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安装行车记录仪竟被扣分?车主懵了,交警无奈重申正确方式

最近,一个关于“自己装行车记录仪被交警扣分罚款”的话题在车主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觉得挺纳闷的。

自己买个东西装自己车上,怎么就违法了呢?

难不成这都得让4S店赚一笔安装费才行?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疑问都冒了出来。

其实,这件事大家可能都理解偏了。

交警处罚的,从来都不是“自己动手安装”这个行为,而是安装之后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这里面的门道,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个明白。

首先,咱们得把最核心的那个误会解开。

交通法规里头,确实没有哪条规定说车主不能自己安装行车记录仪。

真正让交警亮出罚单的,是你安装的位置不正确,具体来说,就是妨碍了驾驶员的安全视线。

咱们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里写得清清楚楚,驾驶机动车的时候,驾驶室前后窗范围内是不能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的。

这条规定可不是为了找茬,而是用无数事故教训换来的金科玉律。

您可以这么想,开车时,前挡风玻璃就是您的眼睛,是您观察外界路况的唯一窗口。

这个窗口必须是完整、清晰、没有任何遮挡的。

可有些人图方便,或者觉得某个位置拍得“正”,就把行车记录仪直接吸在挡风玻璃的正中间。

这么一来,设备本身就会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盲区。

在市区里低速行驶可能感觉不明显,可一旦上了快速路或者高速,车速快了,这个小小的盲区就可能挡住突然并线的车辆、横穿马路的行人或者是路边的障碍物。

等您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反应了。

所以,交警在路上看到有东西明显挡在驾驶员视线前方,进行处罚和教育,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是在帮您消除一个潜在的致命风险。

解决了法律层面的疑问,我们再来看看技术操作层面。

这才是真正的大头,也是大多数人自己动手时最容易踩的“雷区”。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把记录仪粘上去,再把线塞进缝里,最后插上电嘛,看几个视频教程,十分钟就能搞定。

可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可能给您的爱车埋下严重的“定时炸弹”,省下的一两百块安装费,很可能要用几千甚至上万的维修费来买单。

第一个大雷区,就是安装位置的选择。

前面说了不能挡视线,但光这样还不够。

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致命危险,是安全气囊。

您知道紧急情况下安全气囊弹出的速度有多快吗?

时速能达到300公里以上,那股冲击力足以瞬间击碎西瓜。

而很多车型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它的爆破范围是会覆盖到前挡风玻璃上半部分区域的。

如果您把行车记录仪安装得太高,紧贴着车顶,觉得这样美观又隐蔽,那您就等于在气囊的爆破路径上放了一颗“炮弹”。

一旦发生碰撞,气囊引爆,这个记录仪就会被巨大的力量以极高的速度弹射向车内的乘客。

本来是救命的气囊,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安装失误,变成了造成二次伤害的凶器。

所以,最科学、最安全的位置,是在车内后视镜的右后方,也就是副驾驶那一侧。

这个位置既能被后视镜本身挡住,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又能保证镜头居中,拍到完整的画面,同时还避开了主副驾驶正面气囊的爆破区域,并且大部分还在前雨刮的工作范围内,下雨天也能拍清楚。

第二个雷区,是走线。

网上那些教程最喜欢教的就是“大力出奇迹”,让你用手或者螺丝刀硬生生把A柱的内饰板撬开一条缝,然后把线塞进去。

这个操作简直是在“玩火”。

现在的汽车,A柱里面可不是空的,很多都藏着侧安全气帘。

这个气帘平时是卷起来的,但上面布满了精密的传感器和引爆装置。

您这一下蛮力下去,轻则把内饰板的卡扣掰断,车开起来一路异响;重则可能直接损伤到气囊的传感器,导致仪表盘上亮起气囊故障灯,去修理厂消除这个故障码,几百块钱就没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您的电线不巧缠绕在了气帘的折叠部分,一旦发生侧面碰撞,气帘可能因为被束缚而无法正常展开,或者展开角度不对,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这可就是拿生命在开玩笑了。

专业的师傅在拆A柱时,会使用专门的塑料撬棒,并且清楚地知道哪款车的哪个位置有气囊,会小心翼翼地将线束绕过气囊模块,而不是从它上面或者中间穿过。

第三个,也是技术含量最高、风险最大的雷区,是接电。

最简单的办法是从点烟器取电,虽然会拖着一根线不太美观,但这是最安全的方法,最多就是烧掉一个保险丝,换一个也就几块钱。

但很多人为了美观,或者为了实现停车监控功能(需要车辆熄火后持续供电),会选择从保险盒里接电。

这一下,难度和风险就呈几何级数上升了。

您需要找到ACC电源(钥匙拧到通电档才有电)、常电(熄火后也一直有电)和地线。

问题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汽车,保险盒的布局和定义千差万别,网上的教程根本不可能覆盖所有车型。

您要是拿着一张A车的图纸去接B车的线,就很容易接错。

接错了线,后果可就严重了。

轻则导致车辆某些功能失灵,比如车身稳定系统、音响系统报错;重则可能因为电流或电压不对,直接烧毁车辆的核心控制单元,比如车身控制模块(BCM)或者发动机电脑(ECU)。

这些核心部件的更换费用,动辄就是几千上万,而且还不是换上去就完事,往往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在线编程和匹配,非常麻烦。

特别是现在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像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它们的电气化程度非常高,整车电路通过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CAN总线)连接,对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您私自接入一个未经认证的用电设备,很可能干扰到整个网络的通信,导致各种莫名其妙的故障,甚至让车辆无法启动。

所以说到底,安装行车记录仪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涉及车辆安全、机械结构和电子电路的专业活。

我们安装它的初衷是为了记录真相、保障安全,可如果因为安装过程中的疏忽大意,反而给自己的安全埋下了更大的隐患,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对于绝大多数车主来说,花上一两百块钱,找一家靠谱的专业店,让师傅用专业的工具和经验来完成安装,买到的不仅仅是省心和美观,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

这笔钱,花得绝对值。

私自安装行车记录仪竟被扣分?车主懵了,交警无奈重申正确方式-有驾
私自安装行车记录仪竟被扣分?车主懵了,交警无奈重申正确方式-有驾
私自安装行车记录仪竟被扣分?车主懵了,交警无奈重申正确方式-有驾
私自安装行车记录仪竟被扣分?车主懵了,交警无奈重申正确方式-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