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高山7喊话腾势D9:家用舒服才是真本事
最近刷车圈新闻,发现2025年这新能源MPV市场跟开了加速键似的——前有腾势D9靠"商务+家用"混得风生水起,月销稳破3万;后有理想MEGA靠"纯电+大空间"抢尽风头。
就在大伙儿以为这赛道格局差不多定了,魏牌甩出个大招:高山7预售28.98万起,喊出"对标腾势D9,主打家庭舒适"。
腾势D9要慌了?
今儿咱就扒拉扒拉,这高山7到底啥来头,为啥敢挑腾势D9的"软肋"打。
2025年3月15日,魏牌官方一纸预售公告,把"家庭舒适"四个大字焊死在高山7的车身上。
这时候跳出来挑战腾势D9,魏牌到底有什么底气?
说白了,魏牌这次是踩准了市场的痛点。
腾势D9虽然卖得火爆,但用户的吐槽声音也不小。翻翻各大汽车论坛,"坐着挤腿"、"后备箱放不下婴儿车"、"老人上下车费劲"这些抱怨可不少见。一位腾势D9车主在论坛里写道:商务接待确实有面子,但周末带全家出去玩,老婆总嫌坐得太挤,孩子坐后面也不舒服。
魏牌显然做了功课。他们调研发现,2024年家庭用户买MPV,大部分人最在意"全家坐得舒服",这个比例比"商务面子"高了不少。
这数据说明什么?
家庭用户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大家不再满足于"能坐7个人就行",而是要求"7个人都坐得舒服"。
腾势D9的定位有点尴尬。它主打商务+家用的全能路线,但骨子里还是偏商务的调性。后排座椅设计得像老板椅,储物格也更偏向商务需求。
而家庭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是孩子能安全舒适地坐在车里,是老人上下车不费劲,是一家人出游时后备箱能装下所有行李。
高山7把"家庭"刻进了DNA。腿部空间做到了980毫米,比腾势D9的920毫米多出60毫米,别小看这60毫米,对于身高一米七以上的成年人来说,这就是腿能伸直和蜷缩的区别。中间过道宽度150毫米,老人抱着孩子上下车不用侧身挤过去。
后备箱在座椅立起的情况下,还能塞下4个28寸行李箱,而腾势D9只能放3个。
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是设计理念的不同。腾势D9想要兼顾商务和家用,结果两头都照顾不够周到。高山7干脆放弃了商务牌,专心做家庭牌,这种专注反而可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市场数据也支撑了魏牌的判断。2024年下半年,家庭MPV的销量增长了不少,而商务MPV的增长相对缓慢。
这个趋势很明显:随着中产家庭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需要一台真正适合全家出行的车,而不是一台"看起来商务但坐起来不舒服"的车。
魏牌算准了一点:当商务MPV卷到头,家庭用户才是下一个金矿。腾势D9没啃下的"全家舒服"这块硬骨头,高山7偏要当啃下来的那个。
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对市场趋势的判断。
高山7的"家庭舒适"是真功夫还是营销噱头?拆开看这些配置藏着小心思
说到家庭舒适,谁不会喊口号?
关键是怎么落地。
拆开高山7的配置表,你会发现魏牌确实下了血本,而且很多细节都透着"为家庭而生"的小心思。
先说座椅,这可不是简单的"堆料"游戏。二排配了双10向电动调节零重力座椅,带加热、通风、按摩功能,这听起来和腾势D9差不多。但在细节:坐垫长度做到了520毫米,比腾势D9的480毫米长了40毫米。
别小看这40毫米,这意味着大腿能完全托住,不会悬空。设计师透露,这个尺寸是找了100组不同身高的家庭成员实测得出的,确保从1米6的女性到1米8的男性都能获得良好的支撑。
座椅的设计更有意思。靠背角度能调到135度,这个角度刚好适合成年人跷二郎腿。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因为调研发现,很多家庭长途出行时,成年人坐的时间往往超过2小时,如果坐姿不舒服,旅行体验就大打折扣。腾势D9的靠背最大只能调到125度,坐久了容易腰酸背痛。
再看看那些"看不见的地方",高山7的较劲程度让人吃惊。车内噪音控制做到了58分贝,比腾势D9低了3分贝。
这3分贝的差别有多大?
