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23辆。看到这个数字,我第一反应是:东风这是开挂了吗?说真的,前一天还在群里和车友调侃“东风奕派是不是快要进‘失踪人口’名单”,第二天就被这组销量数据教做人。你要说刺激,这比世界杯点球大战还翻江倒海。可人嘛,总有点儿职业敏感。点开细看,欸,怎么有点不对劲?这成绩单,居然是奕派、纳米、风神三兄弟捆一块儿算的。气氛一时间就像抓娃娃机里全家桶掉下来的那一刻——热闹是真热闹,谁是谁还真有点迷糊。
其实东风这几年,日子过得不算风光。新能源的浪潮一波接一波,谁能想到老大哥东风也有今天?想当年,风神在出租车队里混得风生水起,纳米玩小电车下沉市场,奕派高调亮相,仿佛要一口气把“科技”“年轻”“高端”这几个标签全贴自家门上。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地板太凉,真要一台台拆开看,谁也没能打出个“王炸”。这回三家合体,倒像是春节回老家,姑表兄弟姐妹一起凑桌麻将,赢是赢了,牌好像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摸的。
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所有车企都会合并销量报表?你以为这是小鹏的专利?真不是,车圈的套路多了去了。你看隔壁比亚迪,月销三十万,数据一出来,论坛都快炸了锅。东风这回组团上阵,气势确实拉满。可你要说它们真的“崛起”了,我劝你还是别太早买烟花。
说到奕派,发布会那场面我还记得。灯光、音乐、主持人激情澎湃,车都还没看见,PPT就快把人说晕了。年轻化、智能驾驶、全景天窗,听起来像极了新势力的自我介绍。可后来的市场反馈就有点尴尬:动力、三电、体验,怎么都像在和隔壁的比亚迪“借衣服穿”,但总觉得不是自己量身定做的那套。你说这是不是国产品牌的通病?配置给得多,灵魂还在找。
纳米倒是低调地在三四线城市混得风生水起。价格压得低,续航刚刚够用。风神嘛,油混家用,偶尔在出租车队里还能刷个存在感。可三兄弟单拎出来,谁都没有话题度。老板们一合计,干脆全家一起上。数据是好看了,和那些“月销破万就要谢天谢地”的新势力比起来,东风好歹能在懂车帝车友圈刷一波屏。
有意思的是,这种“报团取暖”在体育圈也常见。就像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小组赛看得人热血沸腾,结果进了淘汰赛,才发现对手都是主力轮换。东风这波操作,短期内确实让品牌热了一把。可热闹过后,冷静下来,还是得问问自己,真有那么多铁粉愿意埋单吗?
你要说东风这几年没进步,那是瞎说。纳米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追得上零跑、哪吒这些新势力。风神的油混,销量翻了好几番。奕派虽说还在起步期,研发投入却是实打实。可惜车市这几年太卷,长安、吉利、理想、问界,各家都在拼命拉高天花板。东风的三兄弟,只能靠“合体技能”混个脸熟。谁还没被“全家桶”数据骗过?反正我信了两天,第三天就开始琢磨,东风什么时候能有一台叫得响的爆款。
身边的老铁总说,车圈的套路比娱乐圈还花。合并销量、明星代言、发布会PPT,哪个不是“流量密码”?但热闹归热闹,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力。消费者买单,不会只看你报表上写了多少台,买车这事儿,和看球一样,关键场次不能掉链子。你要真有本事,像比亚迪那样,一辆汉能卖到海外去,那才叫真本事。东风要想突围,光靠数字游戏,还是不够硬气。
要说这波操作是不是自嗨?我觉得东风心里明白得很。销量数字漂亮,朋友圈能热闹个两天;但要真让用户记住你,还是得靠一台台车说话。毕竟,老司机们可不是白给的,啥叫“合体报表”一眼就能看穿。你要是觉得合并销量没毛病,那也对。要说没进步,那又不公平。现实就是这么复杂,数据背后是渠道、研发、口碑、用户体验,哪样都得拼命卷。
我其实挺想知道,你们看了这波销量新闻,会不会也像我一样愣住?你觉得东风合体报表,是不是玩得有点新?还是你觉得,国产品牌的焦虑和无奈,全藏在这张成绩单里?评论区别客气,来聊聊呗。反正国产车圈,热闹得很,谁也别装看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