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现在还买油电混动的,到底图个啥?

讲真,这两年你要是还在跟人聊油电混动,感觉就像在4G时代跟人吹嘘BP机有多牛逼。

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这玩意儿的处境,非常尴尬。

它死了吗?还没。但它的葬礼,已经有人在预演了。

讲真,现在还买油电混动的,到底图个啥?-有驾

最近总有人问,为啥越来越多人不买油电混动了?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正确的问法是,油电混动这玩意儿,当初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你以为是技术牛逼?是省油?是驾驶体验丝滑?

是,是是是,都对,但这些都不是核心。

核心就两个字,绿牌。

更准确地说,是“曾经能上绿牌”的那个幻觉。

在那个混沌初开,大家还分不清PHEV、HEV、BEV都是什么牛鬼蛇神的洪荒年代,油电混动(HEV)凭借着丰田和本田多年来营造的“高科技”、“省油先锋”人设,成功混进了一部分城市的“新能源”预备队,能分到一个绿色的身份指标。

那个时候,买油电混动的人,脸上洋溢的不是环保的圣光,而是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你看,我不用充电,没有续航焦虑,但我有绿牌,我比你们这些开油车的摇号狗高级。

你看,我一箱油跑一千公里,我比你们这些天天找充电桩的电车侠潇洒。

这种感觉,就像修仙小说里,你发现了一个bug,可以不用渡劫就拥有金丹期的部分神通。

就问你爽不爽?

爽。

但所有靠bug得来的爽,终有一天是要还的。

2023年,天劫来了。

一纸公文,直接把油电混动打回原形,踢出新能源目录。

“不装了,摊牌了,你就是个省油点的燃油车。”

这道天雷,直接把油电混动的“仙气”给劈没了。

之前所有的优越感,瞬间变成了49年入国军的荒诞感。

你花比纯油车贵好几万的钱,买了个复杂无比的机械结构,结果到头来,你还是要跟那帮开桑塔纳的兄弟们一起去摇号池里“泡澡”。

讲真,现在还买油电混动的,到底图个啥?-有驾

你图啥?

图它发动机和电机一起合唱的交响乐吗?

这是第一个原因,也是最致命的。政策的桌子一掀,油电混动连吃饭的碗都给摔了。

然后是第二个,更扎心的原因。

叫做,“来自插电混动(PHEV)的降维打击”。

如果说之前,油电混动还能靠着“不用充电”这个点,去嘲讽一下纯电车主。

那么现在,比亚迪领着一帮卷王,直接把插电混动打到了地板价。

我们来做一个极其残忍的对比。

短途通勤,人家插混车主,回家插个电,用的是几毛钱一度的电,安静又顺滑,纯电爹模式。你呢?你开着你的油电混动,发动机依然在“嗡嗡”地介入,烧着8块钱一升的油。你输了。

长途旅行,人家插混车主,没电了就当油车开,一脚油门说走就走。你也一样。你们打平了。

但是!朋友!但是!

人家能上绿牌,你不能。

人家能免购置税,你不能。

人家在商场能停新能源专属车位,你不能。

所以,你又输了。

这仗还怎么打?没法打。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但当你的对手直接开着高达来打你的时候,你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去隔壁开个沙县小吃。

现在的插电混动,尤其是国产的这帮卷王,就是那个开高达的。

它们做的事情,翻译过来就是一句话:“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它们把价格打到了比同级别油车还便宜的地步,相当于去你家吃饭,不仅不给钱,还要把你家桌子给扛走。

你不得不佩服丰田那帮工程师,能把那套行星齿轮的混动系统玩得跟个艺术品一样,精密、稳定、高效。

但问题是,在这个“掀桌子”的时代,没人关心你的艺术。

大家关心的是,我花10万块,能不能买到一个带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移动KTV,顺便还能送我一张绿牌。

讲真,现在还买油电混动的,到底图个啥?-有驾

你能吗?你不能。

那你就只能被时代的压缩毛巾给吸干。

我作为一个也开过老款混动的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

当年开着那辆车,在市区里低速蠕行,那种万籁俱寂只有电流声的体验,真的会让人产生一种“我正在驾驶未来”的错觉。

但这种错觉是会上瘾的,也是脆弱的。

一旦你开上高速,或者需要急加速,你那块小小的,跟个能量压缩毛巾一样的电池电量耗尽,发动机“嗷”的一声被强行唤醒,那种巨大的落差感,就像你正在跟虚拟偶像亲密互动,结果对方突然摘下头套,是个抠脚大汉。

坏了,菜了,心态直接崩了。

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那个钻头的声音,就跟混动车高速上发动机的嘶吼一模一样,搞得我PTSD都快犯了。

讲真,现在还买油电混动的,到底图个啥?-有驾

而现在的插电混动,电池够大,电机够猛,发动机更像是一个“充电宝”或者“关键时刻出来吼一嗓子的帮唱嘉宾”,它很少会给你那种“被掏空”的虚弱感。

体验,是骗不了人的。

最后一个原因,我觉得更接近玄学。

叫做“技术路线的信仰崩塌”。

过去,我们相信技术是线性的,是一步一步走的。从燃油,到弱混,到强混,再到插混,最后到纯电,大家排排坐,吃果果。

油电混动,就是那个看起来最稳妥、最理性的“中间态”。

但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来不讲武德,更不讲科学。

它是一个充满了道诡异仙和克苏鲁神话的魔幻大陆。

在这里,技术发展的路线不是爬楼梯,而是开任意门。

特斯拉和新势力们直接把“纯电”这个最终答案,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故事给包装成了一个潮玩,一个科技圣物。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发动机热效率,他觉得你在说火星语。

而比亚迪这样的选手,则直接把插电混动这个“过渡态”,变成了“完全态”。它用巨大的电池和亲民的价格告诉你,什么过渡,我就是终点。

要么成仙(纯电),要么成盒(淘汰)。

油电混动卡在中间,想成仙,没那么纯粹;想做人,又不够接地气。

它就像一个修炼了“半步癫”神功的武林高手,看起来很厉害,但随时可能走火入魔。

这还用选吗?脑子但凡没进水都知道怎么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油电混动比作修仙失败的凡人,可能有点侮辱凡人了。人家凡人至少活得坦荡。

所以,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买油电混动?

因为那张通往“未来”的船票,过期了。

因为隔壁的船不仅不要票,还往你兜里塞钱。

因为大家终于悟了,在汽车这个领域,没有什么中间路线是能永远舒服的。所有的摇摆,最终都会被更坚决的颠覆者,一脚踹下悬崖。

所以油电混动死了吗?其实也没有。

讲真,现在还买油电混动的,到底图个啥?-有驾

它只是回到了它该去的地方——一个只有真正的技术偏执狂和品牌死忠粉才会去朝拜的小众神庙。

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爱,就是爱了。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至于其他人,早就去隔壁的自助餐厅,吃得满嘴流油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