在高速行驶时,58分贝意味着车内乘客可以正常交谈而不用提高音量,小孩在后排睡觉也不容易被发动机声吵醒。为了达到这个标准,高山7使用了双层隔音玻璃,地板也加了多层隔音材料。
空调系统也藏着心思。除了常规的三区空调,高山7还配备了PM2.5过滤系统,过滤效率达到九成以上。这个配置看似不起眼,但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特别重要。
现在空气质量不太好,孩子的呼吸系统又比较敏感,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健康。独立出风口的设计也很贴心,确保坐在后排的乘客也能享受到合适的温度。
智能配置方面,高山7的"家庭化"思路明显。中控屏支持分屏显示,一边显示导航,一边可以监控后排孩子的情况。副驾驶座椅还能远程控制后排车门的开启,防止孩子自己乱开车门造成安全隐患。
这些功能听起来不复杂,但确实解决了家庭出行的实际问题。
有个准备入手高山7的车主说得很实在:之前看腾势D9的智能配置,总觉得是给司机玩的,高山7这些配置才像是给全家人服务的。
这话说得有道理,家庭用车和商务用车的需求确实不一样,前者注重每个乘客的体验,后者关注司机和老板的感受。
储物空间的设计也很用心。全车有28个储物格,从水杯架到纸巾盒,从充电线槽到零食袋,每个位置都考虑到了家庭出行的实际需求。
后备箱的设计,除了能放4个大行李箱,还有专门的婴儿车固定区域,确保急刹车时婴儿车不会滑动。
这么看下来,高山7的"家庭舒适"还真不是虚的。从座椅尺寸到噪音控制,从空气质量到储物空间,每个细节都在解决家庭出行的具体麻烦。
这种专注度,确实比腾势D9的"全能"路线有针对性。
魏牌为啥非要盯着"家庭舒适"打?是踩坑还是无奈跟风?
表面看,高山7是在和腾势D9抢市场,但深挖下去,这其实反映了整个新能源MPV赛道的转型趋势。
魏牌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力家庭市场,绝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商务MPV的需求确实见顶了。数据显示,2024年商务MPV的销量占比从2023年的近一半降到了不到四成,而家庭MPV的占比从三成多涨到了四成多。
这个变化说明什么?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散,商务出行频率在下降,而家庭出游需求在上升。特别是随着三胎的推进,多孩家庭对大空间车辆的需求明显增加。
再看看用户画像的变化。早期买MPV的用户,七成是企业老板或高管,他们买车主要为了商务接待。
现在买MPV的用户中,超过一半是普通中产家庭,他们的核心需求是家庭出行。这些家庭年收入大多在30-50万之间,有能力购买30万左右的MPV,但在意实用性而不是面子工程。
腾势D9早期确实抓住了市场机会,但现在面临着定位尴尬的问题。商务用户开始觉得腾势D9不够高端,他们倾向于购买价格高的极氪009或理想MEGA。
家庭用户又觉得腾势D9太偏商务,很多配置用不上,反而增加了成本。高山7正好卡在这个空白地带,专门服务那些需要"便宜大碗"舒适版MPV的家庭用户。
魏牌有这个底气,还因为技术储备够深厚。咖啡智能座舱系统在长城的其他车型上已经验证过,柠檬混动平台也很成熟。
高山7的很多亮点配置,比如零重力座椅、静音技术,都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家用化改良",不需要从头研发,成本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魏牌看透了腾势D9的"软肋"。腾势D9想要兼顾商务和家用,结果两头都不够极致。
商务用户嫌它不够豪华,家庭用户嫌它不够实用。高山7干脆"偏科",只专注家庭市场,反而能做出差异化的特色。
从竞争策略上看,这也很聪明。和腾势D9拼商务属性,高山7没有优势,毕竟腾势有比亚迪的品牌背书。
但在家庭舒适这个细分领域,腾势D9确实有短板,高山7有机会后来居上。
市场趋势也支撑这个判断。欧美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MPV市场发展到后期,家庭用途会占到七成以上的份额。
中国MPV市场还处于发展期,家庭化趋势才刚刚开始。魏牌提前布局,很可能抓住下一波增长红利。
说白了,这不是跟风,而是魏牌看准了"家庭MPV"才是新能源车的下一个爆发点。当其他品牌还在商务路线上内卷,魏牌已经开始在家庭市场提前占坑了。
这步棋走得确实有远见。
网友吵翻了!高山7能打赢腾势D9吗?这几个问题得先搞明白
高山7预售消息一出,网上的讨论就没停过。
支持的、质疑的、观望的,各种声音都有。咱挑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聊聊,看看高山7到底有几分胜算。
28.98万起的价格,比腾势D9便宜了近3万,这个价格值不值?
