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一款车挺火,在欧洲那边简直被夸上了天,叫全新日产e-POWER逍客。
据说这车特别省油,一箱油能跑一千二百公里,让那些饱受高油价折磨的欧洲人看到了曙光。
可有意思的是,这么一台在国外被当成宝的车,要是真拿到咱们中国市场来卖,估计会是另一番光景,甚至可能根本没人买账。
这事儿就挺值得咱们聊聊的,同一款车,为什么在不同地方的待遇会差这么多?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不同市场环境和消费观念的巨大差异。
咱们先看看这台逍客到底有什么能耐,能把欧洲人给迷住。
欧洲现在的情况是,油价特别贵,换算成人民币都八块多一升了,开燃油车出门,每踩一脚油门都感觉钱包在缩水。
那换纯电动车行不行呢?
也不太行,他们的充电桩建设跟不上,又少又贵,开电车出个远门,规划充电就得费半天劲,生怕在路上没电了,那种“里程焦虑”比咱们这儿严重多了。
就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时候,日产推出了e-POWER版的逍客。
这个e-POWER技术,说白了就是一种很聪明的混动方式。
车里有一台1.5T的三缸发动机,但它的工作很单纯,不负责直接开车,而是专门用来发电的,就像一个随车携带的“高效发电机”。
真正驱动车轮往前跑的,是电动机。
所以,你开起来的感觉,跟开一台纯电动车几乎一模一样,非常安静、平顺,提速也快。
加油站加油,得到的却是电车的驾驶体验,还没有里程焦虑,这一下就解决了欧洲车主最大的痛点。
它到底有多省油呢?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百公里油耗4.5升,续航能达到1200公里。
这数字当然是理想状态下的,实际开起来,开个空调、坐满人,肯定会打点折扣,但就算打个八折,跑个将近一千公里也是实打实的。
能做到这么省油,是因为那台发动机总是在自己最舒服、效率最高的转速区间工作,专门负责发电,避免了传统燃油车在市区走走停停时那种最费油的状态。
日产宣称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2%,这个数据在汽油机里算是顶尖水平了,意味着每一滴油的能量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再加上这车保养周期很长,提到两万公里一次,比很多电车都省心。
所以,对于欧洲用户来说,这台车既解决了油价高的烦恼,又没有充电难的困扰,驾驶体验还好,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完美座驾。
所以它在欧洲受欢迎,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车这么好,为什么说它到了中国市场就行不通了呢?
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主要有两座大山挡在它面前:发动机和价格。
第一座大山,就是那台1.5T的三缸发动机。
在中国,“三缸机”这三个字,几乎就是个魔咒。
不管厂家怎么宣传自己的技术有多先进,抖动控制得有多好,但在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观念里,三缸就是廉价、抖动、不可靠的代名词。
这种印象是多年来市场经验积累下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即便e-POWER系统里的发动机只是个“发电机”,不直接驱动车辆,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掉三缸机在低速行驶时的抖动问题,但只要“三缸”这个标签贴在上面,很多人在选车时就会下意识地把它排除掉。
这是个绕不开的坎,是市场认知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第二座,也是更关键的一座大山,是价格和价值的对比。
这台e-POWER逍客在欧洲的定价奔着3万欧元去了,折合成人民币大概要二十一二万。
而现在国内在售的普通版逍客,起步价才14万左右。
让消费者多花七八万,去买一个换了混动系统、但本质上还是逍客的车,大家心里肯定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这多出来的钱,值不值得?
这个时候,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就该登场了。
用二十多万的预算,在中国能买到什么样的车?
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我们的国产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就拿比亚迪的DM-i车型来说,比如宋PLUS DM-i,同样主打超低油耗和超长续航,满油满电跑一千多公里也是轻轻松松,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也和e-POWER逍客不相上下。
但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比亚迪DM-i是插电式混动,它有一个更大的电池包,可以支持上百公里的纯电行驶,平时上下班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用车成本更低。
更要命的一点是,插电混动车在国内是可以上绿色牌照的。
这意味着什么?
在一线限牌城市,一张绿牌就解决了购车资格这个天大的难题,而且还不受限行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能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而日产的e-POWER属于油电混动,按照国内的政策,它只能上蓝色牌照,和普通燃油车一样需要摇号、受限行,也无法免税。
这么一对比,高下立判。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花同样的钱,一边是能充电能加油、能上绿牌、享受政策红利的国产插混车;另一边是不能充电、只能上蓝牌、还背着“三缸”名声的日系油混车。
这道选择题,答案几乎是确定的。
所以,日产e-POWER逍客在欧洲的成功和在中国的尴尬,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产品,只有适不适合特定市场的产品。
欧洲的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从燃油向纯电缓慢过渡的阶段,充电设施不完善,所以e-POWER这种不依赖充电桩的节油技术就成了最佳方案。
而中国市场,在强大的政策推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已经大步跨过了油电混动的阶段,直接进入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高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的消费者,已经被功能强大、配置丰富、性价比极高的国产新能源车培养出了新的消费习惯。
在这种环境下,日产e-POWER的技术路线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了。
它既没有纯电车那么彻底的零排放和智能化体验,又不像国产插混车那样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因此,日产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这台在海外备受追捧的逍客,大概率是不会原封不动地引进到国内市场来正面硬碰硬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