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丰田,偏选大众?看完你就彻底明白

(文章正文)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小区停车场里的大众车越来越多?上个月陪朋友去4S店看车时,销售指着展厅里的卡罗拉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爱买这车了,隔壁大众朗逸的订单都排到三个月后了。”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曾经靠着省油耐用打天下的丰田,正在被追求时尚的消费者悄悄冷落。究竟为什么大家宁愿放弃“开不坏的丰田”,也要抢购大众?前几天我特意跑了三家4S店试驾,发现了几个颠覆认知的真相。

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丰田,偏选大众?看完你就彻底明白-有驾

要说现在的消费者有多挑剔,看看手机店里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不仅要性能强,还要外观潮、屏幕大、拍照美。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早就蔓延到了买车这件事上。就拿去年刚上市的朗逸星空版来说,车头那套会发光的点阵格栅,配上带流水转向的LED大灯,开在街上比卡罗拉那万年不变的家族式前脸吸睛十倍。我试驾时遇到个95后小伙就说:“卡罗拉像我爸那辈开的车,大众的设计才配得上我的AJ鞋。”

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丰田,偏选大众?看完你就彻底明白-有驾

这种转变背后藏着大数据的佐证。今年一季度最新数据显示,大众在华销量依然稳坐外资品牌头把交椅,单朗逸就贡献了超12万台销量,而卡罗拉同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销售经理告诉我,现在年轻人进店第一句话不是问油耗,而是直接要求看中控屏有多大、有没有氛围灯。大众新上市的途昂Pro直接装上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语音交互反应速度比丰田快两秒,还能用手机远程控制车窗和空调。

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丰田,偏选大众?看完你就彻底明白-有驾

不过要说大众只是靠颜值取胜,那可真冤枉它了。上周我对比试驾了同价位的朗逸1.5L和卡罗拉1.2T,发现个有趣的细节:大众的方向盘居然带加热功能,这在北方的冬天简直是救命配置。后排空间更是差距明显,朗逸的腿部空间比卡罗拉多出整整一拳,后备箱还能轻松塞进婴儿车和行李箱。销售小哥随手掏出配置单:“你看,朗逸全系标配六个安全气囊,卡罗拉入门款只有四个,这差价够加半年油了。”

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丰田,偏选大众?看完你就彻底明白-有驾

品牌背后的隐形价值更让人意外。去年朋友开卡罗拉去谈生意,客户下意识问了句“要不要给你报销打车费”。后来他换成帕萨特,连停车场保安的态度都变好了。这种现象在《中美消费者购车行为差异分析》里早有解释:中国消费者普遍存在“面子消费”心理,德系车的沉稳气质天然给人可信赖感。大众4S店的售后主管还告诉我,他们现在提供终身免费道路救援,这种增值服务直接打消了很多人对“修不好的大众”的顾虑。

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丰田,偏选大众?看完你就彻底明白-有驾

驾驶体验的差异更是关键。试驾迈腾时,底盘那种紧贴地面的稳重感,过减速带时“咚咚”两声就化解震动,和凯美瑞晃晃悠悠的悬架形成鲜明对比。销售顾问现场演示自动泊车,车子自己打方向倒进狭窄车位的过程,让围观人群直呼“像看电影”。反观丰田4S店,销售还在强调“我们的混动系统十年不用修”,可年轻人早就被大众的L2级自动驾驶勾走了魂。

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丰田,偏选大众?看完你就彻底明白-有驾

最让我惊讶的是价格战带来的变化。上汽大众最近推出的“一口价”策略,直接把途观L砍到18万区间,比三年前便宜了整整五万。隔壁广汽丰田的威兰达虽然也在降价,但智能配置还停留在三年前的水平。这种差距在新能源领域更明显,大众ID.3降价后月销直接破万,而丰田bZ4X的库存车还在打折处理。有个车评人说得好:“现在买车就像买手机,配置迭代跟不上就会被淘汰。”

当然,丰田的忠实粉丝也不必焦虑。上周在郊区遇到位开普拉多的老司机,他说这车陪他跑遍了青藏线,“二十万公里连火花塞都没换过”。但对于每天通勤的都市白领来说,他们更在意周六郊游时CarPlay导航的流畅度,或者等红灯时用语音助手订咖啡的新奇体验。就像网友调侃的:“丰田教会你怎么生活,大众让你享受生活。”[[material]]

说到底,这场丰田与大众的较量,其实是两种生活态度的选择。要问现在年轻人为什么偏爱大众,答案就藏在4S店的人潮里——他们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了更懂中国消费者的品牌。正如大众安徽工厂里那条全自动生产线,每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定制化车型,这种与时俱进的速度,或许才是赢得市场的终极密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