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来了! 华为靳玉志:五年研发,华为乾崑为奥迪A5L打造行业首款。
燃油车也能像电车一样聪明? 最近一条消息让车圈炸锅:华为和奥迪憋了五年的大招终于要落地,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奥迪A5L燃油车即将上市。 这意味着,你既能听到V8发动机的轰鸣声,又能享受自动泊车、高速领航这些黑科技——传统豪华车和智能驾驶的次元壁,这次真被捅破了。
藏在保险杠里的激光雷达
当华为车BU CEO靳玉志说出“奥迪A5系列”时,很多人以为听错了。 毕竟燃油车装高阶智驾,就像给机械手表装电子屏,听上去就不搭。 但华为硬是把激光雷达塞进了奥迪的车身里。 为了不破坏奥迪经典的六边形格栅,工程师把两颗192线激光雷达藏在了前保险杠两侧的通风口里,风阻系数反而降低了0.02Cd。 这个设计让德国工程师直呼“魔术”——既保留了奥迪的家族脸,又让车辆拥有了超越特斯拉的感知能力。
48V轻混成了救命稻草
给油车装高阶智驾,首先要解决供电问题。 燃油车的12V电瓶根本带不动激光雷达和大算力芯片。 奥迪的解决方案是给A5L装上48V轻混系统,这套原本为了省油的技术,现在变成了智能驾驶的“充电宝”。 在等红灯时,发动机自动熄火,但48V系统能持续给智驾系统供电,保证激光雷达和计算平台不“断电”。
5年就为搞定三个死结
华为和奥迪的工程师透露,双方从2019年就开始秘密合作。 燃油车做智驾有三个死结:供电不足、车机算力弱、机械和电子系统打架。 除了48V轻混,奥迪还把电子架构升级到E 1.2版本,数据传输速度比传统CAN总线快了100倍。 最绝的是PPC平台,这个专门为燃油车开发的智能底盘,让刹车、转向这些机械部件和智驾系统实现了“毫秒级对话”。
32个传感器比新势力还猛
打开奥迪A5L的配置表,会发现它身上装了32个传感器。 除了藏在保险杠的激光雷达,挡风玻璃后还有三个800万像素摄像头,车顶的“鲨鱼鳍”天线里塞了4个毫米波雷达。 后视镜下方藏着超声波雷达,连轮拱里都装了路面监测摄像头。 这套配置比特斯拉HW4.0还多出6个传感器,在停车场能识别到20米外突然窜出的儿童。
无图智驾开进地下三层
实测过工程车的人说,这辆车最吓人的是地库表现。 在地下车库三层,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它能靠激光雷达生成3D地图,自动找到车位。 遇到直角弯道时,方向盘会自己打满540度,后轮转向系统让5米长的车身像A级车一样灵活。 在深圳城中村的小巷里,系统能识别到0.5米宽的间隙,主动收缩后视镜通过。
V8发动机配自动驾驶
开这辆车会有种撕裂感:深踩油门时4.0T V8发动机的声浪扑面而来,但双手离开方向盘后,车子又自动在高速上变道超车。 华为给这套系统设计了“机械-数字”双保险:当智驾系统失效时,传统机械助力转向会立即接管。 在封闭场地测试中,120km/h爆胎的情况下,系统能在80毫秒内稳住车身,比人类反应快了整整3倍。
德国人最在意的碰撞测试
奥迪把华为智驾系统带进了狼堡最严苛的碰撞实验室。 在64km/h偏置碰撞中,藏在保险杠里的激光雷达支架虽然变形,但核心部件完好无损。 更狠的是淋雨测试:高压水枪对着雷达罩连续喷射8小时后,华为的激光雷达依然能识别30米外的锥桶。 这些数据说服了德国TÜV机构,给A5L颁发了全球首个燃油车L3级认证。
加油站里的黑科技
加油时发生的趣事最能说明问题:当车主下车去加油,车辆会自动挂P挡、拉电子手刹,加完油上车后,车子会主动询问是否继续之前的导航路线。 这些细节背后是华为专门开发的燃油车交互逻辑,比如发动机启动时智驾系统会进入“静默模式”,避免振动影响传感器精度。
600万泊车险背后的算计
华为为这套系统买了单笔最高600万的“泊车无忧险”。 这不是噱头:在自动泊车过程中发生的剐蹭,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内部数据显示,搭载激光雷达的版本在立体车位泊车时,成功率达到99.2%,比人工泊车还高3个百分点。
百万豪车用户正在叛逃
深圳某奥迪4S店销售透露,已有特斯拉Model S车主来咨询A5L。 这些人既要V12发动机的仪式感,又放不下智能驾驶的便利性。 最夸张的客户要求把华为系统的提示音改成柏林之声的定制音效——这些细节暴露了豪华车主的真实需求:他们不是不要科技,只是不想为了科技放弃百年车企的机械美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