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车友群里炸锅了!一位新能源车主吐槽:新车才开一年多,方向盘竟然“脱皮露骨”了!售后检查说是非外力导致,免费换了新。可车主心里直打鼓:这皮也太不经磨了,过保了咋办?这所谓的“真皮方向盘”,到底是不是真·真皮?
一、爆皮背后:皮料等级大揭秘
别急着吐槽!方向盘爆皮,很多时候真不是你手汗大,而是皮料本身“底子”太差。市面上汽车用的“真皮”,水可深着呢!简单分三档:
头层牛皮: 牛皮外面那层,只占整张皮20%左右。质地好,毛孔细腻,韧性强,耐用度高。但价格也贵,如今家用车方向盘用它的,凤毛麟角。
二层牛皮: 头层皮下面再切一层。没有天然粒面,但优质二层牛皮韧性和耐用性也不错,成本相对低些。能用到这个等级,在价格战激烈的当下,已算“良心”。
碎皮合成料(俗称“三层皮”): 问题就出在这!它把各种皮革边角料打碎,再用胶水重新压合而成。虽然原料还是真皮碎屑,所以商家敢叫“真皮”,但耐用性断崖式下跌!表面涂层薄,长期握持同一位置(比如3、9点方向),摩擦+汗渍侵蚀,爆皮、开裂简直是“迟早的事”。
二、PU皮:别被“人造”俩字骗了!
很多车主一听“人造革”(PU皮)就摇头,觉得肯定不如真皮。这可是个大误区!
三、豪华品牌“反向操作”的启示
看看宝马的做法就很有意思。他们很多车型(如3系、iX、X5、新5系等)反而主动采用合成皮革(Sensatec, Sensafin, Vegenza)。为啥?
耐用为王: 合成皮表面有特殊涂层,抗刮擦、抗污渍(比如儿童座椅、宠物爪子),几乎不用打理,不易塌陷变形。
技术升级: 高端合成皮(如Sensafin, Vegenza)通过添加超级纤维、优化打孔透气、应用高级绗缝工艺,在触感、观感、透气性上媲美甚至超越普通真皮,成本还更有优势。
环保趋势: 减少动物皮革使用,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
当然,宝马顶级车型(7系、M系)依然会用顶级的Merino真皮(阿尔卑斯小公牛皮)或Alcantara(翻毛皮),但那是极致豪华或性能的象征,成本极高。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宝马用合成皮反而提供了更省心、更耐用的选择。
四、国产车“真皮”困局:价格战下的无奈?
回到开头的问题。部分国产新能源车方向盘爆皮投诉频发,核心症结就在皮料缩水。在“配置堆料”和“价格内卷”的双重压力下,车企要保证利润,只能在材料上“精打细算”。
“真皮”文字游戏: 用成本极低的碎皮合成料(三层皮),按国标确实能叫“真皮”,但耐用性远低于消费者预期。宣传页上大大的“真皮”二字,成了“美丽陷阱”。
品控参差: 有车主反映,售后更换的新方向盘,皮料纹理都和原装不一样,侧面印证了不同批次用料可能存在差异,品控稳定性存疑。
监管待完善: 现行国标对汽车皮革主要规定基础物理性能(抗撕裂、耐折),并未强制要求标注皮革等级(头层/二层/碎皮)。这就给了企业操作空间。
五、车主怎么办?
质保期内抓紧换: 如果还在保修期,出现非人为爆皮,坚决要求售后处理。
过保后理性选择:
方向盘套: 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能有效保护原装方向盘,提升握感。别觉得“掉价”,实用重要。
专业翻新/包覆: 如果追求原厂感,可以找专业店家进行真皮或优质PU皮的翻新包覆,费用比4S店换总成低不少。
购车时擦亮眼: 别只盯着“真皮”二字。如果非常在意方向盘耐用性:
多看口碑: 搜索目标车型论坛、车友群,看看是否有方向盘爆皮的集中反馈。
了解材质: 尝试了解具体用的是哪种皮(虽然销售可能也说不清),或者留意品牌是否像宝马那样明确标注合成皮材质(有时反而更靠谱)。
亲自体验: 试驾时多感受方向盘的质地和缝线工艺,过于单薄、纹理粗糙的要警惕。
结语:
方向盘爆皮,看似小问题,却折射出汽车行业在成本压力下的材料取舍。消费者需要认清“真皮”背后的等级差异,豪华品牌转向合成皮的实用主义也提供了新思路。对于车企而言,与其在“真皮”标签上玩文字游戏,不如踏踏实实用好料(哪怕是优质合成皮),做好品控,才能真正赢得口碑和信任。毕竟,一个连方向盘都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车,谈何“豪华”与“品质”?下次选车,不妨多掂量掂量手里握着的这个“方向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