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

【导语:小鹏汽车正式进入增程赛道,这距离其官宣仅一年,靴子便落地。而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小鹏鲲鹏超级增程竟然选择在MPV车型上进行首发。小鹏汽车正加速转型升级,欲通过物理AI打破外界固有认知,用更多元的方式、更开放的姿态证明自己的价值。】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人形机器人、二代VLA、飞行汽车、增程MPV……11月初,小鹏汽车成为备受关注的企业。一面剑指未来的物理AI,一面在11年纯电之外闪击增程赛道。小鹏汽车在其“科技日”重新明确小鹏未来物理AI方向的同时,也打破了外界对其纯电路线的固有认知。

小鹏AI机器人IRON 在小鹏X9增程发布会开始时自证它是机器人的一幕,甚至有些喧宾夺主,抢了小鹏X9增程的风头。现在,小鹏汽车才推出首款增程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在增程市场份额萎缩、竞品扎堆的 2025 年,此时入局是否为时已晚?况且首款增程车不选走量的SUV而偏偏锁定 MPV 赛道,这又藏着怎样的打算?

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有驾

小鹏汽车增程实力如何?

增程赛道越来越拥挤,甚至将原来的增程冠军理想汽车的“一条腿”挤到纯电赛道上。2025下半年入局增程赛道的车企,基本都是围绕“大电池+长续航”方向发展。在小鹏X9增程技术发布会上,小鹏汽车掌门人何小鹏强调这款新车的特点是“纯电长续航,充电速度,亏电动力不衰减,定制化能耗管理,增程器低噪音无感介入”。

在技术路径阶段,小鹏X9增程技术已经与智己恒星超级增程、别克真龙增程、广汽星源增程处于同一梯队。小鹏鲲鹏超级增程系统的速度之快,令人感到意外。小鹏汽车在2024年才获得“增程车生产资质”,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在X9上成功量产落地,并且在纯电续航、充电、综合能耗以及集成度方面做到领先水平。

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有驾

很明显,小鹏在2024年官宣进入增程赛道之前,大概率已经拥有增程技术储备,叠加小鹏十一年纯电积淀,最终才能在“超快充大电池+大油箱”,外加第三代1.5T高效增压中冷发动机这套组合上,将“电驱”属性发挥到极致。

63.3度磷酸铁锂电池+60升油箱,在电池容量比Model Y标准版的多,油箱比奥德赛还大的情况下,小鹏9X的CLTC纯电续航超450KM,综合续航超1600KM,加之5C+800V技术,10分钟补能313KM,最大峰值350KW,在纯电和充电板块,基本属于按纯电车的思路进行配置。

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有驾

回顾小鹏增程系列产品布局,小鹏原计划是在代号“G01”的中大型六座SUV上首发增程动力,而现在增程首发为什么落到X9这款MPV车型上呢?

小鹏首款增程车为什么是MPV

小鹏汽车选择 MPV 作为增程技术的首秀舞台,显然经过深思熟虑。MPV 市场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混动细分市场之一。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新能源 MPV 渗透率将突破 35%,其中插混 MPV 占比超过 60%,超过纯电 MPV,成为新能源 MPV 阵营中的主力。

但是,这条路也并不好走。喜欢挑战的何小鹏称,“ 家用大 7 座”是无人真正攻克的领域,被业内称为 “增程的工业皇冠” ,能耗管理与系统集成的极限挑战难度很高。很明显,小鹏汽车的意图,是先挑战高难度的,有助于接下来在增程赛道上进展更顺利,并逐渐实现产品和品牌的差异化。

今年下半年,车企们推出的增程系统,大多围绕“长续航+大油箱+补足短板”的方向发展。目前,小鹏汽车在鲲鹏增程系统、技术路线并没有颠覆性突破以及上市时间并不占优的前提下,只能采用独特竞品策略,挑战高难度赛道的增程MPV,来解决产品、品牌、技术的差异化问题。

一方面,小鹏X9增程版可以能绕开中大型SUV、大中型轿车这些增程赛道的红海市场;另一方面,在MPV市场竞品不多甚至是稀少的情况下,小鹏汽车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品牌和工程优势,小鹏汽车称X9增程版是“全球续航最长的大七座MPV”就是差异化的外显表达。

小鹏汽车对于增程MPV的差异化打造,除了解决“续航、充电、能耗、噪音、动力”等痛点外,还强调MPV的空间表现,其甚至可以形容为空间布局上搞了个工程奇迹。

在车内可用空间层面,X9增程版后排空间对比X9纯电版,不仅没有出现缩水情况,甚至首发第三排“电动三折叠”技术,用户可根据乘坐需求对第三排进行4分/6分或全部放倒。

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有驾

而在看不到的空间优化层面,小鹏在X9增程版上搞了个全球唯一九合一后桥,把“增程排气系统、60升油箱、后轮转向、三排收纳、双腔空悬、DCC减振器、后同轴电驱总成、后H臂悬架+液压衬套、左右传动轴总成”全部集成为一个模组。

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有驾

为了进一步节省空间,小鹏X9增程版用上了前后一体化压铸车身,简单来说就是把167个零件一次性冲压完成,空间利用率提升19%,头部省出12MM高度。

关于小鹏针对X9增程版的空间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出一个车企技术、设计以及工艺水平。即便前后一体化压铸车身在汽车行业算不上太新技术,但能实现的车企依然屈指可数。

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有驾

小鹏入局增程市场晚了吗

小鹏汽车在正式发布X9增程版之前,凭借其在科技日亮相的IRON机器人,在互联网上收获了一堆好评,加之小鹏在MPV上首发增程动力的差异化打法,11月7日港股开盘,小鹏的股票涨幅一度超过了4%。

小鹏X9增程的风头,被机器人IRON抢走了?-有驾

小鹏在选择并公布“物理AI”方向后,已经不再单纯趋向追新、追快的市场节奏,而是基于全球市场层面的需求,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何小鹏透露,X9增程版与IRON机器人存在密切的关系,IRON机器人除了可以当X9增程版的形象代言人,甚至未来还可以作为X9增程版自动驾驶的“司机”。很明显,何小鹏有自己一套与众不同的玩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入局增程赛道并不算晚。

事实上,小鹏汽车入局增程赛道,更大的意义在于利好自身发展。一方面自然是何小鹏看重的全球化市场,增程或者插混在全球市场依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小鹏具备“两条腿走路”的能力和体系优势。

从产品结构来看,小鹏一口气申报X9、G6、G7、P7+四款增程车,将主力纯电车“加上发动机”直接推出增程版。一方面降低了研发,制造成本得到进一步摊薄,另一方面能够让销售网络无缝切换,能够基于用户对现有车型的认知度,让小鹏面向更广的用户群体。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小鹏推出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叠加市场对小鹏已经形成了智驾、算法、AI标签化认知,不仅能错开跟理想、华为等增程巨头的直接竞争,同时也能强调自身AI增程路线,证明自己不是为了销量妥协,而是为了重构品牌利润模型的升维打击。

点评

小鹏汽车挑战增程赛道,是技术给其底气。从时间维度来看,小鹏汽车通过增加增程系列迎接竞争更加激烈的2026年车市;而从品牌深度来看,小鹏汽车正走向一条艰难且更加宽广的道路。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