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了个L3名单,车圈跟过年一样,敲锣打鼓,恨不得昭告天下自己已经飞升了。但我们这些老韭菜都清楚,这玩意儿就是一张“准生证”,不代表孩子生下来就会跑,更不代表他会考清华。本质是一场大型的、官方盖章的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事的关键不在于谁上了榜,而在于上榜的姿势。
长安系就很有意思,一口气拿了十七张牌,深蓝阿维塔全家桶出动,突出一个“我全都要”。他们不玩虚的,不跟你聊什么大模型什么云端算力,就是硬跑。把车扔到路上,让各种妖魔鬼怪的路况来教育系统,跟修仙小说里那种没有灵根的主角一样,只能靠每天挥刀一万次来强行破镜。这个办法很笨,笨得像我当年背英语单词,但讲真,这可能是唯一正确的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你能在老头乐的任意门式走位中活下来,你就能飞升。长安就是把真实的路况当成一个巨大的压缩毛巾,泡在数据的海洋里,指望它自己膨胀成一个完美的自动驾驶系统。
问界那边,就是华为的闪电战。M9、M8、M7三兄弟手拉手一起上榜,用的都是同一套系统。这操作就非常“雷电法王”,我不管你车长啥样,灵魂必须姓华。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开发成本低,迭代速度快,华为那边一开窍,这边三款车一起“悟了”,OTA直接给你推脸上,就问你怕不怕?这是典型的掀桌子玩法,我用一套系统打你们一个军团,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然后你再看比亚迪、宝马、奔驰这几位老同志,就突出一个抽象。各自拿一张牌,跟闹着玩儿似的。尤其是比亚迪,把仰望和汉EV混在一起报,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这操作就像是说我的特长是造航母和打毛线,突出一个不务正业。他们的态度就很暧昧,就像中年男人手机里的秘密,你知道有,但你不知道是啥。这帮老钱品牌,心态很微妙。他们上榜,是为了面子,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也行”,但你真让他们把方向盘交出去,他们比谁都怕。因为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是品牌本身,是玄学。L3要是出了事,品牌玄学就破功了,那才是要了老命。所以他们必须在场,但他们会永远在路上。
蔚来就更尴尬了,NAD吹了这么多年,结果ET5和ES6能不能升,啥时候升,屁都不放一个。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这感觉就跟我2021年听马斯克吹FSD一模一样,宏伟的蓝图已经画到了火星,但我的车连个减速带都认不明白。蔚来可能是在等法律,等那个“出了事到底谁背锅”的终极答案。但用户等得起吗?用户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能不能给个准话!这种等待,最磨人心。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因为L3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个逻辑陷阱。它规定了只能在高速或者快速路上用,下雨下雪不行,城区不行。很多上了榜的车,连激光雷达都没有,纯靠摄像头硬撑,这哪是开车,这是在开盲盒。这套系统的核心逻辑是“我相信你不会出事,但如果出事了,你得赶紧接管,不然锅就是你的”。这不就是渣男语录吗?“我爱你,但我随时可能离开,你得做好准备。”
所以,真正的问题根本不是技术。而是责任。
德国搞了三年,最后八成事故还是车主全责。系统说“我要不行了”,你但凡慢了0.5秒没接管,好家伙,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不对,是定给你了。这事儿就跟小区里谁家的狗没拴绳一样,道理都懂,但真咬了人,狗主人能瞬间化身法外狂徒张三。扯不清楚的。中国要是不把这个责任划分清楚,L3就是车企甩给用户的最大一口锅。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特斯拉,也体验过各种所谓的“辅助驾驶”,我最怕的不是系统犯错,而是系统在犯错的边缘疯狂试探。它让你放松警惕,但在最要命的时候,它会突然告诉你“这事儿还得你来”。这种感觉,比我自己从头到尾都紧绷着神经开车要恐怖一百倍。因为我真的拥有过那种虚假的安全感。
所以未来的剧本很简单。两年内,三十万以上的车,这些新势力道场,早就把用户当成了陪练,会用激光雷达和更多的冗余,硬着头皮把L3做出来,让你在高速上能真正地摸鱼。到2027年以后,成本降下来,十几万的车才可能跟上。至于全国普及,没有统一的法规和保险,2029年都是乐观的。
那你现在该怎么办?很简单。如果你现在就要买,就盯着问界M9、阿维塔11、深蓝S09 Ultra这几个有激光雷达、系统是亲生的、敢把OTA时间拍你脸上的。别去信那些上了榜但连上线日期都说不出来的老车型,那都是在耍流氓。
但最后你会发现,这根本不重要。因为会买特斯拉的人,还是会去买特斯拉,哪怕它连L2都搞得惊心动魄,但人家有信仰。会买奔驰的人,还是会去买奔驰,因为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标带来的社交货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事儿,它不讲道理。
L3时代,没有奇迹。只有谁先把桌子掀了,谁先把自己逼疯,谁才有可能活下来。剩下的,都是在演。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