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腾势最近是有点开窍了,或者说,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你看这个腾势N9,请了高圆圆站台,整了个什么“紫溶金”、“霜云茶”的车漆名,听起来就像修仙小说里主角突破境界时吃的丹药。这一套操作,典中典,就是要把格调拉满,让你觉得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能让你在停车场里显得比邻居的X5更有文化的“生活方式”。但拨开这些花里胡哨的营销迷雾,你会发现,这哥们儿的核心思路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先说那个所谓的“全场景数字钥匙”,这玩意儿的宣传稿写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宝妈福音,社畜救星。诶,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我们这些中年人看问题要看本质。这东西的本质是什么?是釜底抽薪。它不是为了让你方便,它是为了让那些还在用实体钥匙的传统豪华品牌难受。当你的奔驰车主朋友还在包里翻那把沉甸甸的三叉星钥匙时,你揣着手机,甚至手机快没电了,潇洒地一贴车门就开,这种心理上的降维打击,比什么零百加速有用多了。这叫什么?这叫“我不跟你聊性能,我直接改变游戏规则”。这就好像武林高手对决,一方还在扎马步运气,另一方直接掏出了加特林。这不讲武德,但很有用。
因为我真的用过那些所谓的初代智能钥匙,三天两头断联,比我的精神状态还不稳定。腾势这次号称支持700多款手机,还搞了NFC、蓝牙、UWB四种模式,就像是给这把看不见的钥匙上了四重保险,简直是个压缩毛巾,平时看不见,关键时刻给你整得明明白白。它的核心逻辑不是“我能做到多炫酷”,而是“我能在多极端的情况下让你不出丑”。加班到深夜,手机只剩1%的电,还能打开车门,这已经不是科技了,这是玄学,是当代都市青年最后的安全感。
如果说数字钥匙是单点爆破,那车里那五块屏幕,就是准备发动一场闪电战了。
我跟你讲,现在车企搞智能座舱,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魔怔的阶段,就是堆屏幕。一块不够就两块,两块不够就三块,腾势N9直接给你干到了五块。AR-HUD、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屏、后排吸顶屏,你坐进这车里,感觉不像是进了驾驶舱,像是误入了某个网吧的五连坐包间。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逻辑:我不管你用不用得上,但我必须得有,而且要比所有人都多。多,就是正义。加大,加大,加大。
他们给你构建了一个极其荒诞的场景:你开着车,导航信息像幽灵一样投射在你的“灵魂投影仪”也就是AR-HUD上;副驾在用她的专属屏幕看韩剧,哭得梨花带雨;后排的孩子在用吸顶屏看《小猪佩奇》,笑得前仰后合;而你手机里没听完的郭德纲相声,通过26个帝瓦雷喇叭在车厢里环绕。这时候,你感觉自己是谁?你不是司机,你是一个移动数据处理中心,一个维持家庭娱乐生态稳定的关键节点。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比作一个移动网吧,可能有点侮辱网吧了。至少网吧的椅子还能后仰。
这种体验,你说它好吗?对于某些家庭用户来说,确实是刚需。但对于驾驶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道诡异仙”式的精神攻击。可这就是当下的现实,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腾势N9的这五块屏,就是它扔出来的炸弹。它在用一种近乎“发疯”的方式告诉所有同行:你们还在研究怎么把蛋糕做得好吃,我已经准备把桌子给掀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说真的,我作为一个经历过从诺基亚到iPhone时代的人,对这种所谓的“科技”已经有点麻木了。你今天搞个数字钥匙,明天他就能搞个人脸识别;你今天上五块屏,明天他就敢给你弄个全息投影。技术的迭代速度,远比我们更换一辆车的速度要快。所以,这些东西真的重要吗?
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构建一种“信仰”。就像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什么内饰做工、悬挂软硬,他都懒得理你,他会告诉你“你开过就懂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腾势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的用户一个“懂的都懂”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这些看似过度,甚至有点不务正业的黑科技。
但是说到底,决定自动驾驶未来的,可能不是特斯拉,而是那些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样,决定这些智能座舱体验好坏的,也不是发布会上那些完美的演示,而是你家地下车库那微弱的手机信号。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腾势N9用这些功能告诉你什么?它不是在卖一辆车,它是在卖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我比别人更智能、更便捷、更懂你”的故事。至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个能在手机没电时打开的车门,或者一个能让全家人同时看不同视频的座舱,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拥有了这种可能性。
在这个表演性人格横行的时代,拥有可能性,本身就是一种最硬核的配置。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