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电油耗仅5.5L续航高达1240公里,这台新车不仅实现“无短板”增程体验,还以行业领先技术成为家庭实用的“理想之选”

我一直觉得,增程车能不能真正做到无短板,,其实核心还是在于技术实力。你知道的,增程系统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油耗、动力表现以及噪音水平。这里面,最让我在乎的是亏电之后的表现。去年试过几款增程车,有的亏电后油耗飙升到8、9升百公里,但还不如我开个小排量燃油车的感觉。最大的痛点是油耗飙的瞬间,像突然碰到堵车或走山路,油表掉得特别快。算算,亏电后油耗若超过6L/100km,就觉得不划算了。这种情况,会让不少人心存疑问:很多车在亏电后,动力还可以接受,但油耗潦草,根本无法让人安心。

这次碰到埃安新出的AION i60增程版,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它的亏电油耗竟然只有5.5L/100km。这个数据,我觉得已足够令人震惊,因为大部分同价位的增程车,都在7或8升左右。你说了,这是不是统计误差?毕竟,实际用起来没那么精确?是的,没有绝对。但是我之前翻了下笔记,约估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油耗改善,至少比去年试过的几款增程车高出20%以上。这不是噱头,而是在很多细节上的优势。尤其是这套星源增程系统,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埃安多年积累的自研技术,之前在更贵的车型上验证过,成熟了才放到这个价位的车型上。

亏电油耗仅5.5L续航高达1240公里,这台新车不仅实现“无短板”增程体验,还以行业领先技术成为家庭实用的“理想之选”-有驾

我觉得,油耗的表现,最核心的在于增程器效率。原理其实挺简单:油越转化成电能越高效,电池里存储的能量越多,车跑得越远。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增程器的热效率。你可能没细想过,一个发动机的热效率高低,决定了用一升油能发出多少电。埃安的1.5ATK发动机,火山型燃烧系统,能达到3.73kWh/L的油电转化率。这个数字放在行业里,算是挺高的了,甚至超过一些燃油车的热效率了吧。它还拿到了中汽研的增程器能效之星认证,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它的油转电能力比大部分增程器强出20%多。

这还不止,系统的电驱部分也用料讲究。度电续航能跑7.2公里,也就是说一度电能跑掉7.2公里路比我预想中更远。再装上全域AI能量调度系统,就能提前判断路况,合理安排能量使用。比如前面要上高速路,车辆会提前留电,中途拥堵时,有的车电池会自动切换纯电模式,节油效果明显。我还特别做了个极限测试,满电满油,先跑210公里纯电续航,然后开到油箱快空,发现最终能跑出1240公里——这个距离,比我印象中的增程车表现都要稳。

这里面的问题就是,亏电后动力变差?不会。实际上,动力表现,甚至比满电时还更有惊喜。增程器能持续提供85kW的发电功率,动力储备极大,电机峰值180kW的输入让我一踩油门反应敏捷。高速上做超车,毫不费力。很多人担心一旦电池崩溃,整车会变得拖拉,但我试过几次,车子在亏电时依旧能爆发出满满的动力,甚至比我想象中还要顺畅。

亏电油耗仅5.5L续航高达1240公里,这台新车不仅实现“无短板”增程体验,还以行业领先技术成为家庭实用的“理想之选”-有驾

噪音控制方面,这车相当厉害。车内怠速发电状态,噪音只有40分贝左右,比图书馆还安静。高速120公里,车内几乎没有明显的发动机声,比很多豪华纯电SUV还静。这个效果,主要靠多重隔音材料和黄金悬停启停技术实现。车子启停时,振动几乎感受不到,车内的平顺感让我觉得像豪华车。

你会不会问,技术再好,成本一高,是不是后续的维修也会难?我觉得,答案其实不那么绝对。埃安能把这么先进的技术下放,用在15万出头的车型上,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普惠,让更多家庭用得上。实际上,这套星源增程系统,不是用在啥超豪华车上,而是在中端车型里大放异彩。

我还想跑题一下,问问大家:你觉得,未来增程车还能走多远?我猜,这个亏电油耗5.5L的表现,只是起点。我没细想过,可能——这也是个没细想过的猜测,未来会不会出现更高效的增程系统?毕竟,汽车技术一直在追求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油耗,有可能不光是省油,更能只用一滴油,跑到天涯海角。

亏电油耗仅5.5L续航高达1240公里,这台新车不仅实现“无短板”增程体验,还以行业领先技术成为家庭实用的“理想之选”-有驾

除了技术,本车的安全也是值得一提的。我得说,AION i60的电池安全表现,已经拿到市场验证。130多万辆车,500亿公里无自燃,保证了家庭用车的安心。电池的保护措施,设计得很到位:1500MPa的高强度钢材,蜂窝状的铝合金加固,气凝胶防护……碰到侧面撞击,也能确保电池不变形。这些细节,听上去挺专业,但我相信,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就是用着不用担心爆炸或恶性燃烧。

再说辅助驾驶,硬件搭配3R7V方案,支持高速巡航50多类场景,误触发率极低。就算是长途跑高速,也能帮你减轻不少压力。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调校得挺自然,不会上瘾式修正方向。遇到窄停车位,自动泊车,22秒就搞定,难怪我一些朋友,对自动泊车爱不释手。我觉得,辅助驾驶的性能,决定了这车是不是全家都放心的好帮手。

亏电油耗仅5.5L续航高达1240公里,这台新车不仅实现“无短板”增程体验,还以行业领先技术成为家庭实用的“理想之选”-有驾

我对这车的配置,还是挺满意的。内饰说实话,没啥激进的设计,用料靠谱,空间巨大。身高180cm,后排腿还能用两拳空间,整车空间感让我觉得假期带家人去郊游不成问题。可以放倒的后排,还能变成床铺,知道为什么我说它实用——这是我见过少有的符合家庭实际需求的设计。

价格也是个亮点。预售只要12.68万起,把同级大部分15万以上的车型远远甩在身后。关键还是技术和配置能打补丁。合算得你开始怀疑,是不是买啥提前预付优惠,把未来用车的用料都包了。再加上购买赠送的三重礼遇——免费升级音响、养护礼包、定制头枕——我暗暗觉得,这次真的是菜市场价,能买到米其林。

留个问题吧,你会不会觉得,技术一旦普及到这个价位,未来会不会引发价格战?我其实没有特别坚持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归根到底,增程车还得继续优化,才能真正摆脱亏电就变拖拉机的窘境。你怎么看?是不是我们虽然买得起无短板的增程车,但还会有不断的新变数?

亏电油耗仅5.5L续航高达1240公里,这台新车不仅实现“无短板”增程体验,还以行业领先技术成为家庭实用的“理想之选”-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真心觉得,这款车的出现,给我很多启示。毕竟,能用更少的钱,享受到比以往更先进的技术,别说家庭,恐怕很多年轻人都能接受。下一步,我想知道:你们觉得,未来的增程系统,会不会像手机芯片那样,一年比一年缩水却性能逆天?或者,终究还是要回到硬件技术才是王道。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