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集体跌落神坛,理想与成本谁能守住灵魂?

有没有人曾在午夜梦回时想过,造车这事,究竟靠的是热血还是人算?

先不急着下结论,毕竟关于“200万辆”的生死门槛,朱西产教授的那句“年产200万辆以下活不下去”,像刀子一样插在每个新势力的心口,砰然一声,响彻整个车圈。

这个数字,吓人吗?

有人觉得太夸张,有人甚至嗤之以鼻,觉得是学者爱玩震撼人心的论断,但半年过去,咱们再回头看看,那些曾经高举“信仰”大旗的新势力,现在活得咋样?

别说200万,能不能喘口气都成问题了。

你会发现,所有信仰、理想、服务、科技,统统变成了销量、性价比、活下去。

一夜之间,“信仰教主”们全都变成了“价格斗士”,集体上演一场“我爱钱”的背叛自我大戏。

话不多说,咱和你掰扯清楚,究竟是啥把它们逼疯的。

首先看看蔚来,想当初李斌可是造车圈最会“搞氛围”的传教士,他手里攥着“服务神教”的金令牌,让一众粉丝趋之若鹜。

NIO House别提有多高端,换电站里客服比家里人还周到,那些年蔚来就是一座“服务乌托邦”,用实际行动打出高端体验的牌面。

什么“你不是买车,你是买身份”,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但——世界变了。

账单摊开一看,服务成本吓死人,蔚来亏得跟挤牙膏似的,越挤越没劲儿。

眼瞅着活不下去,蔚来不谈理想了,直接来了个大转身。

乐道L90,就是这场服务信仰的“献祭者”。

价格定得漂亮,不到18万,电池租用模式,把高端体验砍得只剩一壳,技术底子还不错,但“服务乌托邦”?省省吧,成本不允许,理想不装了。

老车主心里有苦自己知,“子品牌成了主品牌的对照组”,那滋味,谁懂啊?

曾经信仰被推翻,蔚来的“服务神坛”塌了,李斌也学会为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发电”。

讲到理想,别看李想平时文案做得溜,只要出现题为“家庭六座SUV”的需求,他就是头号专家。

谈技术方向?那是别人家的烦恼,理想琢磨的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左一波深度洞察,右一把精准预判,直戳中国中产心窝。

当时看着风光无限,市场都在起哄,只有理想能切中痛点。

可惜好景不常在。

问界、蓝山全员冲进同一个赛道开始“厮杀”,增程优势没了,纯电短板暴露了,市场基因悄悄变异。

价格压力陡增,理想不得不放下先锋自尊,L6一降再降。

新车i8一发布,舆论沸腾,李想亲自下场跟黑公关火拼。

曾经的开创者,现在的竞争者,产品的光环,变化得比翻书还快。

“上帝视角”?社会不干了,你要卷性价比。

接着说小鹏,小鹏敢自研代码,号称“科技信仰”,何小鹏是写代码的梦想家,想搞智能驾驶的平权运动。

理想挺洋气吧?技术牛X吧?可买账的人不多啊。

新出的G6被自家的G7“抢了饭碗”,销量还没起飞,高科技一不小心变成高冷寡淡。

市场直接给小鹏敲了警钟:情怀值钱吗?能让你活下去吗?

顶着压力,小鹏也低了头,MONA M03,一块杀到12万区间,“科技品牌”变身“价格战士”。

你说你是高科技,大众看你是“红米汽车”,品牌认知分分钟就塌了。

造车新势力集体跌落神坛,理想与成本谁能守住灵魂?-有驾

革命还没成功,科技仿佛只有陪跑资格。

沦为“性价比选手”:这不是你小鹏的初衷吧?

但你看零跑,反倒是没啥信仰,一如既往的死磕成本。

朱江明从不讲故事,不玩氛围感,数字、自研、控制——全靠理性硬撑。

它自知不是教主,甚至不想做什么“神坛主角”,只要价格撸到极致,体验有八十分就够。

这明显就是“吃瓜群众选项”,你要的是实惠,零跑有,别的它不管。

可以说,实用主义一条道走到黑,让零跑这类玩家在降价风暴里自在存活。

不过,没有灵魂的品牌到底能走多远?

当大家不想只看价格,只信体验和智能的时候,它还撑得住吗?

“由低而高如登天”,说得就是这些靠性价比打底的品牌。

到这,你会发现,全员传教士悄悄转职做了雇佣兵。

降价,增配、卷渠道,一个套路玩到底,品牌差异化都卷成了同桌改作业。

造车新势力集体跌落神坛,理想与成本谁能守住灵魂?-有驾

是不是有点唏嘘,咱不是来歌颂谁,是在亲眼见证一场“初心溃散”。

造车新势力当初自带理想光环,喊着要改天换地,现在都被现实赶着“拼活路”。

谁不服,谁先下场,谁卷得狠,谁活得久,商业的残酷就体现在此刻。

这算商业进化吗?

社会派会说,这就是市场,该胜的胜,该淘汰的淘汰,信仰不过是早期花活,真的活命才是王道。

理想主义觉得悲哀呐,创新没有空间,个性被磨平,最后谁都像彼此,消费者买啥都是个茄子。

造车新势力集体跌落神坛,理想与成本谁能守住灵魂?-有驾

战略派则点赞,这叫“出清”,没有质量的牌子被洗掉,留下的才有资格走向世界级舞台。

各路观点一番厮杀,谁对谁错,读者心里自有答案。

不过这阵子看车圈新闻,谁家新势力还有点骨气?

你说蔚来靠子品牌自救,理想迅速补短板,小鹏技术路线能否坚守,零跑实用主义能否翻身,有没有哪个品牌能守护住自己的灵魂?

说到最深处,其实所有新势力都在面对同一道选择题:坚守还是松手?

造车新势力集体跌落神坛,理想与成本谁能守住灵魂?-有驾

数字逼人,想维持“理想国”都得先活下去。

造车新势力集体跌落神坛,理想与成本谁能守住灵魂?-有驾

有“神”的也不例外,神龛还是成本表,摆在面前。

有无神论的也别高兴太早,市场风向兜兜转转,说不定来年就得补课。

那,到底是哪条路才能跑到最后?

很难说,咱只能且行且看,说不定明年又有新信仰和新传教士冒头。

但2024年的造车江湖,留给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谁能变得更坚韧,谁能找到自己的新灵魂,也许才是关键。

回过头来看,这场“背叛”的大戏,无非是造车圈最真实的样子。

大家都不是完美英雄,也没什么天降神明,有的是一群在内卷里挣扎的普通人,既渴望理想,也躲不掉账本。

你站在评论区边上,也许在嘀咕:按如今这行情,还能有独特的品牌活下来吗?

市面上一水的价格标牌,到底谁能守住独立个性?

欢迎留言探讨,咱一块分析谁的灵魂活得最久。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