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以惊艳超跑闻名于世,或许未来某天,其特立独行的SUV历史也会同样为人熟知。
兰博基尼LM002
毫无疑问,兰博基尼(Lamborghini)最广为人知的标签是“超跑制造商”。事实上,随便询问路人对这个品牌的认知,答案往往仅限于此。尽管米拉(Miura)、鬼怪(Diablo)、埃文塔多(Aventador)等低矮超跑是品牌最耀眼的名片,但兰博基尼在另一领域同样有着深厚积淀——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这家拥有62年历史的车企,实际上已以不同形式涉足SUV领域长达48年。尽管并非每一款在圣亚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工厂诞生的越野车都能进入展厅,但每一款高底盘车型都是品牌疯狂历史中不可磨灭的注脚,并为后续车型埋下伏笔。
以下,便是兰博基尼SUV的发展历程。
1977年:“猎豹”(Cheetah)埋下伏笔
尽管SUV热潮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真正席卷全球,但兰博基尼对这一领域的探索至少早了十年——始于迪斯科盛行的70年代。而这家意大利小车企的入局方式颇为特殊:源于美国五角大楼(Pentagon)的军事需求。
当时,美军正寻求一款能载着士兵穿越各种复杂地形(无论冷战还是热战场景)的新型车辆。他们广泛招标,委托一家名为“移动技术国际”(Mobility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的公司开发原型车,后者又将部分任务转包给兰博基尼。
最终诞生的“猎豹”(Cheetah)堪称笨拙:与其说它是一辆越野车,不如说是一辆放大版四轮全地形车(ATV),完全不同于福特烈马(Ford Bronco)或奔驰G级(Mercedes G-Wagen)。它没有车门,车顶近乎缺失,且未搭载兰博基尼自家引擎,而是采用克莱斯勒(Chrysler)的5.9升V8发动机(早于克莱斯勒1987年收购兰博基尼)——发动机后置,匹配三速自动变速箱。唯一带有兰博基尼基因的是四边形头灯,与同期的Jarama GT跑车如出一辙。
尽管与制造康塔什(Countach)的团队相同,但“猎豹”完全名不副实。尽管车身简约,其重量却达4500磅,180马力的V8发动机难以推动它轻快行驶,全时四驱系统更拖累了动力传递——据记载,其0-60英里/小时加速耗时约10秒。更糟的是,尾部偏重导致操控性极差。雪上加霜的是,五角大楼承包商FMC公司在1977年日内瓦车展(Geneva Motor Show)上指控其抄袭自家1970年推出的XR331军用卡车,威胁发起诉讼。
无论源于性能缺陷、法律纠纷还是其他原因,该项目最终终止,仅生产了一辆原型车。美军新战车合同最终在1983年授予AM通用(AM General),催生了悍威(Humvee)及民用版悍马(Hummer)。但兰博基尼不愿让积累的越野技术就此尘封。
1981年:LM001的技术迭代
20世纪70-80年代的兰博基尼充满冒险精神,敢于尝试任何新创意。尽管“猎豹”折戟,但技术基础仍具潜力。因此,在军用原型车亮相日内瓦四年后,兰博基尼带着民用继任者重返瑞士:LM001。
新车平台与前身相似,但外观更激进:更宽的尾部配备大型进气口,矩形头灯取代了旧款设计。概念车摒弃克莱斯勒V8,改用AMC同排量引擎,但动力仍为180马力,未有提升。由于发动机仍后置,操控性依然堪忧。
为车展打造的唯一一辆LM001成为孤品。若想推进量产,兰博基尼必须解决动力系统的根本缺陷。
1986年:LM002登场,定义80年代奢华越野
一年后,兰博基尼携一款颠覆性越野概念车再次亮相日内瓦——它一举解决了动力布局与引擎来源问题:前置引擎设计取代后置,康塔什的4.8升V12发动机被植入原型车(命名为LMA002)。尽管车重增至5700磅以上,但332马力的12缸引擎让动力不再成为瓶颈,同时首次配备分时四驱系统。
四年后,量产版LM002正式上市,设计更精致但仍保留前身轮廓。五速手动变速箱通过分时四驱传递动力,车重进一步增至6800磅,但引擎升级为康塔什的5.2升V12,输出444马力与368磅·英尺扭矩。若嫌不够,买家还可选配7.2升船用V12引擎,功率高达730马力。
毫不意外,它成为80年代奢华风潮的象征。蒂娜·特纳(Tina Turner)、艾迪·范·海伦(Eddie van Halen)、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等名人纷纷入手——尤其史泰龙刚拍完《第一滴血2》,浑身肌肉与LM002的硬核气质完美契合。因此,它很快获得“兰博·兰博”(Rambo Lambo)的昵称。即便家财万贯,入手一辆也需花费约12万美元。
尽管名声大噪,LM002产量极少:1993年停产时仅制造301辆,同期法拉利F40产量超1300辆。但它凭借夸张性能(可攀爬54度斜坡,0-60英里/小时加速7.7秒)与奢华内饰(皮革座椅、电动车窗等同期SUV罕见配置),成为当之无愧的“SUV中的超跑”。
然而90年代初,兰博基尼陷入经营困境,SUV继任者计划被迫搁置,等待新东家破局。
2017年:乌鲁斯(Urus)让超跑SUV走向大众
1998年,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以1.1亿美元收购兰博基尼,并纳入奥迪(Audi)旗下。德国人的资本与技术注入迅速激活品牌:蝙蝠(Murcielago)、盖拉多(Gallardo)、埃文塔多(Aventador)、Huracan等超跑接连问世,重塑兰博基尼的顶级地位。
因此,2017年底乌鲁斯(Urus)量产版的发布出人意料。尽管兰博基尼早有SUV概念(2012年曾推出V10引擎的Urus概念车),但新车的特殊之处在于——基于大众集团通用平台打造。
此前盖拉多、Huracan等车型均先以兰博基尼身份开发,再衍生为奥迪R8;而乌鲁斯则与保时捷卡宴(Porsche Cayenne)、宾利添越(Bentley Bentayga)、奥迪Q7/Q8共享平台,甚至搭载同款4.0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与八速变速箱。尽管提供越野模式,但全时四驱系统的通过性远不及“兰博·兰博”。
但在性能上,它仍是彻头彻尾的兰博基尼:641马力、627磅·英尺扭矩超越同期所有同引擎车型,锐利的车身线条、梯形元素与超跑家族如出一辙。尽管硬核车迷诟病其“换壳RS Q8”,但市场反响狂热:2020年中期第10,000辆下线,2022年夏第20,000辆诞生。
随后,兰博基尼推出更偏向赛道的乌鲁斯Performante版:功率提升至657马力,减重100余磅,悬挂系统改用固定弹簧,操控更精准(基础版更名为Urus S)。
2024年,乌鲁斯迎来中期改款,最大变革是动力系统——加入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新推出的Urus SE搭载与保时捷卡宴Turbo E-Hybrid相似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789马力、扭矩700磅·英尺,尽管增重600余磅,但足以应对严苛排放法规,巩固其作为品牌利润支柱的地位。
更有趣的是,乌鲁斯的成功反哺了超跑产品线:2023年推出的Huracan Sterrato,这款V10全时四驱超跑配备升高套件、越野轮胎与SUV风格挡泥板,堪称“超跑与越野的终极融合”。
从军用越野车到混动超跑SUV,兰博基尼的SUV之路,何尝不是一场疯狂的轮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