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锋会不会继续兼任原来的职务?东风日产中方新一把手到底花落谁家,这几个月来,业内、媒体、车圈大佬,还有暗戳戳关注的老车迷们都快问出灵魂了,嗓子都喊冒烟了,这还没答案,不免让人有点小焦虑——东风日产这张“人事剧本”,到底啥时候才能翻开下一页?
这事还真不是新鲜事儿。按说,央企干部上升到集团高管之后,原岗应该放手,大家都还记得那些“惯例”。张祖同、陈昊——之前一水儿的东风大佬们,升上东风集团副总这顶帽子之后,原职压根没再搭理,直接交棒给新人,顺路开启新一轮“王者游戏”。
这次轮到周锋了,原本大家都以为剧本已经写好,他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结果呢,有消息传出——他会暂时兼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直到年底。这“缓冲期”一设,可谓把水再搅得浑一点,媒体各种解读,吃瓜群众各种猜测,业内都快掀桌子了。
想想也是,东风日产在整个东风汽车版图里可是最大的一块拼图,任命人选,没有三思而后行,谁都不敢拍板。其实这“兼任缓冲”,本质上也是管理层的高度肯定,一种认可、一种留白,给战略转型腾出时间。
更逗的是,没等这事儿落地,马磊就被推上热门候选的位置。有媒体左一句“马磊很有可能”,右一句“惯例如此”,分析得头头是道。
马磊这哥们也是东风日产的老兵,干了整整16年,从基层一路爬上来,这履历,无可挑剔。刚晋升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家自然而然就把这个“副总裁身份”和东风日产帅印对号入座。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
耐心一点,扒一扒东风的岗位分工就知道。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东风日产总经理这两个位子,都是由日产派人坐镇,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跟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这把椅子,则归东风委派,才是真正的“中方掌门”。
所以啊——马磊虽然拿到了副总裁的位子,可实际上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进出口和国际业务,主攻新成立的合资进出口公司。有小道消息提前放风,说马磊会为新公司“布局”,而且数据一摆,东风进出口业务这几年突飞猛进,业绩杠杠的,大概率新合资公司是他的亲儿子,继续冲业绩。
这么看,马磊暂时跟东风日产乘用车的“掌门人之争”还隔着一道门。这门也不是铁板一块,谁知道后头风向会不会突然变?
对比下历任“中方一把手”,无一例外,都是合资公司管理经验爆棚的复合型人才,懂市场、懂业务,转型智能化、电动化也是心里有数。马磊这几年在整车企业的操盘历程也不是盖的,干过东风启辰汽车公司总经理,把小众品牌搞成销量爆款,不是只会进出口那两下子。
但现实摆在眼前,东风日产要的“中方帅印”目前还没定音。
另一边还有高政浩,公开资料查查,这哥们也是个狠角色。1998年从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估计也快年近半百,正该上升期。大学毕业就扎进汽车圈,一路干上了京安云豹发动机生产技术副科长。公司重组后,不离不弃地加入广州风神,正赶上东风日产日渐壮大,“顺理成章”地成了东风日产系里头的人。
接下来,高政浩职位换得那叫一个花样百出。发动机、制造、管理、外借总部、战略规划部、英菲尼迪子公司,各种斜杠。曾主管营销、生产、技术、战略项目,东风启辰、易捷特都搞过,他回炉东风后还操盘英菲尼迪的“一把手”职位。
说到这儿,大家发现了没?东风日产历任中方一把手,很多都是从分管营销、销售的副总经理岗位“空降”上来的。这个窍门不少人忽略了。
大家都知道,合资车企技术体系高度外方化,管理流程都按部就班,重大革新搞起来不动声色。但营销领域,真刀实枪拼能力,能让企业搞出圈的,往往来自销售副总经理岗位。陈昊、潘建新,就是典型例子,都从销售口爬上了企业顶端。
高政浩本身在营销端经验也很充沛,他的资历、年龄跟马磊差个三四岁,实际在东风集团的干部队伍里,还算是“少年猛虎”。
不能不说,眼下东风日产“帅印之争”,剧情堪比中日韩车企混战大戏,谁能最终爬上中方一把手的位置——目前真没定论。马磊从进出口转战合资主业的可能性,不是完全没有,但调性看,目前还隔着一道坎;高政浩资历、履历、部门跨度、营销操盘力,又是板上钉钉的热门黑马。
圈内总有声音,“乾坤未定,谁都有机会”。但真等东风集团拍板,谁会是最后笑的人——那可不是猜一猜就能猜出来的。
现在公司内部外部都在等这半年的“战略缓冲”,一个是集团对周锋能力的高度肯定——既能帮公司平稳过渡,还能给后面的新人适应、布局留出时间。周锋也是典型的“放心管家”,技术、管理、与日产方配合都做得稳稳当当,是集团的定心丸。
但大家都清楚,如今国内汽车行业变革如飞,智能化、电动化卷得天昏地暗,合资公司高管一旦出现人事更替,背后其实不止是简单岗位调换,往往牵涉着企业下阶段战略转型、合资伙伴之间的博弈,以及市场、政策、消费者的多方抉择。
东风日产的下一任中方一把手,既要有协调外方管理资源的手腕,还要有自家业务爆发的魄力,行业风向预判、市场背负压力都要扛得住。在这一点上,马磊和高政浩各有千秋,但或许谁也没法一锤定音。
其它潜在的候选人有可能存在吗?这个嘛,公开资料能查到的,基本就这两位呼声最大,剩下的各种说法,多半是吃瓜群众的梦话。
等到年底,公司就得定音了。这期间集团还会做大轮盘式考察、竞聘、内推,甚至内部调动——谁能笑到最后,可能得等高层拍板,哪怕局外人再沸腾,各种“内幕消息”还是得靠主事人一句话。
归根结底,东风日产新一把手这话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是人事惯例与业务需求、个人资历和企业战略四条线交织成麻,一会儿盘出马磊的进出口长板,一会儿又落到高政浩的营销操盘经验,更有人把两位年龄、履历、集团打分都扒得一清二楚,争得头破血流。
当下“兼任”状态只是临时方案,是集团和东风日产在这个风口浪尖下,权宜之计,既是对周锋的肯定,也是一种稳健的“缓冲带”。但任命的谜底不揭开,行业猜测一天不会停歇。
到底谁能成为东风日产接下来几年的战略“掌门人”?谁能在合资改革、电动化浪潮里挥斥方遒?这个悬念留给时间,留给年底那次定音时刻。
大家怎么看?你更看好哪位候选人?如果让你来选,会在能力、资历还是营销/进出口背景上下注?来评论区一起支招吧!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