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行业大佬远赴欧洲,参加个什么慕尼黑车展,然后回来写一篇雄文,定调“中国汽车出海三阶段”,我就觉得特别魔幻。感觉就像是村里考上大学的秀才,回来给乡亲们普及微积分,大家听得云里雾里,但都觉得,诶,高级。

尤其这次,主角还是奇瑞。9月底在港交所敲钟,尹同跃老师那个演讲视频刷屏,搞得好像不是去上市,是去渡劫飞升。然后各路媒体跟进,把奇瑞出海二十四年,硬生生拔高成了中国汽车的“出埃及记”,一部史诗。我得说,这个剧本,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说一句“你们地球人真会整活儿”。

文章里提到的慕尼黑车展,说是什么“中德汽车展”,这说法就很有灵性。翻译一下就是,村里开大会,美国日本那几家老财主觉得没意思,直接不来了,于是场子就剩了地主德国和新晋暴发户中国,俩人尴尬地互相敬酒,商业互吹。中国企业还不是单打独斗,是拖家带口,把什么电池电机智能座舱,整个“产业链压缩毛巾”都泡开了,摆了一地摊。意思很明确:不装了,摊牌了,我不是来卖车的,我是来把你们的餐厅盘下来的。

然后文章作者,柳燕老师,就开始被各路媒体围追堵截,核心问题就一个:“中国车出海,现在算什么段位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你回答“青铜”,显得你长他人志气;你回答“王者”,又有点吹牛不上税。所以,最稳妥的说法,就是搞出个阶段论。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第一阶段,叫“走出去”。听起来特别有开拓精神,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但本质是啥?说白了就是“卖货”。当年咱们自己家里市场还乱成一锅粥,大家都在学合资,奇瑞们就把在国内可能都卖得费劲的车,想办法卖到国外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核心竞争力就一个:便宜。主打一个皮实耐用,翻译过来就是,坏了也别心疼。文章里那个中东兄弟买10辆风云的故事,现在看是开天辟地,当时看,可能就是一笔平平无奇的外贸订单。这不叫走出去,这叫“工业品下乡”。但能卖,就是能卖。在那个年代,能把车卖给外国人,甭管是哪个国,那都是脸上贴金的事儿。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然后是第二阶段,“融进去”。这个词儿就更玄乎了。怎么算“融”?在海外建个厂?找几个当地人当高管?还是赞助个当地的足球队?奇瑞在慕尼黑车展上,用荷兰子公司的名义参展,展台搞在市中心,发布会全程没中文,车子也按欧洲人的习惯调。这一套操作,堪称“精神欧洲人”的典范。说白了,就是把以前那套“性价比”的皮扒了,换上一身西装,学着人家的腔调说话,努力让自己闻起来不像个外地人。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因为你发现光卖便宜货,人家永远当你是二道贩子。你得在人家村里盖个房子,开个铺子,证明你不是来捞一笔就跑的,你是真心来过日子的。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努力,还挺感慨的。这就像一个从小地方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努力不说家乡话,学着喝咖啡,就是为了不被排挤。心酸,但有用。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出海比作修仙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贴切。第一阶段“走出去”就是炼气期,满世界找灵石(市场);第二阶段“融进去”就是筑基期,在洞天福地(海外市场)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那第三阶段呢?文章说是“立起来”。成为“被尊重和信赖的长期伙伴和社会公民”。我的天,这话说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商业目标了,这是在竞选地球球长。什么叫“立起来”?就是你不仅要在人家地盘上赚钱,还要让人家觉得你赚得有道理,赚得高尚。奇瑞在南非搞教育基金,搞环保,这就是在攒功德,渡金丹大劫呢。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但这里有个核心矛盾被文章华丽地绕过去了。品牌这玩意儿,它不讲道理,它是个玄学。你技术再牛,ESG报告写得再漂亮,也干不过奔驰车头那个标。文章里也提了,BrandZ什么全球品牌100强,中国汽车品牌一个没有。这就很尴尬了。你销量再高,出口再第一,人家心里还是觉得你是个“其他”。这事儿就问你气不气?

这就是“立起来”最难的地方。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甚至不是一个产品问题,它是一个心智问题。我有个朋友,前年买了特斯拉,各种小毛病,天天在朋友圈吐槽,但你问他后悔吗?他说不后悔。你问他下一辆换啥?他说可能还买特斯拉。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中国品牌要“立起来”,就是要从卖产品,进化到贩卖这种“信仰”。

所以,别看奇瑞现在出口数据666,什么连续22年出口第一,这些数字是给资本市场看的,是给行业打气的。真正的考验在于,什么时候一个德国少年,会把一张奇瑞或者其他中国品牌的海报,贴在他卧室的墙上,跟法拉利、保时捷的海报并排。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所有的“三阶段论”,所有的“优秀范本”,都只是在为这一刻做铺垫。 speaking of Germany, the pork knuckle I had in Munich was ridiculously salty. I swear, German chefs think salt is a vegetable. 所以你看,奇瑞去港股上市,本质上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买一张通往“立起来”的门票。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你才能跟那些百年老店坐在同一张牌桌上,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财报和股价)对话。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戳破车圈“三阶段论”:中国汽车出海的终局,是把工业品干成宗教-有驾

说到底,中国汽车出海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温文尔雅的“三步走”,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闪电战。之前是小米把蛋糕端走了,现在蔚小理奇瑞们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不放过。根本没有什么体面,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奇瑞只是跑得比较快,姿势比较稳的那个罢了。至于未来能不能真的“立起来”,成为一个世界品牌,那就要看尹同跃老师和他的同行们,有没有本事,把车这种工业品,硬生生干成一种宗教了。这才是终极大考,其他的,都是随堂测验。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