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最近的操作,属于是“不装了,摊牌了”。
当所有人都还在讨论2025年车市怎么卷的时候,比亚迪直接把日历翻到了2026年,对着最新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开始疯狂表演。什么海狮06、秦plus、海豹05,这些入门级的插混车,一夜之间,纯电续航齐刷刷从55公里这个将将够用的尴尬数字,一步飞升到了120公里以上。
价格呢?价格不变,7.98万还是7.98万。
这一手操作,属于雷电法王杨永信看了都得递根华子,问问啥叫真正的电击疗法。你以为这是产品升级?是技术迭代?是用户关怀?
别闹了,这不叫升级,这叫对着政策文件抄作业,而且是那种把答案直接纹在脸上的抄法。
最新的政策说了,2026年开始,你想拿购置税减半,纯电续航必须超过100公里。这道题的题眼就这一个,简单粗暴。你看,大部分车企的正常思路是什么?是开会,是研究,是论证,是怎么在提升续航的同时,优雅地把成本加上去,再用一套“全新黑科技”、“用户价值跃迁”的话术包装一下,最后价格上涨三五千,美其名曰“加量又加价,产品力飞升”。
这套流程,体面,且符合商业逻辑。
但比亚迪的脑回路显然不在这条线上。它的思维模型堪称车圈的道诡异仙,突出一个神功大成,走火入魔。当友商们还在琢磨怎么把蛋糕做得更精致,好卖个高价的时候,比亚迪的选择是直接往蛋糕里掺沙子,然后把整个蛋糕连同桌子一起掀了。
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以它的答案是什么?是把续航给你干到128公里,超额完成任务,然后价格一分不涨。电池容量从7.68度电给你翻倍到15.87度电,成本至少加几千块,但最终售价就是雷打不动的7.98万。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都没得吃。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局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一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友商剩下。
当然,你可能会问,王传福是开善堂的吗?电池成本是天上掉下来的?
诶,问到点子上了。这世界上没有魔法,只有等价交换。为了维持这个价格不变的“神迹”,某些东西必然被献祭了。就像一个疯狂的炼金术士,为了炼出贤者之石,他总得扔点什么东西到炉子里去。
比亚迪扔了什么?一些你第一眼看不见,或者说,目标用户根本不在乎的东西。
新款的方向盘气囊盖,那个亮面的装饰没了,变成了朴实无华的塑料。省几块钱?不知道,但肯定省了。
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那个冬天能让发动机快点热起来的“高科技”玩意儿,取消了。对于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电的插混车来说,这东西重要吗?好像也不是很重要。
轮胎,从赛轮换成了更加入门的万力。对于一个只在乎“我这车百公里几个油”的用户来说,轮胎的抓地力极限和胎噪表现,有意义吗?可能还没有送的脚垫来得实在。
你看,这就是“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比亚迪把它的目标用户研究得透透的。它非常清楚,买7.98万秦PLUS的人,核心需求是什么?是省钱。是每天通勤40公里不用油。是偶尔回老家不用担心续航。是车头那两个闪闪发光的字母。至于操控、质感、品牌调性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吃饱了撑的人才琢磨的。
所以,这是一次极其精准的、外科手术刀式的“减配”。它减掉的,是品牌溢价的脂肪;保留的,是直击痛点的骨骼。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比亚迪就像修仙小说里那种嗑药流主角,境界升得飞快,但根基贼不稳,全靠丹药顶着。诶,我这个比喻是不是有点老套了?管他呢。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动过心思买插混的中年人,对此感触颇深。当年我看车的时候,市面上大部分入门插混都是55公里续航。我当时就算了一笔账,标称55,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再算上电池衰减,实际能跑个40公里就谢天谢地了。我家到公司来回30公里,这就意味着我得一天一充。
我靠,这简直就是欺负老实人!我买插混是为了省心省钱,不是为了给自己再找个爹,天天伺候它充电。说起来,我楼下那辆秦PLUS,车主天天拿个拖线板从五楼飞线充电,那个橙色的线在风中摇曳,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凄美。
所以,100公里以上的续航,才是插混车型真正的“人权线”。它意味着你可以三天一充,甚至一周一充,这才能让你真正忘掉充电这件事,把它当成一个“电”车来用。从这个角度看,比亚迪把120公里续航干到8万以内,确实是功德一件。
但另一面呢?那些刚刚提了55公里版本的老车主呢?他们是什么感受?
可能是麻木了。
在比亚迪这里,“背刺”已经不是新闻,而是日常。是一种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你永远不知道明天睡醒,你的车会不会就降价了,或者直接被一个“加量不加价”的新款给原地枪毙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就像一个渣男,你知道他坏,但你就是喜欢他给你带来的那种不计后果的刺激感。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比亚迪这波操作,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是为了用户体验吗?
是,也不是。
它客观上确实提升了入门级新能源车的使用体验,把续航焦虑这个最大的“压缩毛巾”给泡开了。
但它的核心动机,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恐惧和贪婪。在当下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它不是要活得更好,它是要别人先死。它要把价格和配置的护城河挖得深不见底,深到所有合资品牌、所有新势力,看到这个价位都得绕着走,连进攻的欲望都提不起来。
这已经不是为了抢补贴了,这是为了吃上政策的“低保”,然后用这个低保作为弹药,去轰炸别人的基本盘。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100公里续航真的重要吗?重要。但对真正的迪粉来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车头那两个字,重要的是王传福还在发疯,重要的是隔壁的合资车今天又降价了没。这是一种信仰,你懂吗?一种“看你死,比我活得好更重要”的黑暗信仰。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