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30 日,山东交通圈炸了个好消息 —— 潍宿高铁和青岛连接线同一天开工。要知道,一般都是主线先建,连接线后修,这次却打破常规同步开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其实这背后,是山东高铁建设的 “爆发期”。现在全省在建的高铁就有 7 条,除了这次开工的潍宿高铁和青岛连接线,还有济枣高铁、雄商高铁山东段、津潍高铁山东段、济滨高铁、潍烟高铁。而撑起山东东西向交通的 “老大哥”,还得说胶济铁路。这条 1904 年就通车的铁路,串联起济南、淄博、潍坊、青岛,2022 年这四市的 GDP 加起来有 38657 亿元,占了全省的 44%,人口也有 3371 万,占全省 33%,说是 “山东经济之腰” 一点不夸张。
可问题也跟着来,青岛往南去长三角、华中,现在主要靠青盐铁路。这条铁路设计时速才 200 公里,还得客货混跑,青岛到上海最快都要 5 小时,这速度放在现在,不就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吗?
这次开工的项目,正好补上了这个短板。先看潍宿高铁,它是京沪高铁二线的一部分,北起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经过临沂北、江苏新沂东,一直到江苏宿迁,全长 398.5 公里,其中 80% 以上(大概 325 公里)都在山东境内。在山东就设了 9 个站,潍坊北站、安丘站、诸城西站、五莲北站、莒沂站、沂南站、临沂北站、兰陵站、郯城西站,以后沿线居民出门可方便多了。
再看青岛连接线,西头接潍宿高铁的五莲北站,东头连青盐铁路的洋河口站,还能接入青岛枢纽,全长 108.8 公里,其中青岛段 53.5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一共设了 4 个站,洋河口站和青岛西站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诸城南站和五莲北站是新建的。别小看这条线,它可是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里,沿海通道和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连接,以后青岛去京沪二线就有了快捷通道。
而且山东的南北向高铁还不止这一条,通过已经通车的青荣城际铁路,青烟威铁路网能衔接其他南北通道,给烟台、威海地区多了个北上南下的选择,相当于有了 “双通路” 的雏形。
可能有人会问,烟威地区为什么主要走莱阳、龙口方向对接南北干线,而不是走青岛洋河口方向?其实这不是随便选的,从距离上看,烟威经莱阳、龙口走,路线更顺、距离更短,能省不少时间;从成本上看,莱阳、龙口一带已有青烟威铁路网的基础,能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新线建设规模,还能让项目推进更快。要是走洋河口方向,对烟威大部分地区来说距离远,经济性和效率都低,才选了莱阳、龙口方向。
等这条线路建成,带来的变化可不止是快。交通上,临沂到济南、青岛 1 小时就能到,到北京、天津、上海也只要 3 小时;青岛到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时间,肯定能比现在的 5 小时大幅缩短。整个山东东部的路网也会更完善,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西接黄河流域、东连烟威地区,形成放射型格局。
经济上的好处也很实在,董家口港年吞吐量超 1 亿吨,这条线能给港口提供更高效的铁路疏运,还能释放青盐铁路的货运潜力,助力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烟台的苹果、威海的海鲜,以后外运也更方便了。临沂还能更好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带动鲁南经济圈发展。
城市发展也会被带动,青岛会形成 “三主一辅” 的客运枢纽布局,同步推进的普速外迁工程,能让青岛站的动车开行能力从现在的约 63 对 / 日,增加到约 120 对 / 日,以后城际和市域铁路说不定能像公交一样方便。临沂的物流枢纽地位会更稳,莱阳、龙口的制造业也有望提升,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一体化会更快。
当然,建设过程也有挑战,山东东部多山地丘陵,想修一条完全笔直的南北向高铁,工程难度大、成本也高。现在的线路走向,是综合考虑了地理条件、城市分布、人口经济密度、既有铁路基础和投资效益后的最优选择,就是为了能最大程度服务沿线地区。
以前山东东部主要靠胶济线 “东西跑”,现在京沪二线及连接线开工,标志着这里要迈向 “东西贯通 + 南北畅通” 的高铁新时代。这条线不只是一条交通线,更是带动山东半岛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线、活力线,说不定能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
按照规划,到 2035 年我国高铁总里程要突破 6500 公里,山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交通枢纽地位和经济竞争力还会进一步提升。你家在这条高铁沿线吗?你最期待它带来哪些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