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买东西嘛,不就图个性价比,花钱少还得东西好,这才叫会过日子。”
最近打算买车的朋友,估计都刷到一条挺热闹的消息:9月25号,比亚迪给第二代秦PLUS上新了,不光加了几款叫“进取型”的新车,还搞了个“国庆献礼价”限时优惠。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以为又是车企常见的“换汤不换药”,结果点开一看价格——DM-i55KM领先型直接干到6.98万起,EV车型也才8.98万起。
这价格,直接把以前合资燃油车霸占的10万级市场门槛,往下拽了一大截,难怪身边好几个准备买车的朋友都在问:“这比亚迪,是真敢卖啊?”
一、6.98万起的价格,真能买到合资车的配置吗
要说这次秦PLUS最让人“哇塞”的,肯定是价格。
以前咱们买合资A级家轿,像朗逸、轩逸这些,入门版没个10万根本拿不下来,配置还常常“抠搜”——倒车影像得选装,后排出风口想都别想。
但这次秦PLUS的限时价,DM-i55KM领先型6.98万起,EV420KM进取型8.98万起,相当于拿买小型车的钱,直接上了A级车的尺寸(轴距2718mm,后排坐三个成年人都不挤)。
更关键的是,新增的三款进取型车型,覆盖了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
比如DM-i128KM进取型,指导价7.98万,CLTC纯电续航128公里,对咱们日常通勤来说,要是每天开50公里以内,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根本不用老往加油站跑。
EV车型也分了420公里和510公里续航,420公里的适合每天市区上下班,510公里的周末带家人周边游也妥妥的,不用焦虑半路没电。
身边有个朋友算了笔账:他之前看的某合资燃油车经典款,入门价7.98万,油耗6.5L/百公里,一年开1万公里油费得3000多(按油价8元/L算);现在秦PLUSDM-i128KM进取型7.98万,亏电油耗2.69L/百公里,一年油费才1300多,光油费一年就能省1700,开个三五年,省下的钱够给车做好几次保养了。
难怪他说:“以前总觉得新能源车贵,现在看来,比亚迪这是把‘油电同价’玩明白了。”
二、亏电油耗2.69L,通勤族的钱包终于能松口气了
可能有人会担心:“价格这么低,是不是偷偷减配了?”但看了配置表才发现,比亚迪这次是真没玩“低价低质”的套路,反而在技术上偷偷“加料”了。
就拿大家最关心的油耗来说,新款秦PLUS的DM-i系统,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优化到2.69L,比上一代还低了0.3L。
别小看这0.3L,按一年开1万公里算,又能省140多块油钱。
更贴心的是,这个油耗优化还能通过OTA升级,给所有用第五代DM技术的老车主也安排上。
我邻居王哥去年买的秦PLUSDM-i,前几天收到OTA推送,升级完开了一周跟我说:“现在市区堵车的时候,表显油耗真的降了,以前堵一路得3个多油,现在基本稳定在2.7L左右,比亚迪这波‘常用常新’,确实没忽悠人。”
纯电车型这边,技术下放也很实在。
EV进取型直接用上了比亚迪看家的“刀片电池”,安全性不用多说,之前看新闻里针刺实验都没起火。
还有“八合一电驱总成”,简单说就是把电机、电控这些零件整合到一起,又轻又高效,再配上宽温域热泵系统——冬天零下30度、夏天零上40度都能稳定工作。
北方的朋友应该懂,冬天开电动车最怕续航“跳水”,有了这个热泵系统,续航达成率能提高不少,再也不用冬天出门前先热车半小时了。
三、刀片电池+热泵系统,冬天续航不打折才是真本事
对咱们买电动车的人来说,“冬天续航打五折”简直是噩梦。
以前开过朋友的某品牌电动车,标称续航400公里,冬天开空调跑高速,实际只能跑200多公里,半路找充电桩的焦虑,谁经历谁知道。
但这次秦PLUSEV进取型的配置,算是把这个痛点给按住了。
它用的宽温域热泵系统,能在-30℃到40℃之间稳定工作。
原理咱们不用懂,就说效果:冬天开暖风的时候,它不像传统空调那样靠耗电发热,而是从外界“抢”热量,哪怕零下20度,也能把续航损失控制在20%以内。
我同事老家在东北,去年冬天开电动车回家,续航掉得厉害,今年听说秦PLUSEV有这配置,直接把购车清单里的其他车都划掉了:“就冲这热泵系统,冬天回老家再也不用半路‘趴窝’了。”
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也得提一嘴。
之前总听说电动车电池“怕撞怕热”,但刀片电池是磷酸铁锂的,结构上更稳定,穿刺、挤压都不容易起火。
比亚迪自己做过实验,把刀片电池加热到200度、用钉子刺穿,电池都没冒烟没起火。
对咱们普通车主来说,车是天天开的,安全性比啥都重要,这一点上,秦PLUS确实让人放心。
四、累计240万辆销量,跟着大多数人选总没错
买车的时候,除了看价格和配置,销量也是个“硬指标”——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是一款车卖得不好,要么是质量不行,要么是性价比不高。
秦PLUS这次敢这么定价,底气可能就来自它的销量:作为A级家轿里的“现象级选手”,秦PLUS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50万辆,整个秦家族更是卖了超240万辆。
光说数字可能没概念,咱们看具体成绩:2023年、2024年它连续两年拿了家轿销冠,2025年前八个月单车型销量就突破23万台,比同期的大众朗逸(约18万台)、日产轩逸(约16万台)都多。
身边有个做汽车销售的朋友说:“现在店里卖得最好的就是秦PLUS,有时候一天能订出去十几台,很多客户都是听朋友推荐来的,说‘开了两年没出过小毛病,油耗还低’。”
这么多人选秦PLUS,除了车本身靠谱,可能还因为比亚迪的“规模效应”。
240万辆的累计销量,能把研发和制造成本摊薄不少,所以才能在降价的同时,还保证配置不缩水。
就像咱们买东西,买的人多了,厂家成本低了,自然能给消费者让点利,这其实是个双赢的事儿。
参考资料
中国财富网:《第二代秦PLUS限时售价6.98万元起新增进取型版本》
红网时刻:《比亚迪秦PLUS推新上市国庆献礼价6.98万元起》
经观汽车:《新能源“家轿之王”上新: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