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问界M7曝光:一场关于“伪高端”的魔幻表演
汽车行业最近最热的瓜,归属新款问界M7无伪装实车图流出,全网争相传阅,大有“车圈春晚”既视感。厂家要打的算盘并不复杂:猛加尺寸、致敬大哥M9的前脸,把自己收拾成小号M9,再用套娃式设计博点关注。问题是,消费者胃口大如天,套娃式操作玩多了,谁还真把自己当李白认“桃花源”?当年宝马把3系拉成Li的时候,铁粉也就呵呵一笑,轮到国产新势力销量焦虑时,套路就起飞了。
新M7的主打升级,就是用板筋迎合“拉皮”审美。车身一口气拉到5100mm,轴距3050mm,这体格直接向全尺寸SUV发起冲击。从理论上说,第三排终于有望告别“儿童刑凳”,让成年人也能跷脚。但话说回来,停车一族的苦难生活怕是刚刚开始——这年头写字楼车位比人脸还窄,五米一的大家伙,想让业主毫无压力地巷战穿插,怕是厂家的异想天开。
再看前脸,官方称之为“传承设计”,群众更愿意称为“抄自己作业”。贯穿式日行灯加硕大发光车标,直接复刻M9质感。可惜档次做足门面,里面却出现减配谜云——M9 的百万像素智慧大灯没下放,激光雷达虽挂机会顶配才有。这就像请客只管头盘和甜品,主菜嘛,还得添钱另付。
内饰照旧惯性思维:15.6英寸悬浮屏配木质饰板,这套路去年用,今年再用,竞争对手们都开始搞双联大屏、沉浸式座舱了。方向盘、空调出风口基本没动,设计师估计连CAD都懒得重开,叫“豪华升级”只能算睁眼说瞎话。唯一新意,全看鸿蒙4.0车机有没有落实。虽说语音和跨设备流转值得期待,但现款车主能不能OTA升级?不确定。科技点亮生活,前提是别把老用户打成测试对象。
动力系统更有“匠心”:增程版还用老掉牙的1.5T三缸当“充电宝”,电机参数几乎原封不动。续航据说要提到1400公里,听起来慷慨激昂。但理想L7这会儿已经换四缸增程了,三缸那点抖、不耐用的段子,车主怕是背得比唐诗都熟。至于纯电版,厂商预告明年用上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科技公司喜欢画大饼,交付那天怕是明年此时,自然另说。
所有配置和参数最魔幻的,还是定位——M7和M9,差价十万,车长缩小不到10%,配置没差出明显天壤。两兄弟相煎何太急?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到底图哪个?再把新能源市场抬出来,友商卷得人仰马翻,单凭拉皮和壳子,真能打过理想L7、腾势N7一堆硬茬?华为加持的高阶智驾确实是王牌,可如果核心功能只能顶配专享,二十万级的M7难不成靠“智商税”养活研发?
厂家这一波操作,说是两面讨巧,实则四面楚歌。既想以高端形象搏面子,又染指走量寻里子;成了,两全其美,输了,两头落空。老车主最倒霉,刚提车就当韭菜,想着“刚买即落伍”,二手残值跳水堪比股市熔断。普通用户呢?嘴上说“支持民族科技”,心里算盘打得精:价格能不能卡在25万,最好激光雷达和ADS4.0都不要另加价。要是价格飘到30万,不如直接一咬牙上M9,何苦再走弯路。
市场千变万化,套路万变不离“成本控制”。厂家幻想用一块壳子忽悠消费者,殊不知如今的新势力车主都是“阅车无数”的老司机,被割得久了,自然都能闻出套路味儿。科技渲染、尺寸加码,最后拼命想低配高价,表面上风光,实则一地鸡毛。新能源市场最不缺的就是“伪豪华”:外壳糊弄,品牌冲高,到头来,坑的还是用户。聪明人不缺选择,厂家自己骗自己,最后怕是连掌声都没有。
所以,大众的问题不是审美疲劳,是套路疲劳。明明可以靠原创,硬要争做“拉皮大王”;既幻想高端,又不肯付出。市场会帮你教育:喜欢新壳子的客户,永远也不是品牌的铁粉。想要成为真正的“国民豪华”,还得下狠功夫。从“伪高端”妄想到“真豪华”兑现,这之间的路,比M7拉长的轴距还要遥远。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