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季度利润大跌,马斯克推无人出租车,砍低价车型

午夜的车库里,灯光下的Cybercab静静地立在原地,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只剩下座椅和屏幕,好像所有曾经象征“驾驶乐趣”的部件都被无情拆解。这辆车连“司机”都懒得给你留了个位置,倒像是未来社会某种寂寞的钢壳宠物。你敢坐上它,把命交出去吗?或者,你只是想问——马斯克疯了吗?

特斯拉的第三季度成绩单像一份法医报告: 营收281亿美元,看起来还活着,但净利润暴跌四成,像被刀子割开的一页,失血不少。按理说,CEO这时候应该出来拜拜新闻发布会,聊聊怎么降本增效、怎么出新车把利润拉回来。现实偏偏相反,电话会上马斯克像是在做心理测验,只高谈智能出租车和机器人,丝毫不甩卖车的话题。他的字典里,“汽车”已经逐渐被“算法”和“人工智能”取代了。

这事其实挺有趣。你要是问市值和利润哪个重要,华尔街说:都重要。但这回,特斯拉像是在赌命,直接砍掉低价车型项目,狂推没有方向盘的Cybercab,宣称明年量产。用工艺“身一体化”、成本“砍到两万美元以内”这些术语打脸同行。靠单一车型赚钱的日子,显然已经被体面地烧成灰了。

可马斯克不是第一次这样。几年前特斯拉就曾疯降价拉销量,无非是想多装几个摄像头,多收集点路上真实数据。毕竟,无人车想练成人工智能的“老司机”,不是靠实验室模拟,而是靠夜以继日地和横穿马路的老大爷、红灯后面急刹的小电驴“实战”出来的。今年特斯拉要在十个城市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目标清晰——彻底砍掉安全员,真让出租车自己撒野。

同行的路子却慢不少。Waymo能在两个城市耍耍脾气,亚马逊的Zoox则还在拉斯维加斯划圈圈。美国有些州年底可能开放新试点,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多个州招聘“无人驾驶司机”——听起来像段子,其实是让你假装在车里,见证车自己开。我怀疑接下来马斯克会发动一波“无方向盘革命”,逼着监管部门也别墨迹,“你们批不批,这车都已经开出来了。”

这操作像半夜赌局,押上最大的筹码。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卖车这条路迟早要变成基础服务,真正掘金的,是算法和场景控制权。特斯拉随时可能从“汽车公司”升级为“移动智能生态公司”,而其他车企如果以为自己还能靠新型号、小改款混下去,怕是会像诺基亚坚守功能机,结果被智能时代用一夜干掉。

国内车企其实更需要警醒。无人驾驶出租车是下一个分水岭不假,可技术之外,谁能先熬过监管考验,谁又能给出真能跑的商业方案?现在就算你能做出成本两万美元的车,能不能真把方向盘、刹车踏板砍掉,信不信路边司机看了会掉眼泪?而政策层面,是不是愿意把数百万人生计押到一个“永不疲劳”的算法上?这些才是决定谁胜谁负的关键。

特斯拉工程师们正在拼命测无人驾驶各种极端情况。比如:路上突然冲出一群穿着恐龙服装的小朋友、雨天泥水里失控的电单车、夕阳下摄像头“失明”秒杀所有自动驾驶神经元。这些场景只有被反复“喂给”人工智能,才能保证出真正能被放到市场上的产品。没人敢保证,这场风暴是不是会在政策、技术、伦理三重防线面前胎死腹中。

在现实前线,无人驾驶出租车也许还只是个有点科幻味的点子,但资本已经押注,技术已经开卷。车企这场大洗牌开始了,谁能熬到最后不被甩出牌桌,不靠情怀只靠算力,这才是2025年汽车圈的终极问卷。不过,也不是所有工程师都觉得自己走的是英雄路,毕竟——工具人做久了,连方向盘都没有,谁还能幻想自己自由驰骋?

说句黑色幽默,“未来我们不会缺司机,只怕缺的是一颗想踩刹车的心。”无人驾驶真成了,哪天老板突然说要裁员,估计也没人再堵门要说法,只会把问题交给算法,连公司邮箱都帮你自动写好了告别信。

特斯拉季度利润大跌,马斯克推无人出租车,砍低价车型-有驾
特斯拉季度利润大跌,马斯克推无人出租车,砍低价车型-有驾
特斯拉季度利润大跌,马斯克推无人出租车,砍低价车型-有驾

到底要不要像马斯克这样,有勇气一把梭哈无人驾驶?或者“卖车”这行,已经注定是快闪行业?如果你是同行,你会跟吗?如果你是用户,你肯上车吗?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唯一肯定的是:未来这局,谁都得有做赌徒的勇气,也得做好随时被淘汰的觉悟。

那么,你觉得无人驾驶时代来了,你会安心坐上没有方向盘的出租车吗?你认为车企应该放弃传统卖车模式,all in人工智能吗?不妨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这种时代的命题,谁都得学会冷静下注。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