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三大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重磅公告,给计划买节能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扔下了一枚“震撼弹”。公告明确,从2026年1月1日起,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车型技术标准将全面升级,一些目前还能享受优惠的车型,到时可能就不再符合资格了。
这份名为《关于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的文件,核心意图就是为了适应技术的快速进步。简单说,几年前定的“好学生”标准现在已经不够看了,需要提高门槛,让税收优惠真正激励那些技术领先的产品。
最引人关注的变化当属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要求。新规将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驶里程门槛提升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而在此前,相关政策对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要求仅为50公里以上即可。这意味着,续航在50公里到100公里之间的插混车型,如果在2026年1月1日后申请进入优惠目录,将无法通过审核。
对于插电混动乘用车,新规不仅在续航上提出了高要求,在能耗方面也收紧了口袋。新规要求,车辆在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必须低于传统燃油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70%(针对整备质量2.5吨以下车型)或75%(2.5吨级以上车型)。同时,在电量消耗模式下的电能消耗量,也不能超过纯电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的140%或145%。这些指标相比过去更为严格,旨在淘汰那些“披着新能源外衣”但实际并不节能的产品。
除了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纯电动客车的续航门槛被设定在200公里以上。对于新能源货车,纯电续驶里程要求不低于80公里,同时对其装载的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设置了不低于125Wh/kg的门槛。
针对被视为未来方向的燃料电池商用车,新规首次明确了详细的技术指标。要求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不小于50kW,且与驱动电机的功率比值不能低于50%。电堆的功率密度和系统的功率密度都有了具体数值要求,特别是纯氢续驶里程不得低于300公里,这直接抬高了行业的技术竞争起点。
对于传统的节能汽车,新规同样收紧了燃料消耗量限值。所有限值标准均依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更新,测试工况也全面采用更为严格,更接近真实路况的WLTC和CHTC工况,替代了此前的NEDC等工况。
这意味着,一辆车要想被认定为“节能汽车”并享受优惠,其油耗表现必须比过去更加出色为了给汽车企业和市场足够的缓冲时间,新规设定了明确的过渡期。在2026年1月1日之前,车企已经完成申请程序的车型,可以继续按照旧的技术标准进行审核,并享受优惠。但在2026年1月1日当天及之后,所有新申请的车型,都必须满足全新的,更严格的技术要求。
新规还将管理目录进行了更新。自第八十二批起,将启用全新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新目录发布后,从第六十五批到第八十一批的旧目录将同时废止。
对于已经列入旧目录的车型,新规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那些本身就已经符合新公告技术要求的车型,将被自动转入新目录,无需企业重新申报。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新要求的车型,政策给予了近三个月的整改窗口期,企业必须在2026年1月1日前完成技术升级并重新申报,审核通过后方能列入新目录。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已购车辆是否受影响”的问题,公告给予了明确保障。在新目录正式公告之前,消费者已经购买的,并且列在第四批至第八十一批目录中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无论车辆是否已经转让过户,都可以继续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这一规定保障了现有车主的权益,确保了政策的稳定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