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丰田这次真的杀疯了!
更狠的是全系混动四驱,油耗4.5L还能跑200公里纯电,连方向盘都裹上了碳纤维。 都说丰田保守,这回却把赛博朋克风和硬派越野混搭,价格还卡在22万起——这是要逼着CR-V车主集体跳槽?
现在的新车没点反差感都不敢出来混。 2025款RAV4荣放前脸直接照搬普拉多的熏黑梯形格栅,铆钉裸露的轮眉配上全地形AT胎,远看还以为丰田出了个青春版陆巡。
但凑近看细节就露馅了。 墨玉绿车漆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分体式矩阵大灯带着蓝色光晕,这赛博朋克味儿明显是冲着年轻人来的。
车顶倒是老老实实做了悬浮设计,贯穿式尾灯亮起来像条发光腰带。 丰田的设计师说了,这车要让人“周一上班不违和,周末进山不露怯”。
坐进车里终于不用吐槽丰田祖传大彩电了。 12.3英寸双联屏配高通8155芯片,滑动菜单跟德芙巧克力一样顺滑,华为HiCar连上手机就能刷抖音。
但丰田终究是丰田。 空调旋钮、驾驶模式滚轮这些物理按键一个没少,方向盘用碳纤维龙骨加固,手指摸上去还能感觉到Alcantara麂皮绒的颗粒感。
最狠的是动力系统。 全系取消燃油版,2.5L插混纯电能跑200公里,加满油综合续航据说能到1200公里。 官方油耗4.5L,比奶茶还便宜。
动态扭矩矢量四驱不再是摆设。 泥地模式能自动分配四个轮子的扭矩,雪地模式刹车间隔缩短到0.3秒,虽然比不上牧马人三把锁,但冲个沙滩绰绰有余。
顶配车型车顶顶着激光雷达,高速上能自动超车变道。 不过跟国产新势力的城市领航比,这套系统最多算L2.5级,自动泊车时还得人工确认车位。
TSS 3.0安全系统倒是真升级了。 行人鬼探头识别距离增加到80米,预碰撞系统响应速度比老款快30%,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防得住外卖小哥的闪现。
要说最精明的还是定位。 中国户外市场规模去年破了3000亿,RAV4这回专门盯着“周末战士”群体——工作日CBD通勤,周末朋友圈发露营九宫格。
看看配置单,墨玉绿车漆+AT胎要加价8000,激光雷达顶配卖到30万。 这个价格刚好卡在途观L插混和理想L6中间,明显是要吃两家饭。
竞品们已经坐不住了。 本田CR-V连夜测试新四驱系统,比亚迪给宋PLUS DM-i追加了拖挂资质,深蓝汽车甚至掏出了带电动绞盘的G318。
实测过的媒体人说,这车越野能力比老款强了不止一档。 25度坡随便上,炮弹坑交叉轴能过,但底盘还是比大梁车身的大哥们软,长时间豁车可能会露馅。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 车机系统特意保留了CarPlay,却把无线充电板功率升到25W,看来丰田也知道自己的生态干不过国产,干脆躺平做兼容。
4S店销售悄悄透露,现在订车送全套露营装备,包括车顶帐篷和折叠桌椅。 刷抖音已经能看到RAV4逃离城市的话题,播放量三天破了5000万。
老车主们心态有点崩。 去年刚买混动版的大哥看到新车参数,当场把手机壳换成“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激光雷达”。
最受争议的还是外观。 有人觉得铆钉轮眉帅炸,有人说像汽配城改装,知乎上“如何看待RAV4硬派化”的讨论帖已经盖了3000楼。
内饰麂皮绒座椅成了最大赢家。 夏天不烫屁股,冬天不冻腰,就是打翻奶茶得立马抢救,清洁费比星巴克咖啡还贵。
车评人实测纯电续航,开空调跑市区实际能到180公里,高速掉电略快。 亏电油耗倒是稳在5L左右,加92号油不挑食这点很丰田。
四驱系统有个隐藏技能——过弯时外侧车轮会自动加大扭矩,60码劈匝道侧倾比老款小很多。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买菜车赛道模式”。
激光雷达版被扒出个彩蛋:车顶支架预留了改装接口,能装探照灯或行李箱。 抖音上已经有教程教人把它改成“末日战车”了。
安全测试成绩还没出,但海外版RAV4拿了IIHS最高评价。 A柱用了1500MPa热成型钢,后排座椅骨架特意加强,说是为追尾时保护电池组。
最让人纠结的还是价格。 22万起的混动四驱确实香,但同价位能买到国产车的空气悬架,丰田标到底值不值3万差价,估计得吵到新车上市。
销售数据不会说谎。 内部消息说预售首周订单破8000台,墨玉绿配色占7成,顶配激光雷达版被抢购一空,看来这次转型是真戳到消费者G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