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春风得意,销量节节攀升,然而就在此时,丰田却突然宣布将提高汽车配件采购价格,涨幅超过10%。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直接瞄准了中国电车行业的软肋,让许多国产电车品牌如坐针毡。
丰田的逆袭:从跌倒到爬起,只用了半年
曾几何时,丰田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丰田一度被市场边缘化。然而,就在国产电车品牌大打价格战之时,丰田却悄然完成了逆袭。数据显示,今年5月丰田全球销量增长6.9%,连续5个月正增长;国内一汽丰田前6个月销量同比飙升16%,6月有周销量环比暴涨近40%。丰田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深谙中国市场,并采取了一系列精准的举措。
国产电车的软肋:被供应链卡住的脖子
中国电车品牌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价格战。然而,这种模式却存在着致命的隐患。大部分国产电车品牌,尤其是新造车,缺乏核心技术,核心部件依赖外部供应链。这种“组装厂”模式,在价格战时能快速起量,但一旦供应链出现问题,便立刻现出原形。
丰田的阳谋:用利润换忠诚,挖空国产车根基
丰田此次涨价,表面上看是“给供应链发红包”,实则是一场精准的围猎。外资车品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底气给供应链让利;而新造车品牌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在供应链面前缺乏话语权。丰田此举,无疑会加速人才、技术流向外资品牌,进一步削弱国产电车品牌的竞争力。
国产车的出路:从“卷价格”到“卷技术”
丰田的涨价策略,给所有国产车品牌敲响了警钟:市场永远属于能帮合作伙伴赚钱的企业。国产电车品牌要想突围,须从“卷价格”转向“卷技术”,突破“组装厂”模式,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供应链话语权。
比亚迪的成功经验:自研技术,掌握话语权
比亚迪作为国产电车品牌的佼佼者,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比亚迪拥有电池、电驱等核心技术,供应链话语权在自己手里,因此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丰田的涨价策略,无疑会对中国电车行业造成冲击,但也为国产电车品牌提供了反思的机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供应链话语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终实现技术与生态的双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