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正式道歉!利润暴跌14%,高管坦承“背刺”车主:早买早吃亏?

今日车坛,一则重磅消息搅动了平静的水面。

吉利汽车,这家国民品牌,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向那些感到权益受损的消费者,献上了真诚的道歉。

这并非简单的公关辞令,而是对近期因产品迭代、价格调整及权益政策不透明,引发用户信任危机的一次系统性回应。

吉利正式道歉!利润暴跌14%,高管坦承“背刺”车主:早买早吃亏?-有驾

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企业对市场反馈的重视,更是汽车智能化时代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日趋复杂的情感连接与信任博弈。

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桂生悦,字字珠玑,直指核心。

他坦承,在汽车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若车企未能提前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未来规划,无异于剥夺了他们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这如同“掩耳盗铃”,终究会引发用户“被背刺”的失落感,甚至怨愤。

这种“不透明”,恰恰是当下智能化竞争白热化时期,品牌方最容易触碰的“雷区”。

迭代的“急流”,用户情感的“暗礁”

我们先来细品一下“产品迭代信息不透明”这回事。

智能化汽车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像是技术浪潮中的一道道巨浪。

此时,车企若将产品的升级计划,如同一件稀世珍宝般紧锁不露,无形中就将那些早期购车的消费者置于了“信息孤岛”。

以年初上市的银河星舰7 EM-i为例,上市短短三个月,官方就祭出了数千元的降价措施。

这对于那些满怀期待,第一时间将爱车开回家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记重击。

如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他们本应是品牌的拥趸,却发现自己成为了“早买早吃亏”的活证。

吉利正式道歉!利润暴跌14%,高管坦承“背刺”车主:早买早吃亏?-有驾

这种“信任的坍塌”,远比简单的价格波动更能动摇品牌根基。

类似的情形,在极氪、银河等品牌的车型更新中也屡见不鲜。

用户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刚刚购入的爱车,转眼间便有了更优越的配置或更优惠的价格。

这种“悄无声息”的更新,让消费者感到自己仿佛被“收割”的“韭菜”,其失落感可想而知。

这种体验,恰似《红楼梦》中黛玉对宝玉的“情深不寿”,过于纯粹的付出,却换来了时间的无情。

权益的“瞬息万变”,触碰用户底线

再者,便是“权益政策的短期突变”。

2025年4月,吉利银河E5推出的“终身免费保养”与“高额保险补贴”政策,无疑是为新车主送上了一份厚礼。

然而,对于那些稍早购车的消费者而言,这份“厚礼”却成了“镜花水月”。

一位车主心声:“购车时,销售人员并未提及未来可能存在的政策调整,甚至有意无意地隐瞒了信息。”结果,他因此“多花了1.2万元”。

这笔钱,或许对某些人而言微不足道,但对于那些倾尽积蓄购车的消费者来说,却是沉甸甸的失落。

如同《离骚》中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双重打击,触碰了用户最基本的底线。

桂生悦对此的承认——“客观上剥夺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吉利正式道歉!利润暴跌14%,高管坦承“背刺”车主:早买早吃亏?-有驾

它不仅是对“用户至上”品牌理念的背离,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严重透支。

痛定思痛,吉利展现“涅槃”决心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吉利此次勇于“刮骨疗毒”的决心。

桂生悦的坦诚,以及“吉利可以讲是有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的表述,都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

为了重塑消费者信心,吉利已着手系统性整改。

8月初,极氪品牌率先公布了下半年全系车型的改款计划,并郑重承诺“未来6个月内无重大升级”。

这种“提前告知”,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是对市场规则的重新定义。

这种“透明化”的做法,如同《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以真诚换取信任。

极氪的这一举措,也赢得了新老用户的广泛赞誉,证明了坦诚沟通的价值。

业绩的“繁花”与利润的“暗流”

纵然面临这些“小插曲”,吉利汽车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1502.8亿元,同比激增27%。

吉利正式道歉!利润暴跌14%,高管坦承“背刺”车主:早买早吃亏?-有驾

这如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展现了吉利强大的市场韧性。

然而,净利润同比下滑14%的数字,却透露出增长背后的“暗流”。

桂生悦的解释,颇具洞察力。

银河品牌的销量增长,虽然扩大了市场份额,却也如“稀释美酒”,拉低了整体的利润率。

同时,高端市场增速的放缓,也让整体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这如同“欲速则不达”,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如何平衡利润,是吉利乃至所有汽车品牌都需深思的课题。

智能化浪潮下的“信任重塑”

最终,这场事件的核心,是智能化时代下的“信任重塑”。

汽车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它承载着我们的生活梦想,是连接我们与世界的“第三空间”。

每一次购车,都是一次情感的托付,是对品牌价值的认同。

吉利的这次道歉,不仅仅是一次危机公关,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警示。

在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做到信息透明,如何公平对待每一位消费者,如何真正践行“用户至上”的理念,将是决定品牌生死存亡的关键。

这如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道路。

未来,消费者会用手中的“选票”,来衡量品牌的诚意与价值。

而吉利,能否借此契机,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长久信赖,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