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

有人说,去看车展就像逛年货市场,热热闹闹的,见谁都能喊一声“老板给打包点”?其实车展可比过年还隆重——一年只来一次,代表的是谁家更会过日子,谁家门口能摆出最新款的汽车大礼包,让你觉得是“科技与狠活”齐飞,油盐酱醋也都能上自动驾驶。尤其每到这种大型展会,总会喊出点口号,什么“领潮而立,向新而行”,听起来仿佛买辆车就能顺便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每个观众都是即将腾飞的“交通领域新贵”。

但口号归口号,饭还得一口一口吃。看似八个字的标语背后,其实都是汽车厂商们趴着地板做俯卧撑的汗水味,说白了就是行业转型的酸辣汤和各路品牌的自信调料搅一锅。先不说什么新能源汽车要拯救地球,单说燃油车要往智能化、网联化靠,听起来就像穿秋裤的少年硬要追赶穿短裙的潮妹——青春已逝,该换赛道了。毕竟过去那一套“手动挡+熬夜喝酒”已经不灵了,连烧油的发动机都快成历史课本上的小字脚注了。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你去展馆溜达一圈,不用看发布会直播,都能闻到空气里哪家最“新”。例如比亚迪展台的U8那个“应急浮水版”——看完以后,有点担心自己是买车还是买船,逢雨季还能免费体验一次诺亚方舟之旅。至于智能驾驶的所谓“天神之眼”,说得比地主家的傻儿子都自信,路况模拟那块儿,这智驾系统都快成考驾照新套路了,开车以后终于能实现“老司机躺平”新梦想。旁边方程豹笔挺地摆着,体验区摇一摇,云辇Z悬挂让你感受一把什么叫做“坐在床上开车出门”,也就差再给来两摞记忆棉枕头了。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不就是图个新鲜吗?这倒也是。现在车展要卷出各种科技感,生怕你觉得“新汽车”离生活太远。你想象一下,本来只是想看看车,结果被一辆带浮水功能的越野车绑架,顺便在展馆体验一把台风夜“当船长”的滋味。然后智能机器人又现身,见人就问“要不要给您解答一下800V快充的应用场景”,听完大家还是忍不住心里OS一句:到底是用电还是发电啊?至于试乘试驾,是个人都忍不住上去给油门踩两脚,毕竟没谁真愿意把未来寄托在广告上,还是得亲身体验,才知道“这车跑得怎么样”“这智驾是智障不”。

别忘了,这一切浮华背后,除了卖车,其实还有个小心思——得帮自主品牌把腰杆挺起来。以前大家总觉得国产车“样子还行,就是差点意思”,如今自主品牌不是光跟后面学猫叫了,开始包场、包馆,一家子全上,都快把进口品牌挤到饮水机边磕瓜子去。你瞅瞅,奇瑞把全部支线都亮出来了,捷途的新越野直接原地首秀,外观够硬核,趴地板能过大沟,喝油还省;比亚迪更狠,五大系列齐上阵,像逛商场抽奖,抽着抽着把中国家用车到能源越野的全系列都涵盖了;长安也不示弱,管你马自达还是深蓝,开个馆全家福,生怕别人看不出来“我现在很强”!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自主品牌的自信打的不是嘴炮,是一款款新车垒出来的。想当年,谁敢在德国车、日系车跟前秀一手?现在轮到咱自己扯着嗓子喊,“哥以前做梦才敢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现在全村都能体验!”那种底气,不靠白话忽悠,是实打实车展上一米一米搬出来的。你别小看这点仪式感,当年“买国产车”还是搭个朋友帮砍价的事,现在排着队都嫌等得不够久。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说起成都这地儿,那真是被汽车行业重点盯梢。整个西部最大的汽车大市,你说合理吗?人多、路广、尾气直冲天灵盖,市场需求压根不用靠人念叨。领导们更懂抓机会:展会期间补贴一撒,恨不得连画马路的都快来买车了,还能抽黄金车牌,现金好礼,买车抽盲盒——你品,这才叫“福利与抽奖齐飞”。楼下还有一站式服务区,买车、办贷款、上牌、搞保险,公务员全套帮到底,拍个身份证就能开走,就差插卡办个会员送面膜了。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有人会说,这不是套路深吗?兄弟,车展要是不热闹,大家都在网上云看车,这产业链还活不活。不信你回头出门问问成都街头开车的有几个不是车展后做的决定——“昨天刚在展馆摸了新车,今儿提车开回家。”市政补贴说到底就是刺激消费,经济要稳,车必须卖得快,不然行业协会晚上集体做噩梦。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说到底,现在车展早就不是“买辆新车”那么单纯。它眼看着成了汽车行业走向的天气预报,你想知道新能源怎么发展,不用等国家层面念报告,转身看比亚迪最新那个闪充能不能把充电桩卷到天上去,三分钟满电,汽车生生干成了电动车界开挂玩家。智能驾驶的理想i8、岚图、极氪这些新车型让你感叹“还好我生在2020年代”,车里甚至有大模型智控,开车像开互联网,随时能AI自动请假:今天车累了,不想上路。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新能源越野也要跟上节奏,看着奇瑞捷途、比亚迪方程豹已经在新能源领域挖出一条大沟,环保指标直线提升,动力还贼大,谁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看谁先卷到马尔代夫潜水。

