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01杭州上市,年轻人新宠要来了?
7月24号晚上,杭州的雨下得有点大,我跟几个车友蹲在展厅门口抽烟等着看新车。零跑B01,这名字听着挺中性,但现场那股子青春气息还真是挡不住。说实话,这两年身边不少90后、95后的朋友换车都开始盯新能源了,油价太闹心,再加上大家手机控,都想体验点“智能”东西。
发布会结束后,有幸混进了媒体群访——创始人朱江明和副总裁曹力、周颖都到场。现场气氛没啥架子,一帮记者乱七八糟地问问题,他们也就家常里短地聊起了B01的定位,说到底就是奔着年轻人去的。这台车外观线条干净利落,不像以前那些新能源轿车非得整一堆花里胡哨的小灯带,看多了腻味。
朱总提到他们最自豪的是续航和操控,说他自己开了一个多月下来,比家里的老雅阁底盘还紧致。我本来不信,后来拉着销售小王试驾了一圈,在滨江那块儿转悠时踩油门(其实是电门)响应倒是真快,而且底盘过减速带的时候没有松散感。群友阿鹏吐槽过他前阵子开的某国产燃油轿车悬挂软绵绵,一刹急弯就晃得头晕——这次他说B01没那个毛病,“像踩平衡木一样稳”,原话我记下来了。
智能配置也是个亮点,据说12万出头能买到激光雷达,这在去年根本想不到。我顺嘴问了一句:“装这玩意儿真的有用?”曹力解释道,大雾天或者隧道里摄像头看不清的时候,激光雷达能补上视觉盲区。他举例,上个月杭州市区突发暴雨,有辆车靠这个避开了一辆突然横穿马路的小电驴,否则估计要理赔。“老司机也顶不上科技啊!”这是维修师傅老钱听完后的点评,他向来嘴碎,但对安全配置格外敏感。
不过吧,也不是所有功能都那么“高大上”。我注意到副驾驶遮阳帘和化妆镜做得很细致,小姑娘们坐进去自拍拍照方便极了。有意思的是,据说内饰颜色搭配都是研发团队找不同体型志愿者反复试坐出来的,还专门考虑女生夏天穿裙子的乘坐习惯。这种小细节,你别说,在微信群讨论热度比什么芯片参数高多了。
技术层面零跑一直主打全域自研,他们自己搞定软件算法、电气架构之类的新鲜玩意儿。据厂方工程师讲,从智驾系统的软件到底层控制器接口,全是他们团队亲手撸出来的,所以升级速度快。一位邻居老李去年买C11,经常半夜收到OTA推送提醒,每次更新完导航路线都会变聪明些,他笑称“比媳妇学东西还快”。
关于市场规划朱江明没藏着掖着,说今年目标50万辆,以后瞄准400万台世界级水平。他们产品分四个系列:C系列先走量(12-18万),再推10-13万的大众化B系列,然后才有D系列旗舰,还有A系列入门款。全球化步伐也紧锣密鼓,今年出口目标5万辆以上,还要在欧洲建生产线。据内部消息,大件零部件直接欧洲造,小件还是国内供货省关税。本地生产主要解决运输费贵的问题,现在合作方Stellantis渠道给力,新车型慕尼黑首发也是板上钉钉。
价格策略方面倒挺硬核,没有花活。“我们成本多少卖多少,不搞天天降价。”曹力私下透露,因为核心部件全自研,所以即便卖12万元还能保证合理利润,不至于陷入恶性价格战。不少同行现在靠补贴撑场面,可一旦优惠收回用户立马流失——这一点业内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挑破罢了。
增程纯电之争最近吵翻天,我特意问了一句怎么选?朱总直言15万元以下纯电更划算,因为现在800V快充普及、电池成本降到了0.3元/Wh左右;增程适合预算宽裕又怕续航焦虑的人,高端市场需求更多一些。我身边有哥们原本死守燃油,如今看到同级别纯电跟油价差不多,也开始动摇准备年底置换试试看,“毕竟停车场插座越来越好找咯。”
售后服务这一块不得不夸一下,目前全国1000家店、海外500家铺开很广,本地4S店为主辐射商超体验中心啥都有。据销售小王讲,现在购车交付效率提升不少,新手女司机咨询最多的是保养周期和内饰清洁剂用法……还有谁知道方向盘左侧那个隐藏式杯托?据说设计灵感来自南方湿热天气喝凉茶怕洒水环节,也是服气这种脑洞操作。不过冷知识:冬天北方地区如果饮料冻住,用加热座椅旁边的小风口吹几分钟能解冻杯壁结冰,这是东北客户反馈来的土办法,很接地气哈!
最后插一句八卦:据厂内员工爆料,今年10月份会出更高端的新车型,到时候慕尼黑展会上亮相,说是采用全球顶级供应链,还会加入一些之前从未见过的新功能,“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电或增程”,具体咋回事只能等官方揭晓啦。有兴趣的不妨留意一下朋友圈,那帮汽车编辑肯定抢先晒图剧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采集于杭州滨江展厅实测及微信群闲聊记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