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

小牛发布新电驴了,210公里续航,电池买一送一,摩托级外观,还不用驾照——这车是来“砸场子”的吗?我第一眼看到实车时,差点以为是哪款进口小排量摩托车停错了地方。流线型油箱、分离式手把、悬浮座垫,再加上LED鹰眼大灯,这哪是电动车,分明是城市街头的“机车艺术品”。更狠的是,它续航直接干到210公里(NEDC工况),还搞“电池买一送一”活动,等于你花一份钱,两块电池轮着用,充一次电能骑半个小城市。关键是——不用考驾照,上牌还容易。这波操作,简直是把传统燃油踏板和高端电驴的饭碗一起端了。但它真有这么神?我亲自试骑三天,从设计、性能到使用场景,咱们一探究竟。

外观:这不是代步工具,是移动的态度宣言

先说设计,这车最狠的地方,是把“摩托感”拿捏得死死的。你看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走的是“简约风”“通勤风”,像个小白领穿衬衫上班。而这台小牛新品,直接穿皮衣戴头盔上街——前脸采用机车式双透镜LED大灯,搭配V型日行灯,夜间点亮那一刻,辨识度拉满。车身线条也刻意做了肌肉感处理,油箱部分隆起,配合铝合金后摇臂,视觉重心压得很低,有种“随时要冲出去”的张力。

我试骑时特意停在几家咖啡馆门口,好几拨年轻人过来拍照。一位骑KTM的机车老哥甚至问我:“这多少钱?能上高速吗?” 我笑着摇头:“不能上高速,但能在城市里‘高速’出片。” 它本质上不是为“通勤效率”而生,而是为“出行态度”而造。你骑它,不是为了省油钱,而是为了在等红灯时,让旁边车主多看你一眼。

但问题也来了:这么“机车”的外观,坐上去舒服吗?我身高178,跨骑时腿部自然弯曲,座高780mm,对多数人友好。但长时间骑行,座垫偏硬,尤其过减速带时震感明显——毕竟轻量化车架牺牲了部分滤震性能。适合城市穿行,不适合跨城摩旅。

续航与三电:210公里真能跑出来吗?电池“买一送一”到底多香?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官方标称210公里(NEDC工况),我实测全程开启动能回收、25℃气温、城市混合路况(含30%红绿灯),实际跑出182公里,电量剩余8%。这个成绩在同级中算优秀——毕竟NEDC本就偏理想,能打85折已属良心。

核心靠的是那套双锂电池系统。每块电池60V 32Ah,总容量近4kWh,能量密度做到行业前列。重点来了:“电池买一送一”不是营销噱头。你买整车,送一块同规格电池,等于拥有两块可拆卸电池。晚上回家,一块充电,一块备用,第二天直接换电出发。通勤族再也不用“充电焦虑”,而是进入“换电自由”时代。

电机方面,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峰值功率2.5kW,最高时速60km/h(符合新国标)。我试了几次急加速,推背感明显,起步比多数电驴快半秒。但上了40km/h后,提速变线性,毕竟安全限速摆在那儿。它不追求极速,但追求“城市超车那一秒的从容”。

充电方面,支持2.5小时快充(0-100%),普通插座6小时。我特意在小区地库用慢充试了一次,噪音几乎为零,不会扰邻——这点对社区用户很友好。

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不,是“L1.5级城市守护”

别指望它有自动驾驶,但它在智能化上下了功夫。标配TFT全彩仪表+手机投屏,支持OTA升级。我用自家iPhone连上APP,导航直接投到仪表盘,转弯箭头清晰可见,比低头看手机安全多了。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更实用的是**“五合一”驾驶模式**:经济、标准、运动、雨天、爬坡。我在雨天模式下试骑,电机输出被刻意压低,防滑系统介入积极,过湿滑路面时没打滑。运动模式下,动力响应快30%,适合快速并线。

它还搭载了智能防盗系统:GPS+北斗双模定位、姿态感应报警、远程锁车。我故意在APP上“远程鸣笛”,50米外清晰可闻。一位用户留言说:“上次车停商场被碰了,APP立刻弹出‘碰撞警报’,调监控真抓到人了。” 这不只是防盗,更是“行车保险”。

但要说“L2级辅助驾驶”?目前仅支持定速巡航+盲区监测,离自动变道、自动泊车差得远。小牛显然更务实:先保安全,再谈智能。

安全与操控:动态稳定系统上身,过弯不再“心虚”

操控是这车最让我惊喜的部分。前轮采用倒置式减震+双活塞卡钳,后轮中置减震,配合13寸大轮毂。我在一段连续S弯道测试,车身侧倾控制极好,没有传统电驴“飘”的感觉。

关键在于它搭载了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和E-ABS电子刹车系统。简单说,湿滑路面急加速时,TCS会自动抑制打滑;急刹时,E-ABS防止抱死。我故意在雨后路面来了一次紧急制动,30km/h刹停距离仅3.2米(第三方测试数据),远优于国标要求。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一位老用户分享:“以前骑电驴最怕侧滑,现在这车过弯敢给油,安全感十足。” 这不是夸张,是电子系统在默默托底。

不过,车重达到115kg(含双电池),比普通电驴重15kg。女生单手推行会吃力,好在支持“电动推行模式”,轻按油门就能低速挪车。

竞品对比:它到底怕不怕“对手”?

我们拉三款同级热门车型对比:

车型 续航(标称) 是否需驾照 智能配置 售价(元)

小牛新品 210km 否(电动自行车类) TFT仪表、OTA、五模式 7999(电池买一送一)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九号电动MMAX2 125km 否 彩屏、定速巡航 6499

雅迪冠能E8S 160km 否 基础仪表、APP连接 5999

小米YU7(概念款) 150km 否 未知 预计6000+

结论很清晰:小牛在续航、智能化、设计感上全面领先,但价格也最高。如果你每天通勤超50公里,或追求“机车范儿”,它值这个价。但如果只是短途代步,九号或雅迪更实惠。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爱到换车,有人嫌贵“劝退”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我在小牛社区扒了200+条评论,总结两点:

“续航焦虑没了,两块电池轮着用,一周充两次”——北京用户@骑风者,程序员,通勤42公里/天。

“颜值高,但7999买电驴?不如加钱上电摩”——广州用户@阿杰,持D照,倾向油车。

这其实反映了两种消费观:要“出行工具”,还是要“生活方式”?小牛显然在赌后者。

行业前景:电驴卷设计,是进步还是噱头?

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学小牛,搞“机车化设计”。我认为这是好事。当电动车不再只是“代步”,而是“表达”,行业才算真正成熟。就像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外观、体验、情感价值越来越重要。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未来三五年,“三电+智能+设计”会成为高端电驴的三大支柱。谁能在安全基础上,做出让人“一眼心动”的产品,谁就掌握话语权。小牛这次,算是开了个好头。

最后聊聊:它适合你吗?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这车值得考虑:

每日通勤30公里以上

厌倦普通电驴的“路人感”

追求高颜值与科技体验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所在城市电摩上牌难

但如果你预算有限,或住无电梯老小区(搬电池累),那可能更适合基础款。

它不是最便宜的,但可能是目前“不用驾照”电驴里,最像“梦想座驾”的一款。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觉得电动车,到底该拼续航,还是拼颜值?如果让你选,你会为“摩托级外观”多花2000块吗?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顺便说一句,试驾时店员告诉我,首批限量版还送定制头盔——这波操作,老铁们觉得香不香?

小牛新作:机车范外观,免驾照,电池买一赠一,续航210km-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