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2026款赛那这事儿,你瞅见没?
245马力,E-CVT,这组合一出来,MPV圈里立马就炸了锅。
有人就吼上了:“245匹?
配那玩意儿,还谈驾驶乐趣?
纯扯淡!”
我跟你说,搞我们这行十年了,看多了这种事儿。
咱们做科技新闻,就得像玩儿蒙太奇,把零碎的片段给你拼起来,才能看出个门道。
我记得有一次,给一家新势力做深度报道,那帮工程师跟我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新电池技术能跑多远。
我就让他们把测试数据给我。
结果呢?
数据里全是漂亮话,实际跑起来,一到冬天,续航掉得跟坐滑梯似的。
我就把那份“理想数据”和“冬测实录”直接并列放一块儿,标题就写:“理想和现实,差的不是一个冬天。”
这下,读者立马就明白了,那些参数啊,听听就得了,关键看实际应用的“体感”。
赛那这事儿,就有点像我当年那个报道。
大家都在纠结一个点:丰田是不是为了凑个245马力的参数,把他们赖以生存的“省油底子”给扔了?
你猜怎么着?
我扒拉了一下那些实测数据。
这245马力,真不是闹着玩的。
它这2.5L的发动机,热效率搞到47%以上,这技术含量可不低。
配上双电机,综合功率181千瓦。
比奥德赛那158千瓦,强了不少。
我一哥们儿,上回拉着全家老小,拉货装满,爬坡跑山路。
他跟我打电话,那个兴奋劲儿啊,说以前开MPV爬坡,那感觉,就像你喊着“快点儿!”
可那家伙就是慢悠悠地挪,真让人泄气。
赛那这次,电机一接力,那股劲儿就上来了。
不夸张地说,8.8秒破百,这在MPV里,简直是“小李飞刀”的速度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纳闷,这动力加强了,油耗能抗得住吗?
毕竟丰田混动,那省油的名声在外,跟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似的,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但数据不会骗人啊。
WLTC工况,两驱才5.77升,四驱才5.66升。
我问了几个已经开上的兄弟,城市里油耗也就六个半左右,加92号油就成。
你跟威然比比,威然得八点多,还得加95号。
这中间差的油钱,一年下来,得让你多吃几顿好的。
所以,你说它丢了省油的看家本事?
那纯属瞎操心。
对了,这车基于TNGA-K平台,悬挂也升级了,前后都是独立悬挂。
我试车的时候,特意找了几个弯道去“刁难”它。
车身侧倾肯定有,毕竟那么长的车身,你总不能让它像个小轿车一样贴着地跑吧?
那是“不现实的奢望”。
不过,那种老MPV开起来的“船晃悠”的感觉,确实少了很多。
低速轻点油门,电驱介入,那顺滑程度,跟喝了老北京的酸奶似的,一口一个“丝滑”。
你说它追求运动?
那倒不至于。
你非要把它逼急了,挂运动模式,发动机吼起来,声音还是能传进来的。
这就像我们写稿子,有时候你得用点儿“狠词儿”去冲击读者,但大部分时候,你得用平实的语言,让大家读着舒服,对吧?
赛那就是在找这个平衡。
说到这儿,我得插一句我自己的教训。
有年头了,我写一个关于某款硬派越野的报道,我当时太激动,把它的越野通过性描写得跟“飞檐走壁”似的。
结果呢,一个老车迷给我留言,说我那段描述太夸张,“那车过个大坑都得看运气,你这是把越野当成了武侠小说写。”
我一看,确实,我把“理想中的性能”当成了“实际的驾驶感受”。
赛那这次,它没犯这个错。
它在动力和油耗之间,找到了那个“中道”。
它没有去硬碰硬地追求极致性能,而是确保了家用车最看重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配置上,12.3英寸大屏,8155P芯片,这可真算是跟上时代了。
老款车机卡得人心里直痒痒。
现在好了,反应麻溜儿的。
侧滑门,这都是刚需。
保值率这事儿,更得提一句。
三年超70%,这在现在这市场,算是硬通货了。
你看那些新兴电动车,掉价跟坐白菜似的。
所以,这2026款赛那,它不是来颠覆世界的,它是来解决问题的。
它用更强的动力,守住了省油的底线,让家庭用车,少了一份“将就”,多了一份“从容”。
你说它是不是好车?
对于追求实惠和可靠的家庭来说,它就是那个“靠谱的家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