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买工具,20万买保险,30万买图腾,老年人买车真相了

六十岁带老伴自驾游,听起来特别浪漫,特别夕阳红。但讲真,这事的本质,是一场大型的、蓄谋已久的离家出走。你以为是看山看水?不,是中年人最后的倔强,是把前半辈子没整明白的事儿,在后半辈子用轮胎给压平了。他们不是在选车,他们是在选自己的第二条命,一个能让自己和老伴随时跑路的移动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能保命。

这时候,一堆专家就开始给你整活了。说什么SUV视野好,MPV空间大,轿车操控稳。是是是,都对,但都对得像一句废话。他们没告诉你的是,在中国复杂的路况里,决定你安全感的,从来不是你的L2辅助驾驶有多牛逼,而是你的车头够不够硬,以及方圆五百米内老头乐的数量。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你信技术,技术分分钟教你做人。

10万买工具,20万买保险,30万买图腾,老年人买车真相了-有驾

我讲个暴论,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硅谷的实验室,而在中国任何一个县城的菜市场门口。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身价百万的激光雷达,算得清复杂的博弈论,但算不清大爷今天的心情。所以,什么舒适性,什么操控,都是虚的。大爷大妈选车,第一个标准,应该是看起来就不好惹。得像个移动的碉堡,自带一种“你敢碰我一下试试”的气场。你那堆花里胡哨的智能冰箱,能防得住一个不讲道理的电三轮吗?不能。那不就坏了菜了。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说好的技术碾压呢?结果被物理学不存在的走位秀了一脸。

然后就是最玄学的部分,预算。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理解这种纠结。

如果你的预算只有十万,那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直接上日产轩逸或者丰田卡罗拉。这俩车,就是汽车界的白米饭,没啥味道,但饿不死人。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告诉你,工具就该有工具的样子,别整天想着跟你谈感情。油耗低,维修便宜,开到报废发动机可能都还很精神。买这种车,主打一个皮实耐用,把钱省下来加油,路上多吃几顿好的。这叫实用主义的终极胜利。虽然前面我说要买碉堡,但没钱的时候,实用就是最大的碉堡。

如果预算到了二十万,这就有意思了。本田CR-V,丰田RAV4,大众途观。典中典。这就不只是车了,这是一份可以移动的养老保险。它不会给你任何惊喜,但最大的惊喜就是它从不给你惊吓。这车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不折腾,就是最大的福报。它就是中年男人不装了,摊牌了之后的最终归宿,是汽车界的保温杯里泡枸杞。开这种车出门,脸上就写着四个大字:我很稳健。说起来,上次我在高速服务区吃的那个烤肠,真的难吃,感觉跟车里的内饰是一个味道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10万买工具,20万买保险,30万买图腾,老年人买车真相了-有驾

但有些人,诶,他不这么想。预算到了三十万,他就非要整个BBA,尤其是奔驰。图啥呢?图舒服?图安全?都不全是。他图的是圆梦。圆年轻时看着老板开大奔的那个梦。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它是一种信仰,一种不需要解释的正确。你跟他说这车后期保养能把你一年的退休金都吞了,他说你不懂豪华的代价。你跟他说这车空间还没一些国产车大,他说你不懂三叉星徽的含金量。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和性价比没一毛钱关系,它是一种精神图腾,是开给别人看的金钟罩铁布衫。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大爷大妈想得太简单了,好像他们只配开这些“正确”的车。可能人家心里想的是整个野马去跑山呢。

所以你看,给六十岁的老人推荐车,其实是个伪命题。你推荐的,都是你以为他们需要的。但他们真正需要的,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或者说,他们不好意思说。他们可能需要一个能放下鱼竿和画板的后备箱,一个能让他们在服务区安心睡个午觉的后排,一个能让他们在朋友圈里收获一堆赞的牌子。

所以,什么辅助驾驶、什么车道保持,这些东西有用,但没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辆车能不能成为他们对抗无聊晚年生活的武器,能不能成为他们探索世界边界的任意门。都他妈这个岁数了,还不能随心所欲一次吗?!

10万买工具,20万买保险,30万买图腾,老年人买车真相了-有驾

最后的结论,可能有点耍流氓。什么车最合适?其实是他们儿子或者女儿给买的那辆车最合适。因为不要钱。不要钱,就是最好的配置,不要钱,就是最大的安全,不要钱,就是最强的品牌。其他的分析,在“免费”这两个字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就问你怕不怕?

10万买工具,20万买保险,30万买图腾,老年人买车真相了-有驾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