这要看你的具体需求。如果你主要是家庭使用,高山7的空间宽敞,储物方便,静音效果好,这3万的差价确实物有所值。但如果你偶尔需要商务接待,腾势D9的内饰质感和品牌形象可能合适。
一位网友说得很实在:买车就像买鞋,合脚重要,不能光看价格。
续航和安全性怎么样?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核心问题。高山7采用的柠檬混动DHT-PHEV系统,纯电续航200公里,比腾势D9的180公里多了20公里。
综合续航能达到1300公里,跑长途比纯电车踏实。安全配置上,标配9个气囊加高强度钢车身,和腾势D9基本持平。但高山7多了儿童安全座椅自动识别功能,系好安全带会有语音提醒,这对有孩子的家庭很实用。
很多人担心魏牌会不会重蹈"对标失败"的覆辙?
汽车圈确实有不少品牌对标知名产品,结果自己凉了的例子。但高山7和腾势D9的情况有点不同,两者的定位有明显差异化。
腾势D9是"全能选手",高山7是"家庭舒适特化"。只要魏牌能把家庭标签做扎实,未必会输。
品牌力够不够?
这是个现实问题。腾势背靠比亚迪,品牌认知度确实高。
但魏牌也不是无名小卒,长城汽车这些年在SUV市场的表现有目共睹,技术实力和品质控制都经过了市场验证。而且在家庭用户眼里,品牌溢价没有商务用户那么重要,配置和性价比关键。
售后服务网络怎么样?
这点腾势D9确实有优势,比亚迪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比较完善。魏牌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覆盖。
不过长城正在快速铺设新能源车的服务网点,预计年底前会有明显改善。
市场容量够不够大?
MPV本身就是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家庭MPV是细分中的细分。但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细分,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如果产品力够强,容易建立优势。
而且随着二胎、三胎家庭的增加,家庭MPV的市场空间还在扩大。
从目前的用户反馈看,高山7的接受度还不错。预售期间的意向订单数量超出了魏牌的预期,这说明家庭用户对这类产品确实有需求。
当然,真正的考验还是要等正式上市后的销量表现。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的观点很中肯:高山7能不能成功,不在于能不能打败腾势D9,而在于能不能在家庭MPV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如果魏牌能把家庭舒适这张牌打好,即使销量不如腾势D9,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结语:家庭MPV的春天来了,高山7这步棋走对了吗?
魏牌高山7的出现,与其说是"硬刚腾势D9",不如说是给整个新能源MPV市场提了个醒:当商务需求逐渐饱和,家庭用户才是未来的主力军。
从座椅到静音,从储物到智能配置,高山7把"家庭舒适"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功能点,这种"较真"的态度,或许真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至于能不能打赢腾势D9?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两款车的定位不同,目标用户也有差异,未必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腾势D9继续做它的全能选手,高山7专注家庭市场,说不定能实现双赢。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家庭用户选MPV,终于不用在"商务面子"和"舒适实用"之间做选择了。这种细分化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高山7这步棋到底走得对不对,市场会给出答案。但至少它证明了一点: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快速变化的赛道上,找准细分市场的痛点,比盲目跟风有意义。
家庭MPV的春天,可能真的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