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

经销商转型这事儿,最近又被拎出来当压缩毛巾了,一泡水就膨胀得老大,好像看到了什么行业救赎的希望之光。讲真,每次看到这种“先行者产生化学反应”、“构筑抵御风险的墙”之类的词,我都想笑。这哪是化学反应,这明明是厨房着火了,有人选择跳窗,有人选择抱着煤气罐冲出去,还有人选择原地开始研究怎么用锅碗瓢盆造个灭火器。

大家不装了,摊牌了。所谓的4S店模式,在中国风光了三十年后,现在就是个围城。卖油车,卖一台亏一台,跟做慈善似的,客户开走了新车,老板躲进厕所哭。卖电车呢?好嘛,利润薄得跟纸一样,关键是售后基本上是零,以前指望保养维修割韭菜的路子,现在被电车一脚踹死了。人家电车主,除了换个空调滤芯,剩下的就是琢磨怎么薅充电桩的羊毛,谁还来你这儿消费?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所以你看看那个数据,百强经销商营收降了,资产降了,新车销量也降了,唯一涨的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这叫什么?这不叫转型,这叫求生。如果说以前大家是在一个大餐厅里抢蛋糕吃,那现在就是餐厅要塌了,所有人都在找逃生通道,根本不是什么勾勒“第二增长曲线”,而是画“第二条生命线”。

在这场大型饥饿游戏里,有几位选手确实整了点花里胡哨的活儿,让人眼前一黑。

第一个是万帮,搞了个星星充电。这故事就很典中典。据说当年他们老板娘,开个电车,“充电5小时,找桩2小时”,心态直接就爆了。一般人心态爆了,也就是发个朋友圈骂骂咧咧。但人家大佬不一样,大佬心态爆了,直接砸钱自己干。于是,一个全国排名前十的经销商集团,总裁直接辞职,跑去带队创业搞充电桩。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这操作叫什么?这叫不务正业式降维打击。他们把4S店那个现成的网络,当成了修仙门派的山门,直接在全国各地开了分舵。别人还在苦哈哈地跟物业扯皮、跟电网打报告的时候,人家直接在自家4S店门口就把桩给立起来了,顺便还能给来看车的潜在客户洗个脑:“你看,买我们的车,充电就在这儿,方便吧?”

这就叫掀桌子。当所有人都还在研究怎么把充电桩卖出去的时候,星星充电已经开始玩“云-管-端”的高级概念了,搞什么智能充电网、虚拟电厂。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听这些词就头大,但我明白一个道理,当你的对手开始跟你讲你听不懂的东西时,他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真的要把你干死了。星星充电显然是后者,他们甚至都开始给海外输出技术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销商转型了,这是直接从卖压缩饼干的,一步到位开始研究太空食品了,同行看了也得傻。

然后是永达,搞了个炬汇电科,专攻电池养护。这个切入点,就非常刁钻。电车主最焦虑的是什么?不是续航,不是智能,是那个该死的电池健康度。它就像一个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永达就抓住了这个痛点。他们不跟你扯虚的,直接给你一套“检养一体”的大保健服务。15分钟给你电池做个全身CT,还能“主动均衡”、“精准调理”,听着就像老中医给你开的方子,主打一个固本培元。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人,最怕的就是那个电池健康度突然掉下来,那种感觉,比基金绿了还难受。炬汇电科卖的不是设备,不是服务,卖的是“安心”这两个字。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他们把这套设备铺到各个4S店,不管是自家的还是别家的,你来保养,顺便给电池做个SPA,收点服务费。这个商业模式就非常稳。而且最骚的是,他们还能把收集到的电池数据,卖给主机厂、保险公司、二手车平台。这才是最值钱的东西。这就好比开了一个武馆,不仅教徒弟功夫收学费,还把每个徒弟的身体数据都记录下来,卖给医药公司做研究。这生意,简直是赢麻了。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这帮大佬比作修仙渡劫还是太抬举他们了,他们明明就是一群在网游里发现系统BUG,然后拼命薅羊毛的顶级玩家。我最近在琢磨,是不是应该把家里的充电桩也开放共享了,赚点电费,补贴一下我那脆弱的基金。

再看德众汽车,这家更狠,直接搞报废车回收和电池拆解。你看他们财报,主营业务利润下滑了1000%多,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概念。但人家报废车回收业务,营收增长了快300%。这画面感就出来了:正厅里亏得底裤都快没了,后院的废品回收站却赚得盆满钵满。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这就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打法。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行,我不卖新车了,我等你们的车报废了再赚钱。他们规划的那个10万吨级动力电池循环项目,说白了就是把报废电池这块别人还看不上的骨头,熬成一锅最香的汤。一期搞拆解分选,二期搞贵金属萃取。这个逻辑闭环堪称完美。最好的防守就是掀桌子,最好的竞争就是直接快进到给你收尸。这才是真正的“剩”者为王。

最后登场的这位,恒信汽车,更是重量级。前面的几位,顶多算是从开餐厅的改行去做了食材供应链,而恒信,是直接想自己种地、自己养猪、自己炼钢、自己盖个新餐厅。他们投了450亿,搞了个楚能新能源,自己造电池。

这操作,已经不能用“大胆”来形容了,这简直是疯了!电池行业那是人待的地方吗?前有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种哥斯拉级别的巨兽,后有无数嗷嗷待哺的新势力。一个卖车的经销商,突然说我要造电池,而且一上来就要干到100GWh,这跟一个卖盒饭的突然宣布要造航母有什么区别?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但最离谱的是,他们好像还真干出点名堂了,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干进了全球前十。这事儿就非常魔幻,魔幻到让人怀疑人生。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我们辛辛苦苦降维打击,你们地球人自己人打自己人,打着打着就打出个新物种来?

然而,这还不是结局。造电池已经满足不了恒信了,他们现在说,要造车。对,你没听错,经销商要亲自下场造车了,首款车对标问界M5。坏了菜了,这下真是全乱了。以前经销商造车,庞大、和谐,哪个不是死得透透的,烧光几十上百亿,连个响儿都没听见。现在恒信还要往这个修罗场里跳。

4S店老板的黑色幽默:正厅亏掉底裤,后院赚得盆满钵满-有驾

这已经不是商业逻辑了,这是一种信仰,一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终极豪赌。他们不是在转型,他们是在渡劫。

所以你看,这些经销商的故事,根本不是什么商业转型的教科书,而是一部荒诞的、充满黑色幽默的现实主义小说。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在沉默中灭亡时,他们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废墟上开出了奇形怪状的花。他们有的变成了能源大亨,有的变成了数据寡头,有的变成了废品回收之王,还有一个正在进化成一个谁也看不懂的缝合怪。

所以,最后谁会赢?答案是,谁都不会赢。赢的是这个时代本身,这个把所有人都逼疯的时代。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