大众能不能走过这坎,还得看它的创新脉搏跳多快,看它有没有勇气砍掉自己的舒适区,跟着时代换血而不是涂脂抹粉。

最后,谁敢说,几年之后,大众卖车还遇冷,香肠还封神?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只要市场逻辑没回归“实用为王”,只看科技跑分不看基本盘,国民神车的光环就再难复刻。中年男人喜欢的“国民神车”,其实是一个时代的自我认同,是一种价值观的印证。不是谁家出几款新电动车高喊智能,就能无脑圈粉,是真正能解决老百姓买车用车的痛点,那才有资格叫神车。

大众不是不能翻身,但路很长,也可能很难。只要它还在,也许奇迹就还有可能;但要是只靠副业卖香肠,主业却无人问津,那真该好好琢磨琢磨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