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共筑品牌强国,长安汽车与人民日报战略签约

最近有个事儿,可能很多人乍一听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咱们国家造车的大户——长安汽车,居然和听起来跟汽车行业没啥直接关系的人民日报社,在北京搞了个“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这事儿听着就挺新鲜的,一个是在一线造车卖车的,一个是咱们国家最权威的报纸,这俩怎么就走到一块儿去了?

这可不是逢年过节互相送个贺卡那么简单,这背后藏着一盘大棋,关乎着咱们中国品牌未来的脸面和里子。

强强联手,共筑品牌强国,长安汽车与人民日报战略签约-有驾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得明白,长安汽车这次和人民日报社牵手,可不是心血来潮。

就在几天前,他们刚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央视,也签了个类似的合作。

短短几天内,连续和中国媒体界最有分量的两大“国家队”深度绑定,这动作本身就说明问题了:长安正在下一盘关于品牌形象的很大的棋。

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企业花钱找媒体打广告嘛,换个好听的名字罢了。

要是这么想,那可就看浅了。

这事的意义,远比在黄金时段播个广告要深远得多。

咱们先来看个大背景。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就不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样子了。

强强联手,共筑品牌强国,长安汽车与人民日报战略签约-有驾

过去我们一说起国产车,很多人心里可能还是“便宜”、“质量一般”的老印象。

但现在呢?

数据最有说服力。

就拿2023年来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历史性地超过了日本,达到了491万辆,成了世界第一。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说,咱们中国造的车,已经实实在在地卖遍了全世界,而且卖得非常好。

数量上去了,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来了:质量和名声跟上了吗?

咱们的品牌在外国人眼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是仅仅因为便宜才买,还是因为真心觉得你好、有技术含量才买?

这就是长安,以及所有中国车企现在必须回答的问题。

强强联手,共筑品牌强国,长安汽车与人民日报战略签约-有驾

所以,这次和人民日报的合作,可以看作是长安给出的一个响亮回答:我们不光要把车卖出去,更要把“中国品牌”这块金字招牌给竖起来,擦得亮亮的。

再来说说合作的双方。

长安汽车,现在的身份很特殊,它是国家根据统一部署新组建的汽车央企。

这话听着官方,翻译过来就是,它不单单是一家为了赚钱的公司,它身上还扛着国家的期望和任务,那就是“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所以,它找的合作伙伴,也必须是能代表国家形象、有足够分量和公信力的平台。

人民日报社,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无疑是最佳人选。

它推出的“品牌强国计划”,本身就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目的就是集中资源,扶持一批能代表中国去世界上竞争的顶尖品牌。

所以,长安的加入,就像是运动健儿被选进了国家队,配上了最顶级的教练和宣传团队。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了,更像是两位“国家队”选手为了同一个目标——提升国家品牌形象——而进行的强强联合。

那么,具体要怎么合作呢?

强强联手,共筑品牌强国,长安汽车与人民日报战略签约-有驾

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这次合作绝对不是让人民日报天天在报纸上喊“长安汽车就是好”这么简单。

长安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也就是他们那几个听起来特别有文化的名字:“香格里拉”计划,这是搞新能源的;“北斗天枢”计划,这是搞智能化、自动驾驶的;还有个“海纳百川”计划,这是要走向全球的。

这些计划背后,都是实打实的硬核技术和真金白银的投入。

但问题是,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普通老百姓听着可能有点云里雾里。

这时候,人民日报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它可以用它强大的媒体网络,把这些复杂的技术故事,翻译成我们每个人都能听懂的语言。

举个例子,比如长安要宣传它的智能驾驶技术。

以前可能就是拍个广告,一辆车在空旷的路上自己开,看着很酷,但你心里可能还是会打个问号:这安全吗?

真的实用吗?

强强联手,共筑品牌强国,长安汽车与人民日报战略签约-有驾

但通过和人民日报的合作,它可能会变成一篇深度报道,去采访背后那些日夜奋战的工程师,讲他们为了一个算法熬了多少个通宵;或者拍一个纪实短片,跟拍一个真实的车主,看看这套智能系统是怎么在他的日常通勤中,帮他缓解堵车疲劳的。

这种方式传递出来的,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参数,而是有温度的故事和实实在在的价值,更容易建立起人们的信任感。

再比如,长安旗下有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好几个品牌,分别对着不同的消费人群。

人民日报就可以通过它的平台,帮你分析得明明白白,哪个适合追求科技感的年轻人,哪个适合讲究经济实用的家庭,让品牌形象更清晰。

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还提到了像“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这些更未来的东西。

这些概念如果只是企业自己说,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在吹牛、画大饼。

但是,当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媒体开始系统性地报道这些前沿领域的探索和进展时,它的分量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不是科幻,这是我们国家正在认真布局的未来,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所以说,长安汽车和人民日报的这次牵手,其实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

它标志着咱们中国的顶尖企业,已经开始从过去埋头做产品、拼价格的阶段,全面转向抬头看品牌、讲故事的新阶段。

这是一次“国家队企业”和“国家队媒体”的合力出击,目的就是在全球消费者心中,重新刻画“中国制造”的形象,让世界知道,中国车不仅能开,而且开起来很有科技感、很智能、很可靠。

这不仅是长安一家企业的事,更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