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官方公布的图片,第一反应就是这车的中网真是大,边缘一圈还亮着灯。其实奇瑞之前的家族风格一直挺保守,像强调硬朗的线条,没想到这次通过大中网把它打得更狩猎感。我猜他们在模仿吉利那种深凹式中网,加点3D效果,确实更霸气。搞得我都想问:如果再把中网凹进去,整体气场会不会更强?这只是自己随意猜测,毕竟我没细想过吉利的车用这个风格,可能纯粹视觉误差。
坐进去后发现,车内布局少了点我预想的科技感。没有复杂的双联屏,倒是那块悬浮大屏挺漂亮,配上实体旋钮,实际操作起来比双屏还方便,做工感觉不错。只是我在想,谁会在意这个15.6英寸屏的UI?我觉得,配置上有个亮点——50W无线快充。你会不会觉得,这么大的屏,手机放上去马上就快充了,生活便利指数飙升?我心里总在想:在这样一个看似智能升级的基础上,能不能真正落到实用?比如这天,经常出门忘带线,直接无线充,一个人手提大包东西,还不挡视线。
一边开着车,我还琢磨到一个问题:它用猎鹰700智驾系统,能实现城市领航和智能召唤,听起来很牛,但是真到了实际驾驶中会不会太猪八戒式的智能?粘着点路线或者误判怎么办?我知道,研发这块,奇瑞的调教还比较谨慎——都知道,功能够用就行,别搞得像大厂那样死磕极致——就像我修车的师傅说:别想太多,得平衡。可惜,我还没专门试驾,光靠看图片和官方介绍,真把这个猎鹰700在天上飞的场景想象成会走路的导航系统,似乎有点天马行空。
现在问题来了:这个动力到底算不算猛?2.0T鲲鹏发动机,261匹马力,配8速变速箱,参数其实不差。但市场上混动潮流烙得很深,油车的坚守是不是就是个短暂的坚持?我特别疑问:对于年轻用户来说,油车带智能驾驶,真的还有吸引力吗?他们更在意节能、环保,还是把智能当玩具?这其实也不是我第一次想这个问题。
谈到这,我突然翻了下我之前的笔记,看到一张十天前的拍照,是我跟一个售车的朋友闲聊,他说:你现在买车,除了价格,最看重的还是全方位的体验。我一直在想,这次瑞虎9X的变化,除了外形,内饰和配置上的升级,最关键的还是科技感这块。因为我感觉,市场上智能其实差别不大:有人喜欢大屏,有人更在意操作界面——这不,前几周我试了个80多万的豪华SUV,最大亮点其实就是座椅的通风和按摩,硬核科技反倒没那么吸引。
讲到这里,我不免怀疑:奇瑞此番热炒的智能驾驶,到底有没有大面上的真材实料?说实话,我一直觉得,一些智能系统都像家用电器的智能延伸,真正用起来,还是没那么智能。你知道的,很多时候,真正用到的功能都在基本操作上,复杂的AI还差点意思。像我有个朋友买的某品牌智驾车,调试完后,基本就是按个提示蹦蹦跳跳,还是得人工盯着,不然误导几次都很尴尬。
不过我也得说,奇瑞在研发上花的心思不能没有,因为他们想在这场新势力夹击里占点便宜,也挺不容易的。也就是说,可别低估了这个看似平凡的技术堆砌,后续的调教好坏可能会决定它是不是惊艳。
这个价格区间,估算下来——如果没有太高的价格门槛,7到10万的售价对比同类,差别其实不大,性价比或许还不错(这段先按下不表)。但要是定得太高,反倒容易被纯电摇走市场份额。好奇你们会不会觉得,油车还能持续几年?还是我该考虑把这个问题留在未来的未知里。
讲点我自己的小偏见——我猜这车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这次智能化的体验能不能真用起来。毕竟,买车的人不都是汽车发烧友,更多人还是用车感受。如果把智能驾驶调教得不招人嫌,价格合理,适合家庭用车的那一批,或许还能扳回一城。
说到这,突然想到一个细节:后排出风口那么凸,确实影响六座车的乘坐感。这个我也没细想过,经常在车里坐的人会不会以后都觉得不舒服呢?谁叫设计师爱做这种异想天开的造型呢?也许是为了视觉冲击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在想,要是真的能把中网做得更霸气一点,配合灯光效果,那个车头线条感会不会更强?毕竟,外观太重要了,毕竟第一印象洗不到脑袋里。其实我发现,很多人买车,真的是看脸的多,但用感才关键。
问一句:你觉得,未来几年内,油车还能扛多长?这款瑞虎9X上市后,能不能成为用户心中的梦中情车?或者我猜,这其实还挺看市场怎么炒作的——卖点究竟能不能打动人,还是得等真正到市场验证。
(这次写下来,忽然觉得,光靠技术、配置,并不一定就能赢,也许,有时候真的就是一个留白+细节的机会,和你一起蹭的一点点细节,到底会不会成为定胜负的关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