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用车偶尔拉货算营运吗?”“网约车到底是营用还是非营用?” 不少车主买了车却搞不清车型性质,结果要么年检逾期,要么保险理赔被拒 —— 其实营用车和非营用车的区别,直接关系到钱和用车安全,今天用大白话讲透,看完再也不踩坑!
一、先搞懂:啥是营用车?啥是非营用车?核心看 “用途”
最简单的判断标准:是否靠车赚钱,靠车盈利就是营用车,自己用不赚钱就是非营用车,具体分两类说清楚:
1. 营用车:“以盈利为目的” 的车
常见的有 3 类:
载人赚钱的:出租车、网约车(滴滴、高德打车等)、旅游大巴、长途客车
拉货赚钱的:货车(拉建材、快递)、冷藏车(运生鲜)、危险品运输车
特殊营运:校车(学校收费运营)、殡葬车(专业公司运营)
关键特征:需要办《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营运证》,司机还要有营运资格证,比如出租车司机的 “服务资格证”。
2. 非营用车:“自己用、不赚钱” 的车
咱们日常开的基本都是这类:
家用车:自己买的轿车、SUV,用来上班、接送孩子、全家出游
企业自用:公司买的车,只给员工通勤、拉办公用品,不对外拉客拉货
政府 / 公益车:警车、救护车(非盈利性质)、福利院的接送车
关键特征:不用办营运证,保险、年检按 “非营运” 标准来,成本更低。
举个例子:同样是 SUV,你开去自驾游是 “非营用”,但要是注册成网约车拉客,就变成 “营用车” 了 —— 用途变了,车型性质也跟着变。
二、最关键区别:保险差钱还可能拒赔,别大意!
很多车主栽在 “保险” 上,以为买了险就万事大吉,其实营用和非营用的保险差得远,踩错坑就亏大了:
1. 保费差一半:营用车更贵
非营用家用车(10 万左右),每年交强险 + 三者险(200 万)+ 车损险,大概 3000-5000 元;
同样价位的营用车(比如网约车),保费至少 6000-8000 元,有的甚至翻倍 —— 因为营用车天天在路上跑,拉陌生人、跑长途,事故风险比家用车高 3-5 倍,保险公司自然收得贵。
2. 最坑的是 “拒赔”:非营用当营运用,出事不赔钱
这是最常见的坑!比如有人用家用车偷偷跑网约车,没改营用保险,某天拉客时撞了车,找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被查出 “车辆用于营运”,直接拒赔 —— 理由是 “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增加风险却未告知”。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朋友开 10 万的家用车跑滴滴,一次追尾要修 2 万,保险公司查了他的接单记录,直接拒赔,最后自己掏了钱,还后悔没早改营用保险。
三、年检差很多:营用车更频繁、更严格
年检是另一大区别,非营用车 “省心”,营用车 “麻烦”,具体看时间和项目:
1. 年检时间:营用车检得勤
非营用小客车(家用轿车、SUV):6 年以内免检(每 2 年领一次检验标志),6-10 年每 2 年检一次,10 年以上每年检一次;
营用车(比如出租车、网约车):5 年以内每年检 1 次,5 年以上每半年检 1 次;货车更严,10 年以内每年检 1 次,10 年以上每半年检 1 次。
简单说:家用车 10 年才检 3 次,出租车 10 年要检 15 次,频率差 5 倍!
2. 年检项目:营用车多查 “营运资质”
非营用车年检主要查刹车、灯光、尾气;营用车除了这些,还要查《车辆营运证》是否在有效期,车内的安全设备(比如出租车的计价器、摄像头)是否正常,甚至会查司机的营运资格证 —— 少一样都过不了。
四、报废年限:非营用能开一辈子,营用车有 “保质期”
以前很多人以为 “车都能开 15 年”,其实营用车和非营用车的报废规则完全不同:
1. 非营用车:没有 “强制报废”,能过检就能开
2020 年之后,非营用小客车取消了 “15 年强制报废” 的规定,只要能通过每年的年检,哪怕开 20 年、30 年都可以 —— 比如有人的老桑塔纳开了 18 年,年年过检,照样上路。
唯一例外:如果车辆行驶里程超过 60 万公里,车管所会引导报废,但不是强制的,你想继续检也能开。
2. 营用车:有明确 “报废期限”,到点必须换
不同营用车的报废年限不一样,超期上路会被查:
出租车:8 年强制报废,哪怕只开了 10 万公里,到 8 年也得报废;
网约车:8 年或 60 万公里,哪个先到算哪个,比如开了 5 年跑了 60 万公里,也得报废;
货车:轻货、大货不一样,轻货 10 年报废,大货 15 年报废,能申请延长,但最多延 5 年。
举个例子:出租车司机的车开了 8 年,哪怕车况再好,也得送去报废,不能再上路拉客 —— 这是硬性规定,不能通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