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这波智驾评测都暴露了啥?

马斯克一句"特斯拉在中国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声明,让原本专业的智驾测试演变为全民论战。当懂车帝的36车智驾测试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对国产技术水平的质疑时,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风波的深层信号:关乎数亿道路参与者性命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经历野蛮生长的危险期。

懂车帝这波智驾评测都暴露了啥?-有驾

测评结果显示,在"消失前车""野蛮加塞"等6项高速场景中,特斯拉Model X的避险成功率显著高于国产车型。这个看似简单的结论,实际指向中国智驾技术发展中的结构性隐忧——过度复杂的城市场景训练反向侵蚀了基础安全能力。正如用十年时间专攻奥数题的学生,面对初中数学试卷时反而会陷入过度思考,中国车企在攻克"中国式复杂路况"过程中构建的博弈型算法,在面对高速突发状况时表现出决策冗余。

懂车帝这波智驾评测都暴露了啥?-有驾

这种能力退化的根源,源自中美道路生态的天壤之别。我们的技术研发始终在与不按常理出牌的外卖骑手、肆意穿行的行人博弈,却逐渐遗忘自动驾驶技术最根本的使命——在危急时刻做出明确安全决策。当国产智驾大模型在测试中面对横穿生猪时反复计算最优路径,特斯拉凭借更"单纯"的算法架构实现果断制动,这种技术路线分化已突破单纯的企业竞争范畴。

这场引发轩然大波的测评,实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联合预警。公安部、科技部在测试视频发布当天同步发声绝非巧合:前者强调车企需明确自动驾驶能力边界,后者颁布《驾驶自动化伦理规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动用真实道路、封锁高速公路进行的测试,本质上是通过极限场景暴露技术短板,破除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盲目信任。

懂车帝这波智驾评测都暴露了啥?-有驾

当智能驾驶宣传话术突破安全底线,主管部门已亮明态度:用企业伦理约束替代无序竞争,用安全教育对冲营销泡沫。消费者需要清醒认识到,任何测试成绩都不能承诺绝对安全。在海南儋州被临时改道的公交线路提醒我们:智驾技术发展必须守住公共利益的边界。这场以安全之名的测评风暴,恰是行业回归理性的转折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