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特别是当大家聊起想花个七八万、不到十万块钱买辆家用车的时候,很多人脑海里可能还停留在几年前的印象:觉得这个价位的车,无非就是个能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内饰基本都是硬邦邦的塑料,配置能省就省,设计上更是谈不上有什么美感。
可就在最近,一款名叫荣威M7 DMH的混动轿车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它8.58万元的起售价,却给出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不少去4S店看过实车或者试驾过的朋友都说,感觉这车像是藏了不少“豪华彩蛋”,让人觉得现在的国产车,确实把性价比这件事给玩明白了。
我们不妨先从看得到的地方说起,也就是一辆车的外观。
这辆荣威M7 DMH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和同价位的很多车型拉开了差距。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都会觉得这车看起来不像是个八万块钱的车,反而有点十几万甚至二十万合资车的气场。
这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它的设计团队里,有一位来头不小的人物,就是以前给劳斯莱斯做设计的。
大师出手,理念确实不一样。
他们没有简单地画几条线,而是把一些更高级的设计手法用在了这台家用车上。
最显眼的就是那个官方叫做“星耀格栅”的前脸,一根根镀铬条做得非常精致,而且到了晚上,这个格栅还会发光,并且是那种有层次感的渐变光效,这种“会发光的格栅”以前可是宝马这些豪华品牌上才有的配置,能给车辆增加不少科技感和档次感。
现在荣威直接把它用在了一款入门级的家轿上,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在视觉上给足了消费者面子。
车身侧面的线条也很流畅,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一气呵成,没有那种因为成本限制而出现的生硬转折,整体看起来非常舒展。
也难怪有车主把车停在小区里,会被邻居误认为是几十万的豪车,因为在“看起来显贵”这件事上,它确实下足了功夫。
拉开车门坐进去,这种“越级”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过去,这个价位的合-资车,比如大众朗逸新锐或者丰田的一些入门车型,为了控制成本,中控台、门板上大面积使用硬塑料是常规操作,用手一敲“梆梆”响,摸上去也是冷冰冰的。
但荣威M7 DMH在人手能经常摸到的地方,都用了软性的搪塑材料。
这种材料摸上去是软的,有点像皮革的质感,用手指按下去还有一点回弹,高级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而且细节处理得也挺用心,比如座椅和中控台上的缝线,都做得很规整,不会有歪歪扭扭的廉价感。
可以说,在内饰的用料和做工上,它已经达到了很多十来万合资车的水平。
当然,内饰里最让人惊喜的,还是那套座椅。
不少试驾过的人都提到,这车的座椅坐着特别舒服,尤其是开长途的时候,腰部和背部的支撑感很好,不容易累。
后来大家一查资料才发现,原来荣威是跟国内知名的家居品牌“慕思”合作开发的这套座椅。
这就很有意思了,慕思是做什么的?
是做高端床垫和沙发的,他们最懂的就是怎么设计才能让人的腰和背最舒服。
他们把做高端沙发用的那种高密度海绵,以及对人体支撑的理解,都用到了这套汽车座椅上。
所以,当你坐上去的时候,会感觉整个身体都被很好地承托住了,压力分布很均匀,长途驾驶的疲劳感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这就不是简单地给你一个“仿皮座椅”那么表面了,而是真正从用户的身体感受出发,去解决“久坐腰酸”这个实实在在的痛点。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的做法,恰恰体现了现在中国品牌造车的思路转变,不再是单纯堆砌配置,而是更关心用户的实际体验。
说完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我们再聊聊这台车的“大脑”——智能车机系统。
现在的新能源车,没个大屏幕、没个语音助手,都不好意思出门。
但智能和智能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荣威M7 DMH搭载了一套接入了“豆包大模型”的智能系统,这就让它的语音助手变得格外“聪明”。
传统的语音助手,更像一个指令执行器,你说“打开空调”,它就打开空调,你说“导航到某地”,它就导航。
但接入大模型之后,车机开始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比如,车主在车里带着孩子,孩子吵着要听《小猪佩奇》,车主随口说了一句,车机不仅立刻开始播放,还会主动问一句“需要帮您连续播放全集吗?”。
这个小小的追问,就体现了它的智能,因为它判断出这很可能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安抚孩子的场景。
再比如,开车时想喝奶茶,直接跟车机说“找附近评分最高的奶-茶店”,它不但能推荐,还能通过和手机APP的打通,直接帮你下单,开到店里直接取,省去了排队的时间。
这种智能体验,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相比之下,有些国外品牌的车,虽然系统也很流畅,但在理解中国用户复杂的、接地气的需求方面,反而不如我们国产品牌做得这么贴心。
最后,也是作为一辆家用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它的动力和使用成本。
荣威M7 DMH用的是一套叫做DMH的超级混动系统。
这套系统的好处就是,既能像电动车一样用电,解决了市区通勤成本高的问题,又没有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
它的纯电续航里程不算短,如果家里有充电桩,平时上下班通勤距离在三四十公里的话,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当纯电车开,每公里的花费也就一毛钱左右。
就算偶尔需要跑长途,或者没地方充电,它也能用油,而且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大部分时间都在最高效的区间工作,所以油耗非常低,官方公布的百公里馈电油耗只有4.5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同级别的燃油轿车,市区里开油耗普遍都要七八升以上。
简单算一笔账,一年开下来,光油费就能省下好几千块钱。
这种既能享受电车的安静平顺,又没有里程焦虑,同时还特别省钱的特点,对于广大的普通家庭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它用技术手段,完美地平衡了性能、成本和便利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务实和经济的出行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