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干了件特有意思的事儿,把秦PLUS的价格直接干到了6.98万。
讲真,看到这个价格,我愣了三秒,然后第一反应是,王传福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这不是降价,这是直接往所有A级车同行的饭锅里扔了个炮仗,而且是带钉子的那种。
6.98万,买一个带“电”字、能上绿牌、长得还算眉清目秀的轿车。三年前你跟人说这个,人家会以为你喝多了在讲科幻小说。现在,这玩意儿就摆在你面前。
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一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日用品都没给友商放过。
什么叫掀桌子式竞争?
这就是。
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最好的营销不是请客吃饭,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回家吃泡面。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哎呀,这是好事啊,老百姓得实惠了。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你得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世界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让利于民”了,这是一种战争姿态,一种“闪电战”宣言。它宣告着,在新能源这个修罗场里,所谓的体面、所谓的品牌溢价、所谓的温情脉脉,都是狗屁。
唯一的真理就是:刺刀见红。
降价,就是降价。
加大,就是加大。
任何试图用“品牌调性”、“用户关怀”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来解释价格的,都是在耍流氓。
比亚迪现在不装了,摊牌了,我的牌就是多,就是便宜,就是要把你们都按在地上摩擦,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也得傻,连夜开会的主题估计只有一个:坏了菜了,对面那个姓王的颠了。
再看产品本身,更有意思了。
128公里的纯电续航,听起来不长,但这是个典型的“民粹解构”式产品定义。
汽车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们天天在实验室里算风阻、算能耗,搞得跟发射火箭一样精密。但他们忘了,汽车最终是要在地球上跑的,特别是中国的马路上。
而中国马路上最不可控的因素是什么?
是人,是各种不讲道理的路况,是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老头乐。
讲真,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考验,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山东临沂的早高峰。只要大爷躺得快,L4都得当场变废铁。
所以,128公里这个续航,就是精准打击那些“我每天就上下班开开,周末去个超市”的城市用户。三天一充,家里有桩,用车的体感就无限接近于用手机。这套逻辑,比你跟他讲三电系统、讲什么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要有效一万倍。
因为用户听不懂技术,但他听得懂“省钱”、“方便”。这就够了。
然后是那个怀挡。
这玩意儿吧,属于典型的“品牌玄学”下放。以前你看到怀挡,第一反应是奔驰。感觉那是成功人士的从容,是举手投足间的优雅。
现在,6.98万的秦PLUS给你配上了。
这叫什么?这叫“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比亚迪这一招,翻译过来就是:奔驰最值钱的不是三大件,是那个标,是那个怀挡带来的感觉。现在我把这个“感觉”给你了,而且价格不到十分之一。
腾出来的中控台空间放奶茶,这倒是真的。我上次开车,一杯杨枝甘露没地方放,差点洒我一裤子,那叫一个狼狈。你看,有时候决定用户体验的,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一杯奶茶的安放之处。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比亚迪不像个车企,更像个修仙小说里走火入魔的主角。你看我这个比喻,是不是有点典?它疯狂吸取所有对手的功法,管你是名门正派还是邪魔外道,只要有用,拿来吧你。奔驰的怀挡、特斯拉的简约内饰,一把子全部整活。
至于那个“危险加塞提醒”,我个人觉得这功能有点黑色幽默。
你想想那个场景,你开着车,旁边一个大哥油门一踩硬挤进来,你正准备口吐芬芳,车机温柔地提醒你:“后方有车辆危险加塞,请注意。”
这不整个一“赛博功德箱”吗?你被加塞了,系统替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你的怒气值瞬间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撒了。
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哪里是智能驾驶,这明明是智能劝架。
我们再聊聊混动版那个亏电油耗和综合续航。
2.69升的亏电油耗,2028公里的综合续航。
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简直就是给燃油车判了死缓,立即执行。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以前总觉得混动是个过渡方案,不纯粹。但现在我悟了,什么纯粹不纯粹的,钱包纯粹才是真的纯粹。
一公里两毛钱,比坐地铁还便宜。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的人生突然多出了一个“任意门”选项。以前周末想去邻市吃个烧烤,你得算算油费、过路费,合计一下觉得不划算,算了,还是楼下撸串吧。
现在呢?油门一踩就走了。2000公里的续航,意味着你可以从北京一路开到长沙,中途甚至不用进加油站。
这种自由感,是任何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都给不了的。去他妈的智能,便宜就是干!
当然,纯电版510公里的续航,也得辩证地看。
电动车的续航,就像渣男的承诺,听听就好,别太当真。高速打八折是常规操作,冬天再打个骨折也很正常。
它的电池,就像一块巨大的压缩毛巾,标称510公里,那是完全浸透水之后理论上能擦的面积。但你实际用起来,总会发现水干得比想象中快。
所以,别真指望它能让你无焦虑地跨省。但对于城市周边的生活半径,够了。绝对够了。
讲真,这价格卷到最后,会不会逼得大家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有点慌。但转念一想,现在这个市场,谁敢在安全上动歪脑筋,那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这台6.98万起的秦PLUS,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它不是一台简单的代步车。
它是一封战书,是一把捅向所有合资A级车的匕首。
它在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一个时代结束了。
那个靠着品牌、靠着历史、靠着“德味儿”或者“日系品质”就能舒舒服服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所有人都得下场肉搏,用价格、用配置、用续航,真刀真枪地干。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但这台车的出现,会让你的邻居,那个开着十几万合资油车的哥们儿,在停车场看到你时,眼神里充满复杂的情绪。
他会觉得你既会过日子,又不是个傻子。
这就够了,不是吗?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