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轩逸夺冠,大众表现稳健,美韩法系销量下滑

大变天!第三周合资轿车销量榜的新格局

你以为日系德系在中国合资轿车市场上的霸权会一成不变?现实却总能用一杯凉水让人清醒过来。最新一周,根据权威数据显示,日德依旧在榜单上大摇大摆,像吃自助餐一样把好位置全都占了个遍。至于美系韩系?他们仿佛早就被请到了角落,拿着盘子发愣。四海翻腾,合资轿车的江湖究竟发生了什么“天变”?

日产轩逸夺冠,大众表现稳健,美韩法系销量下滑-有驾

先聊“新王登基”,本周日产轩逸以0.51万辆的销售成绩,险胜大众朗逸(0.50万辆),夺得销量冠军。这场龙虎斗堪比世界杯点球大战,细节之处,一辆车的微弱优势就能让整个品牌的销售团队激动地开香槟。轩逸的胜利背后,是对日系品牌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经典回馈。它用皮实、经济、耐用的金字招牌,让无数家庭把目光投向了这辆看起来不怎么雄壮,但特别省心的小车。

和轩逸同台竞技的还有一众德系劲旅。大众帕萨特、迈腾,依然在B级车市场坐镇。帕萨特周销量0.37万辆,迈腾0.34万辆,德系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把控力,恰如老中医把脉,稳准狠。而大众朗逸作为紧凑型轿车市场常胜将军,就像永远的“老学长”,谁都知道他资历深、根基牢,不好动摇。此外,宝马、奥迪作为豪华品牌代表,更是用3系(0.26万辆)、A6L(0.23万辆)、5系(0.18万辆)等一众当红车型,牢牢把持着高端市场的门票。梅赛德斯-奔驰C级、E级云淡风轻地盘踞前列,无需大声喧哗,气场自来。

日产轩逸夺冠,大众表现稳健,美韩法系销量下滑-有驾
日产轩逸夺冠,大众表现稳健,美韩法系销量下滑-有驾

日系除了轩逸之外,凯美瑞、亚洲龙、雅阁各有斩获。凯美瑞闷声发大财,以0.37万辆排进榜单前五。亚洲龙0.23万辆、雅阁0.19万辆,不温不火但稳得很。这些车就像足球场上的多面手,进可攻,退可守,专注于自己特色----省油、可靠,加持一波丰田、本田的市场号召就足够从容。即便“老戏骨”卡罗拉近些年风头不再,仅有0.17万辆的销量,也足以压倒大多数同级车。日产N7刚上市不久,0.14万辆的表现预示着后续或许有更多潜力。

反观美系和韩系,则明显进入“看守所模式”。君越卖了0.10万辆、君威0.09万辆,顶着美系家轿的最后荣光,如同老派武林高手,招式虽熟,但江湖已不再属于他们。凯迪拉克CT5(0.05万辆),如果你不是忠实粉丝,多半都是“路过看看”。至于韩系伊兰特(0.13万辆),当年“靠性价比拼出头”,如今却只能在榜单边缘挣扎。福瑞迪卖到0.02万辆,完全成为“透明人”。

日产轩逸夺冠,大众表现稳健,美韩法系销量下滑-有驾

更尴尬的是法系。凡尔赛C5X与标致408,一个0.03万辆、一个0.02万辆,你说数据多小呢?堪比数学老师一顿课后表扬:虽然你考得不多,但胆子挺大,敢来参赛。

这么一看,德系日系的“墙根根深叶茂”,美系韩系则难掩疲态。有人会问,为啥美韩式微?道理并不复杂。中国用户对合资车的需求,归根结底不过三样:价格、质量、售后。德系日系深知此道:一手抓价格分布广,一手稳持产品稳定性。市场的“风向标”,翻来覆去还是这两个老家伙。而美系车在油价高企和售后体验一般的大环境下,“大排量、大空间”早已成了唱独角戏。韩系问题更多,曾以配置拉满吸引消费者,如今自身品牌力疲软,早已沦为市场的小透明。

当然,也不要以为汽车江湖只是存量竞争。大众ID.3(0.06万辆)以新能源姿态亮相榜单,赫然提醒世人: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转型做电动的德系,已在新赛道卡位。比亚迪们虎视眈眈,合资品牌必须及时转身,不然很容易被后来者拍在沙滩上。

榜单之外,你我或许已经习惯了轩逸朗逸的名字,其它车型起起落落,见怪不怪。但这背后是市场选择也是品牌进化。想吃“合资轿车”这块蛋糕,努力和坚持才是硬道理。别以为过去的荣光能永远保护你,狼真的来了,总会有人提前出局。

日产轩逸夺冠,大众表现稳健,美韩法系销量下滑-有驾

再总结一句:合资轿车榜单,就是一张时代的浮世绘。谁抓住了用户心态,谁能摸清市场脉络,谁就能笑到最后。而那些依赖惯性或满足于过去荣誉的品牌,只能在榜单边缘,悄悄等待下一次风向变天。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