其实吧,不管舆论怎么呼啦,成都车展上的每个品牌、每台展车,都带着点“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自觉。一边要代言行业新方向,一边还得讨好脚下这帮司空见惯、表情渐渐麻木的用户们。口号喊得再炫,每年车展都跟行业步调捆在一起。能不能混出点新意,除了技术下功夫,运营也得整活儿。不然你会发现,新车越来越智能,用户越来越无感,花式切题都能变成“ppt造车”,到最后大家还不是在服务区门口吃着冒菜聊“你觉得今年哪家车比较实在”?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别看今年八个字主题,里头给车企和老百姓塞满了愿景。书面说“领潮而立,向新而行”,其实就是“别跪着了该站着试试”,咱们的车能不能被世界记住,除了跑得快安全靠谱,还得看你敢不敢拿技术和野心对着整个行业凿一口井。

你要是非得问成都车展带来了什么?这问题其实很滑稽。买车的人想着便宜和代步,造车的人想着升级和卖钱,搞展会的想着热闹和曝光,政府想着流量和政绩,每个人都按着各自心思忙活,最后凑成了一锅看上去炖得很烂、吃起来也还行的热炖。等到闭展那天,谁也不会真记住哪台车长什么样子,谁家智能辅助炫到什么程度,只记得自己在展馆里踩了几脚油门,蹭了几杯咖啡,顺路审视了一把“时代已变”的自己。

如果说以往的车展只是行业的遮羞布,今天它更像是所有人的微博热搜。你得在这里说清楚“我到底有什么新东西”,得让用户拆开各种包装纸之后还能有嘴角微微上扬的惊喜。没人再信古早的宣传册了,都想亲手戳一戳、坐一坐,感受到肌肤接触的科技质感。所以所谓“向新”,有多热闹就有多荒诞,有多进步就有多需要表演,如果你觉得都是形式主义,那大概是你还没明白,这场热闹不是给你一个人安排的,是给整个行业解个闷。

至于最后,车展到底能不能解决行业的所有毛病?真要按黑色幽默的玩法回答,那只能说,成都车展很大,大到你可以刷一上午朋友圈,还不会有人告诉你明年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不论希望有多大,技术有多花哨,哪怕身处“风口”,最重要的技能还是会跪——对着市场、对着用户、对着新技术。毕竟时代会乘风破浪,但99%的车主只是想中午不堵车就回家。年年领潮年年站立,谁也别嘲笑谁,能买得起、开得走、修得起的新车,才是最大赢家。下回再见,估计又是新口号新展馆,大家蹲在门口,数着补贴和花活,调侃自己明年还能不能踩上这辆“不加班的末班车”。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成都车展来了,新能源卷创新,自主品牌集体亮相-有驾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