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

燃油车市场里,轩逸的身影还挺硬核的。别看新能源风头正劲,月销冠军它偶尔还是能拿下的。上周朋友发了条消息,顺带问我,你觉得这新款轩逸到底怎么样?美版和国内版本差别大不大?这让我脑子里一转,算是抓着个话题,聊聊吧。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美版全新轩逸刚亮相,外观给人的第一感觉挺运动。黑化车顶、格栅,连前后保险杠和窗框都跟着黑了,像极了街头风的潮牌外套。18英寸双色轮圈和尾翼,浓浓的年轻派对气息。国产版大概率会保持这套运动元素,但内部要啥有啥的配置,预算有限肯定会打折扣。听维修师傅说,国内版本的1.6L动力版还是主打稳,说到底就是省油好养活,动力不强也没必要,难怪售后得劲。

顺带提一下尺寸,国产版本长4656mm,宽1825mm,高1448mm,轴距2712mm,这比美版轴距还稍微加长了点。我没细想过,这会不会是为了国内用户后排乘坐感受特别定制的?毕竟一线城市塞车,不舒适哪成?这也是研发上常见的本地化适配,就像做衣服要根据当地人身材改裁剪一样。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说到配置,这次内饰升级挺亮眼——双12.3英寸联屏 ,技术感扑面而来,还支持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给销售同事打电话,他当场感叹:按键没省,实操感更好,尤其对于不爱玩触屏的中年人。这让我想到,科技配置再多,不贴合用户惯也是白搭。实体按键还是必须保留的,便捷省事。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早期试驾的那个轩逸,方向盘、空调出风口设计相当平凡,原厂好像还懒得升级过。这次美版的美式设计风,多少带点豪华感。这种设计转变倒像是给车内气氛来了一次小整容,图个心理安慰,坐着舒服点儿。不过国内版会不会全照搬还不好说。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动力上,美版2.0L发动机输出151马力,扭矩198牛·米。国产版继续1.6L自吸,差距明显。这里不免让我疑惑,为什么国产版不给力一点呢?是供应链限制,还是市场需求设定?我猜主要还是燃油经济性这杆秤在起作用。毕竟国内买车,最看重油耗和日常养车成本,有多少人会因为多10马力去加价几万?不多吧。(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跟一位线下渠道销售聊过,他说:美版配置给力没错,但国内1.6L版本能卖冠军,说明用户还是喜欢性价比。我感受挺深刻,产品摆出来有多炫,卖得好不一定得靠马力多。也许咱们思考问题还得挨着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自我更正一下,前面讲的动力差距大也太绝对了点。2.0L对日常代步来说,提升没那么明显,但长跑加速和应急超车时的灵活性,差别还是有的。这不禁让我想到,或许国产版主要面对的是不爱激烈驾驶的家用群体,毕竟城市里堵车,动力能喘口气就不错。

提一笔供货链上的小烦恼,这运动版用的黑化材料件,耐久性和环保性得重新验证。类似的东西常见色差老化快,就像衣服洗几次就退色,这对厂家来说真是麻烦活。研发团队也常常被这些活儿缠住,明明技术上能做,成本和耐用的磨合太费劲。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同价位对比下,轩逸和朗逸差异挺明显。朗逸的1.4T涡轮发动机在动力响应上更迅速,高速超车更有底气,但油耗表现一般,百公里7-8升这个级别体感样本不多。轩逸那个1.6L压着油耗跑,六七升是常事,家用足够。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我觉得,研发和供应链的博弈有点像做饭。选食材(零部件)得考虑新鲜度和价格,厨师(工程师)想保证味道(产品质量),还得对得住厨房预算。要是某样调料(改件)太贵或者容易出问题,那就得压缩别的菜品。这个食材搭配,其实影响了配置和动力选择。

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国产轩逸还会不会在未来引入更高排量或者混动版本?供应链是否撑得住?毕竟新能源给传统动力插了乱针,但用户惯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吧。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聊到贝斯手换弦,我想到个临场小计算。假设首保加油按7元一升,油耗6.5L/百公里,行驶10万公里,油费大概是4.55万元左右。换成1.6L和2.0L版本差不多差了0.5L油耗,多花大约3500元油费。买车时多花几万元买大排量,回头看油费算算真得划算吗?我自己心里没数,你想?

发现我还漏提了座椅加热这个挺贴心的配置,美版全系带,国内版则只在高配车型勉强有。这差距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国产车占用户的内心舒适等级还没高到愿意为这个买单?这一点我还有点好奇。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算了,先按个暂停,把天天好车新闻听一半吧。最近换了个朋友的车钥匙,摸着那带点凉意的金属感,才意识到真正的关注点不光是参数或配置,还有开车时那一瞬的手感和安心。这东西,光靠数据很难描述清楚。

你呢?对轩逸的升级,有没有什么想法?你觉得现在的家用车,应该在哪方面大胆下功夫?或者说,好车的手感到底应该怎么定义?这话题先放那儿,等你来聊。

全新日产轩逸美版实车正式亮相,外观运动感十足、配置丰富豪华,国内版却仍将以1.6L动力成为最低配选择-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