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点评中国车市新变革:大象转身,草蛇灰线,谁在风口?】
请允许我开宗明义——2024年,汽车圈正上演一场比“速度与激情”更跌宕的现实剧。巨头退潮,黑马狂奔;中国品牌俨然从“组装兄弟”翻身准备冲击全球头牌,而外资大佬在利润单上先吃闭门羹,后看满纸辛酸。这边大众利润大跳水,那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许大未成,互联网+造车+AI搅局正酣,每周都有“明明可以躺着赚钱,却非要卷出天际”的戏剧化进展。有点意思,且看本期八大事件,串起这波“新造车运动”的草蛇灰线。
先说大众汽车。销量能打,却“只见繁花,不见果实”。上半年新能源全球销量增长了14.3%,看起来信心满满,利润却被美国关税削成了“巨型瘦身”。北美销量直接掉头回头路16%,美国成本飙升13亿欧元——吃了那么多利润,想必账上的工程师工资都能省出一辆高配ID.7。曾经预期年度业绩增长5%,如今被迫降回“去年水平”,这谁受得了?看来跨国巨头的标准操作也逃不过关税这把割韭菜的镰刀。
而转头再看中国本土玩家,一汽和零跑的动态,那么叫一个“暗中观察到明牌合体”。去年底签了谅解备忘录,最近坊间消息流出:一汽要直接用零跑的B平台攒新车冲击海外,“复刻”Stellantis合作套路,走新势力出海路。至于国内市场,传言还要玩起“大众-小鹏”式“智舱+本地化生产”。目前两家口风很紧,显然买的是接下去的“悬念包”。不表态就是最大的表态——大家共识只有一条:新能源,得先“握紧本土技术”。
说完合作,看产品。鸿蒙智行重磅亮相全新问界M7官图,9月首发。这车外观已经不是“像不像”M8,而是索性致敬自家兄弟,封闭式前脸、贯穿大灯、镀铬条一应俱全。机械素质上,该车用上了华为最新途灵底盘,悬架硬核升级+空气悬架预计拉满智能舒适体验。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ADS 4智能驾驶系统,主打高速、城市多场景辅助,看配置和用武之地,悄然“卷死友商”。你以为这车就主打“科技”?它还给你来个双动力,纯电or增程任选。不得不说,问界表面在比配置,骨子里其实是在比“华为赋能”力度。
奥迪也不是吃素的。国产Q6L e-tron预售一开口就是35.3万起,直接剑指中坚市场。纯电+豪华+智能,这车不仅搭载华为智驾系统和联合宁德时代定制三元锂电,续航达765公里,14.5英寸中控、三屏娱乐、AR-HUD一样不少。可以预见,奥迪这步“用中国方案解中国市场”,既在正面刚蔚小理“五朵金花”,也在摆脱“老钱落伍”标签。不妨大胆设问:以后奥迪还能再靠车标“降维打击”多久?
接着来一碗数字工业鸡汤。重庆,阿维塔5G数智工厂挂牌——什么时候连“造车工厂”都要开始卷AI柔性和全流程数字孪生了?平均每60秒下一辆新车,配合5G、AI调度,布局2023-2030要推出17款车型,这不是科技公司跨界,而是实体制造逆生长。往前是华为赋能,往后瞄准全球80万高端销量,阿维塔用事实告诉所有人“产业升级不是喊口号,是直接切换到下一代”。
再看腾势N8L延期上市,除了申报完把造型秀给媒体,就主打等待。5200mm车长、3秒级加速不说,六座大SUV+插混+170km纯电续航,WLTC工况油耗压到6.95L,摇身一变造起了新能源厚实派。曾经“比亚迪高端梦”一度被唱衰,如今看,技术路线与产品节奏则日显老辣。
“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可是广汽高域已经用飞行汽车AirCab直冲云端。适航审定、冗余自动导航、L4级自动驾驶、5G智舱,到明年量产落地。以顶置旋翼+鸥翼门的高调造型主打低空观光市场。一台标价168万的作品,内卷到“天上去”,堪称中国科技“出道即巅峰”的力证。
最后,特斯拉机器人“下线失败”的故事最是意味深长。2025年要在中国推第三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马斯克说年产百万台、能叠衣服照顾小孩,但截至7月只产了几百台。计划总是飘在天花板,产量只是地板上的数字,贾老板辛苦多年都没整出量产车。现实终究是辛酸的。
回望这一圈,汽车行业已成风暴眼。外资巨头试水、险局与机遇齐飞;本土品牌跨界突围、制造内卷升级。风停时谁还能站在牌桌上收割红利?或许没人能一眼看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技术才是真正的护身符,躺赢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个周期里,传统与新势力都不能贪图销售数字的幻觉,唯有卷技术、卷数字化、卷产业协同,才能在下一张时代牌桌上,杀出血路。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