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2025年上半年预亏最高26亿元,从去年同期的15亿盈利直接坠入深渊。 主力埃安销量同比暴跌22.6%,跌回三年前水平;高端品牌昊铂年销仅1.44万辆彻底哑火;传统4S店卖不动电车,直营渠道建设龟速落后……曾经靠网约车冲上销量巅峰的广汽,如今被“网约车”标签反噬,进退两难。
广汽埃安6月销量19886辆,同比下滑22.6%;上半年累计销量10.87万辆,同比暴跌13.97%。 对比2023年同期巅峰数据,销量几乎腰斩,一夜回到2022年水平。
更惨的是广汽传祺,上半年销量暴跌22.55%,广汽本田下滑25.63%。 只有广汽丰田微增2.58%,但杯水车薪。
主力新能源车型AION Y/S系列为保销量疯狂降价,利润空间被碾得粉碎。 高端品牌昊铂年销仅1.44万辆,不到目标的三成。
埃安销量崩塌的核心原因,是网约车依赖症彻底发作。 2022年巅峰时期,埃安B端销量占比超60%,主力车型AION S网约车版本续航仅310公里、仅配2个气囊,价格压到12万内。 网约车司机追捧,普通家庭却绕道走。
如今网约车市场饱和,交通运输部多次预警需求萎缩。 2024年网约车用户规模从4.53亿降至4.37亿,B端订单断崖下跌。 广汽押注的“网约车基本盘”瞬间塌方。
当蔚来、理想用直营店和商场展厅抢用户时,广汽的销售体系仍被传统4S店锁死。 2024年财报显示,其直营渠道占比不足10%,90%销量依赖燃油车时代的4S网络。
销售员不懂三电技术,展厅里油车占C位,电车被挤在角落。 渠道改革推进缓慢。 广汽计划2025年新增200家直营店,但上半年仅完成不到30家。 反观比亚迪同期新增超400家城市展厅,差距越拉越大。
面对崩盘,广汽紧急启动“战时状态”。 董事会火速通过薪酬改革方案,全员降薪挂钩绩效;总部从CBD搬回番禺工厂旁,试图用“研产供销一体化”止血。 产品线被迫大调整。
下半年将推增程版车型救急,同时把网约车品牌拆分独立运营,试图撕掉标签。 但市场留给广汽的时间不多了:比亚迪海豹06插混已杀到9.98万,深蓝L07续航超1500公里,增程赛道早已挤满对手。
唯一亮色是海外市场。 2024年海外毛利率14.72%,比国内高近5个百分点。 泰国工厂投产,年产能5万辆;巴西市场一口气投放5款车型。 但布局太迟。
截至2024年,广汽海外网点仅490个,而奇瑞超1800家、比亚迪超800家。 埃及工厂要到2026年才量产,眼下只能靠整车出口硬撑。
广汽本田新能源车年销仅4509辆,广汽丰田靠混动苦撑,但纯电车型几乎隐形。 当年“市场换技术”的算盘,30年后只剩代工厂的尴尬。
反观曾被牌照限制的民营车企,比亚迪三电技术全栈自研,华为智驾方案装车超百万台。 广汽的L3级智驾要到2025年底才量产,智能化战场已掉队两年。
2025年车圈价格战惨烈程度远超预期。 特斯拉Model Y降至22万,比亚迪秦L杀入10万内。 广汽主力车型AION Y Plus被迫降价2万,单台利润从8600元压到3100元。 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研发投入成了无底洞。
2024年广汽研发烧掉75亿,但智驾系统装车率不足15%。 同期比亚迪研发投入超200亿,却换来刀片电池、DM5.0混动等利润利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