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转动田野:法士特跨界农机的破局之战

#科学颜论进行时#

齿轮转动田野:法士特跨界农机的破局之战

老李蹲在地头。他的拖拉机又趴窝了。这次是变速箱的问题。“进口配件得等三个月,修一次的钱能买头小牛。”他摇着头。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农村并不罕见。

但转机正在发生。

2025年9月15日,西安。法士特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上,这个重型汽车变速器产销连续19年全球第一的巨头,正式宣布进军智能农机装备市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法士特·智坤”智能农机品牌,一口气展出9款农业装备总成产品和9款核心零部件。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跨界。

被卡脖子的农田

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5%。但高端农机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核心传动部件依赖进口。成本高。服务难。每年花费上百亿元进口核心部件。

法士特董事长马旭耀看准了这个痛点:“我们并非盲目跨界,而是基于自身核心能力合理延伸,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填补部分领域的国产空白。”

从公路到田野的技术迁徙

法士特带来的不仅是产品。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他们的6速动力换挡桥箱总成攻克了关键技术。功率覆盖180马力至320马力。换挡平顺。作业效率高。油耗低。

齿轮转动田野:法士特跨界农机的破局之战-有驾

更引人注目的是CVT无级变速系统。这是国内首款商用农机CVT。实现全速域无级调控。综合油耗降低31.8%。

还有新能源动力总成。采用混联架构。节油率超37%。

法士特副总经理张海涛指着混合动力桥箱自信地说:“国外品牌暂未涉足农机混合动力领域,我们凭借在传动与电控融合技术上的积累,打造出符合国内农业场景的解决方案。”

军工品质的田间考验

农机变速箱天天沾泥带水。必须比汽车更牢靠。

法士特将商用车领域的严格标准平移至智能农机产品上。商用车变速器需保障200万公里的可靠性。他们直接把耐磨测试加到300万公里。

“我们会将商用车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及军工生产认证标准,全面移植到农机产品生产过程中。”马旭耀的语气坚定。

构建国产农机生态圈

法士特投资5亿元在咸阳建设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农机传动系统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届时产能将实现大幅提升。

齿轮转动田野:法士特跨界农机的破局之战-有驾

他们与潍柴雷沃、山东临工、常州东风等主流农机企业展开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法士特智能农机传动研究所”。

从产学研合作到供应链协同。法士特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国产农机生态圈。

齿轮转动的新田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评价道:“法士特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正式进军高端智能农机市场,必然将加速农机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但前路依然挑战重重。

农机行业观察员王建军分析:“法士特进来,可能把国产农机的格局搅一搅,但也得面对技术怎么跟得上这事儿。”

农户最关心的是可靠性。是维修是否方便。是能否真正省下成本。

法士特的管理层很清楚这一点。马旭耀强调:“我们是非常小心地跨进农机领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先把产品做好。”

秋收的田野将给出最终答案。齿轮转动的不只是机器,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

从公路到农田。从城市到乡村。这场跨界融合正在悄然改变中国农业的格局。法士特的齿轮能否真正转动起农业现代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轮”?时间会证明一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