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界掀起新浪潮!
这回我们把目光投向日产的“老面孔”——全新Micra EV,也就是国内消费者熟知的“玛驰”。
这个名字带着几分过往的记忆,然而,它此番却以纯电动车的姿态,宣告了自身的迭代。
消息一出,有人心生期待,也有人心中存疑:这小车,能否在电动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
玛驰“触电”重生:外观与内饰的蜕变
我们先细看这车的外部造型。
Micra EV,小巧灵动是其固有的标签。
官方图片甫一发布,那环形LED灯带便率先吸引了视线,中央的菱形远近光灯组,搭配能点亮的日产徽标,科技感油然而生。
前保险杠处的贯穿式银色饰条,两边辅以纵向排布的LED灯组,让这辆小车展现出一种内敛而富有个性的气质。
移步车身侧面,两厢车的紧凑轮廓,佐以双色车漆,时尚气息扑面而来。
前后车窗采用梯形设计,窗沿处以镀铬条点缀,细节处理得颇为考究。
需要提及的是,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保留了一丝复古的韵味。
充电接口设于左侧前翼子板,符合常见布局。
特别之处在于,后车门采用C柱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这正是当下许多车型青睐的巧妙之处。
四辐式轮毂,侧裙位置的黑色搪塑材料,兼顾了实用性与视觉效果。
尺寸方面,车长3998毫米,宽1798毫米,轴距2540毫米。
这些数据明确了其城市代步小车的定位,穿梭于都市街巷,无疑是游刃有余。
车尾设计相对而言较为传统。
高位扰流板,环形尾灯,以及连接两灯的黑色饰板,内嵌“NISSAN”字样,加上后保险杠大面积的黑色搪塑材料,整体视觉效果显得扎实稳重。
---
内饰简约实用,续航里程够不够用?
步入车厢,一股简约风格扑面而来。
三辐式方向盘是当前新车的普遍配置。
引人注目的是,该车配备了一体式屏幕,集成了10.1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0.1英寸中控多媒体触控屏,这种组合无疑提升了科技感。
然而,有评价认为其中控屏的UI界面“不够丰富”。
与国内众多新能源车百花齐放的UI设计相比,日产在这方面或许尚有提升空间。
中控台呈阶梯式布局,空调出风口为矩形,座椅采用双色拼接。
这些细节都彰显出年轻化与活力。
行李厢容积为326升,将4:6比例可折叠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106升,这一空间表现,无论是放置日常行李,还是偶尔运载大件物品,都足敷使用。
关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续航与动力,Micra EV提供了两种电池组选择:40kWh和52kWh。
40kWh版本:搭载121马力、225牛·米的前置单电机,W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310公里。
这一续航表现,满足城市通勤绰绰有余,短途周边游亦能轻松应对。
52kWh版本:对应148马力前置单电机,最大扭矩245牛·米,续航里程攀升至408公里(WLTC工况)。
此等续航,显然能给予驾驶者更多信心,偶尔进行中长途旅行,也敢大胆尝试。
从数据分析,这种动力配置对于城市代步小车而言,是完全足够的。
电动车起步轻快,超车自信,扭矩输出表现直接而有力。
---
智能辅助:ProPilot能否助力突围?
莫看此车体量不大,其智能配置却不容小觑!
日产的ProPilot辅助系统被引入其中,涵盖了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和紧急制动。
这些功能,在高速驾驶时能显著缓解驾驶疲劳,让旅途更为轻松。
除此之外,车辆还整合了诸多功能:自动紧急制动、紧急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偏离警告、智能速度辅助以及驾驶员监控系统,这些均属于主动安全范畴,能在关键时刻提供预警与干预,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盲点警告干预、车道变更警告、后部自动紧急制动、后方交叉交通警报以及乘员安全下车警报也一应俱全。
这些周全的安全配置,无疑为车辆增添了更多防护。
智能配置的融入,无疑为这台小型车注入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毕竟在当下,消费者购车除了关注传统要素,智能配置已日益成为重要的考量维度。
---
海外市场的香饽饽,国内面临“群雄逐鹿”?
接下来,我们聚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全新日产Micra EV(国内玛驰)从定位与尺寸来看,作为城市代步车,在海外市场或将展现出其独特优势。
试想,在欧洲等地区,许多城市道路狭窄,停车空间紧张,这种小巧的纯电动两厢车,无疑能如鱼得水。
加之欧洲消费者对小型车的接受度普遍较高,此类车型更受欢迎。
然而,将这款车放置于国内市场,其优势几乎难以凸显。
究其原因,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谓白热化。
各种品牌、各类车型层出不穷,车身尺寸日益增长,续航里程不断攀升,价格战更是愈演愈烈。
从数万元的微型电动车,到十几万、二十几万的纯电动轿车和SUV,市场选择可谓应有尽有。
再观全新日产Micra EV,即便拥有408公里的WLTC续航和ProPilot辅助系统,但面对国内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其竞争力显得捉襟见肘。
价格方面,目前尚未公布,但参照日产过往的定价策略,其定位可能不会十分亲民;配置方面,国内同价位车型通常配备尺寸更大的屏幕,智能化程度也可能更高;空间方面,更是难以与国内车型相提并论。
这便是一个典型的“南橘北枳”案例。
一款车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下,其命运轨迹可能截然不同。
日产玛驰此次的“触电”,在海外或能迎来新的生机,但在国内,它所面临的挑战,无疑是严峻的。
回首过往,日系车在国内市场一度风光无两。
谁曾料到,时至今日,国产新能源车能够如此迅猛崛起,甚至给它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市场瞬息万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亘古不变。
日产Micra EV在国内的未来走向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但可以肯定的是,仅仅依靠现有基础,便想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呼风唤雨,这恐怕是痴人说梦。
你认为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