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进入修罗场:北京越野不掀桌子了,直接开始拆承重墙

最近车圈有个事儿,属于那种你看着不显眼,但仔细一想,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程度。北京越野,那个我们印象里一直造硬核方盒子的浓眉大眼的家伙,推出了个BJ30,官方指导价9.99万起,一顿“国补+置换”的骚操作下来,直接干到了8.39万。

8.39万,这是什么概念?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看看日期,以为是十年前的新闻穿越了。这年头,你买个稍微像样点的电动爹,预算都得往15万以上瞅。结果北京越野不声不响,直接把一台混动、四驱、大空间、方盒子造型的“轻越野”,注意,是“轻越野”,价格打到了当年买捷达的水平。

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的承重墙给爆破了。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车圈现在的竞争法则就是这么朴素,已经不是什么蓝海红海的存量竞争,而是黑暗森林,是修仙小说里的生死局。要么你飞升成仙,要么你直接成盒。中间态?不存在的。

讲真,北京越野这一手,同行看了也得傻。之前大家玩儿“轻越野”,本质上是一种中产阶级的cosplay,是把哈弗大狗、捷途旅行者这类车当成一种社交货币,定价都在十几万,大家和和气气,一起收割那些“心在远方,身在格子间”的用户。结果BJ30来了,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价格底裤都扒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BJ30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他们还搞了个“整车终身质保”。这是一个典中典的阳谋。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玩意儿听着就像金钟罩铁布衫,瞬间安全感拉满。但对于同行来说,这就是个雷电法王杨永信,电得你浑身发麻。你跟不跟?跟,你利润没了,售后体系得吐血重建;不跟,用户就会指着你的鼻子问:“你看人家,再看看你?”这就叫杀人诛心。

车圈进入修罗场:北京越野不掀桌子了,直接开始拆承重墙-有驾

我必须得说,这个终身质保,覆盖99%以上的零部件,这说法就非常玄学。我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多年以后,一个车主开着一辆饱经沧桑的BJ30去4S店,说我这车门拉手有点松。售后小哥一脸严肃地拿出条款,说:“老板,不好意思,门拉手就属于那不保的1%。”当然,这只是个玩笑。但这个承诺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种“我们已经疯了,你们怕不怕”的宣言。

车圈进入修罗场:北京越野不掀桌子了,直接开始拆承重墙-有驾

再看看这车本身。混动、四驱、6.59秒破百,油耗5.85L。这些参数单拎出来,放在任何一台十几万的SUV上都算得上优秀。现在,它被压缩到了一台8万多起的车里。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你点了一碗兰州拉面,结果老板给你端上来一盆配着澳洲龙虾和M9和牛的超豪华海鲜拉面,然后告诉你,还是那个价。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符合宇宙规律。

车圈进入修罗场:北京越野不掀桌子了,直接开始拆承重墙-有驾

尤其是那个空间,2米8的轴距,后排座椅放倒直接一张1米9的大床。讲真,这个功能对于我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来说,简直是绝杀。有时候在公司被老板骂,回家被老婆念叨,真想有那么一个地方能自己待会儿。这后座一放倒,不就是我的移动避难所,我的精神任意门吗?说到空间,我想起刚毕业租的那个小破屋,放下一张床就没地方下脚了,日子是真的苦。

所以你看,决定一个技术或者一个产品成败的,从来都不是实验室里那些冰冷的参数,而是现实生活中那些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真实需求。就像我们总说自动驾驶的未来,关键不在特斯拉,而在“老头乐”。只要马路上的大爷们还以一种薛定谔的姿态横冲直撞,你L4、L5都白搭。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BJ30也是一个道理,它所有的技术参数,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极其民粹的结论: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还要看起来很酷。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卖大力丸的。但讲真,这个比喻你细品,是不是还挺贴切?北京越野就是在卖一剂“大力丸”,专治消费者的“预算不足恐惧症”和“既要又要选择困难症”。

他们还请了李庚希代言,搞了个IP叫“野乎乎”,拍了个短剧。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属于互联网营销的常规操作,一把子整活。但说白了,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对于BJ30这种产品来说,它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它的不讲理。

当一个品牌开始不按套路出牌,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去冲击市场的时候,你很难用传统的商业逻辑去分析它。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一个平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修士,突然在宗门大比上燃烧精血,使出了压箱底的禁术。你问他为什么?他可能只是想说:爷不玩了,但你们也别想好过。

所以,BJ30这台车会卖爆吗?我不知道。因为汽车消费有时候也挺玄学的。就像有些人买奔驰,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给他的社会认同。有些人买特斯拉,他买的也不是车,而是一种“我站在科技前沿”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车就是个工具。一个能遮风挡雨,能带家人去看看世界,还不能太贵的铁壳子。从这个角度看,BJ30把一个“旅行家”的梦想,用一个近乎疯狂的价格,砸到了我们面前。这简直就是掀桌子掀到姥姥家了!

最终,这款车能不能成功,不取决于它的营销有多花哨,也不取决于它的参数有多亮眼。只取决于一件事:它能不能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质量稳定,不出大的幺蛾子。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它就能活下去。但能过,就是能过。在今天这个修罗场一样的车圈里,能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胜利。至于其他品牌要怎么应对,我估计他们现在头都大了,可能正在会议室里哭晕过去。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打,打起来,加大加大加大!他们打得越凶,我们才越有便宜可占。这才是唯一的真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