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N9配置拉满,直逼U8,价格或有惊喜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的话题,就是腾势新出的那款旗舰SUV,叫N9。

很多人一看到它的配置单,第一反应就是:“嘿,这不就是冲着仰望U8来的吗?配置堆得真高!” 确实,仰望U8那车,一百多万的售价,能原地掉头,还能当船开,简直就是把科幻电影里的东西搬到了现实里,技术实力确实没得说。

但咱们老百姓过日子,都得算一笔账。

腾势N9配置拉满,直逼U8,价格或有惊喜-有驾

为了那些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的酷炫功能,花那么多钱,到底值不值?

腾势N9的出现,好像就是给出了一个更接地气的答案,它告诉我们,顶级享受和精打细算,其实可以不矛盾。

我们得先搞明白,腾势N9这波操作,不是简单的“减配降价”,那格局就小了。

它更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产品经理”,深入研究了仰望U8这台“技术标杆”之后,做了一次精准的取舍。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装修一套大平层。

仰望U8是什么样的?

它不光把客厅、卧室、厨房这些主要空间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设计给你装得富丽堂皇,它还给你挖了个私人酒窖,建了个桑拿房,甚至在院子里修了个停机坪。

这些东西听起来特别厉害,但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一年能用上几次呢?

N9的设计师就想得特别明白,他们决定把建酒窖和桑拿房的钱省下来,全部投到客厅的沙发、卧室的床垫和厨房的厨具上,把这些你每天都要接触、都要用的东西,做到极致的舒服和好用。

具体来看,N9到底留下了U8的哪些“精髓”呢?

首先就是那个被很多人称为“魔毯”的云辇智能空气悬架系统。

这个东西听起来很专业,但效果却非常直观。

简单说,它能让车子在任何路面上都尽量保持平稳。

你开车过个减速带,车里的震动会变得很柔和,后排睡觉的孩子都不会被颠醒;在高速上过一些起伏路面,车身也不会像坐船一样晃晃悠悠。

这种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的安稳和舒适,才是一台豪华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这是用户感知最强烈的。

腾势N9配置拉满,直逼U8,价格或有惊喜-有驾

所以,这个“顶级沙发”,N9必须得有。

其次,就是那股子猛劲儿。

一台超过五米长的大型SUV,百公里加速居然能做到3秒多,这是什么概念?

在红绿灯路口,只要你愿意,基本上可以把旁边所有的车都甩在身后。

当然,我们平时开车不追求这个,但这种强大的动力储备,带来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比如你在高速上想超一辆大货车,只需要轻点油门,车子就能干净利落地完成超越,整个过程非常安全、迅速。

这种“想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有”的动力,是豪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这个“猛火灶”,N9也给配上了。

插电混动版用了三台电机配上一台2.0T的发动机,总功率达到了惊人的680千瓦,而纯电版更是有710千瓦,数据上非常亮眼。

再有就是车里的科技感和豪华氛围。

现在的人,上车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连接手机。

N9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前排一共有三块大屏,加上抬头显示和流媒体后视镜,还有给后排乘客准备的吸顶娱乐屏,整个车里屏幕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中控屏下面还贴心地放了两个手机无线充电板,副驾驶的乘客可以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用自己的专属屏幕看电影,互不打扰。

这种体验,就是把现代人对智能设备的需求,完美地融入到了车里。

腾势N9配置拉满,直逼U8,价格或有惊喜-有驾

说完了留下的,我们再看看它舍弃了什么。

像仰望U8那个能让车身横着走的“易四方”技术,还有能在水里开的“浮水模式”,以及三把硬派越野用的机械差速锁,这些在N9上都看不到了。

这些功能的技术含金量极高,成本也非常昂贵,但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日常的用车场景里,真的需要吗?

为了应对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的极端情况,去承担这部分高昂的成本,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确实不太划算。

N9的这个选择,可以说非常务实,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在保证了核心体验之后,N9在空间和细节上更是下足了功夫,因为它清楚地知道,买这个级别SUV的,大多都是为了家庭。

它的第二排座椅,不仅能前后、靠背各种电动调节,居然还能左右横向移动,这在同级别里非常少见。

这样一来,既方便了第三排乘客的进出,也能在只坐两个人的时候,把座椅往中间并拢,形成两个独立的豪华座位。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的第三排,很多七座车的第三排都是个摆设,坐着非常憋屈,但N9的第三排居然也支持电动调节。

最厉害的是,它能通过一个按键,把二三排座椅完全放平,形成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大床,官方说这是“同级唯一全平大床”。

这意味着周末带家人出去露营,晚上就可以直接睡在车里,舒服又方便。

听觉享受上,它用了法国的帝瓦雷音响,全车配了26个扬声器,力求打造出剧院一样的效果。

外观上,22英寸的大轮毂显得非常有气势,车身侧面的窗户和车门的比例也经过精心设计,让这台大车看起来非常稳重、有安全感。

而在动力和续航的组合上,N9也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方案。

超过200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覆盖大部分人一周的城市通勤,完全可以当电车开,省钱又安静。

而超过1300公里的综合续航,又彻底打消了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想去哪儿,加满油就走。

这种既能享受电车的优点,又没有电车续航短板的插电混动模式,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家庭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