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小饭馆旁的停车位,总有辆被店猫蹭来蹭去的新车。前两天正好拐进巷子,碰上一辆乍一看像是哪个厂刚下线的SUV,车屁股“尚界H5”三个字儿还贴着。在阳光下,那前脸算不上狠气,牌子遮得严严实实,邻居老许晃着脑袋嘟囔,这大灯怎么越做越小,倒是那L型亮条晃得他睁不开眼。
好些人看见这车,都先问价。听说二十万不到,还能选两种动力,说是不光是纯电,还有啥增程的。话是这么说,咱几个饭友还是关心续航多点。电动车续航吹得响,真跑起来咋样,还麻烦小区那位送菜的哥们来举个例。后排那块儿贴了隐私玻璃,王姐午休就躲进去刷剧,“一点声音没有,比家里广告都清净。”唯一吐槽是那门把手,又回归了最朴实的外凸,冬天要是结冰,怕是得手套抠半天。五辐轮毂看着挺厚实,听说耐磕,快递小哥笑话:“能不能不怕方砖马路,还得看底盘。”
一回头,后尾灯的贯穿线条真没多规整,有点折叠的弯道感。有回下地下停车场,老李差点以为是刮了,其实那就是灯型,和自家十年前那轿车可不一样。银色装条缀在底部,按秋明(那做钣金的)的话说,现在流行一股子层次感,得让人一看就能分得清低配高配。
说到内饰,有一次赶雨,上车避雨,捎带脚瞄了两眼。方向盘是双辐式的,看上去还挺运动,师傅说摸着不打滑。中控悬空屏,虽说尺寸不如有些新势力整得大,但操作挺顺手。那岛台跟问界M7有点像,不过只留了一处无线充电,旁边摆个小塑料盒,瞅着像是电动挡把,有一次王大妈还以为那是饮料架差点洒进缝里。
后来车主周末去洗车,和我聊配置冷门事,说这车最打动他们家的是有独立仪表盘。“很多新款一味追求极简,连仪表都砍了,老人开总觉得心慌”,他爸这样讲。实体按键手感发涩,旧习惯还是用实体更顺手,尤其冬天戴手套的时候。同车群里还有人自夸,前排冷风口能单独调,副驾驶打瞌睡也不至于挨冻。只不过无线充电有次失灵,4S店师傅来了句“可能是软件抽疯,重启一遍能好”。
讲讲性能那些,增程版其实又多了一手1.5的小发动机,师傅试车回来说有点“拖拉机气息”,但用着还算省心。电驱输出不算爆裂,够城里赶趟。销售叮嘱说,现在CLTC能到个一百八、一百三十公里续航,但群友私底下交流,满载开空调能缩水十多二十公里。纯电那版用的两个不同功率电机,最高做到了六百多公里续航,不过张胖自测说,开高速掉得明显,此外轮胎规格太大有点费电。倒是有冷冷清清的低配,也配了自动雨刮,维修站师傅说用久了接头那块容易进泥,要常掀开检查。
关于华为ADS 4,你要是问我邻居老王,准说一堆夸张话。“那东西我第一回开几乎吓尿裤子,自动转向能自己变道,还有点不敢信。”不过据说城区边缘地区信号差,辅助驾驶会跳提示,连我都听过车友群有抱怨“开半路自动转向给迫停了”,后排乘客被晃得直晕。
冷门配置还有一个小众的后备厢钩,只能掀开座椅底下找到,据说那是给市场买菜大妈设计装袋子的。保养方面,群友笑谈,用的不是那种特殊机油,一般修理铺都能对付,就是电池有特定冷却液,三年一换。底盘防锈工序被专业干活的魏师傅嗤之以鼻,说“苏南阴雨天得常擦底,不然认怂”。
最后啥结尾,倒还真没个正经下文。就是昨天邻居张阿姨跟我聊起,她侄子打算毕业提车,一听这车价格合适,正琢磨着是不是能拼团砍价。群里还在传,说今年年底会涨一波,真假鬼晓得。反正开车这事,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买不买车,最后都得问问自己兜里那点存款,和每回加满电后的安全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