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10分钟跑525公里,成都车展小鹏展台前,那些嘲笑电车的老司机为什么突然不吭声了

充电10分钟跑525公里,成都车展小鹏展台前,那些嘲笑电车的老司机为什么突然不吭声了

展台前那个哥们儿掏出手机给我看他的电费账单。上个月跑了1800公里,电费一共108块。他以前开的凯美瑞,同样里程油费至少得900块。我盯着那个数字看了好一会儿,手里的矿泉水瓶子差点没拿住。

这是上周末在成都车展的事儿。本来就是陪朋友随便逛逛,没想到在小鹏的展台一待就是快一个钟头。

倒不是被销售缠住了。是听几个提了车的车主在那儿聊天,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帮人说的跟我印象里的电车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个开了三个月小鹏P7的车主,说他现在充电比加油还快。我当时就笑了,这牛吹得有点大。结果人家拿出手机调出充电记录:10分钟,续航从15%跳到78%,显示可跑里程500多公里。

我反复确认了两遍时间戳,确实是10分钟多一点。

这就是那个800V超充系统。找到匹配的超充桩,充电速度确实能上去。不过这种桩现在主要在一二线城市,高速服务区有些也配了,但密度还不够。所以买之前得先看看自己活动范围内有几个。

续航数字这次都挺吓人的,820公里、800公里,一个比一个敢标。CLTC工况的水分大家都懂,但就算打个七折也有五六百公里。我问了几个车主冬天的实际表现,零下十度左右能保持六七成续航,比前两年那批车好多了。

图灵AI芯片这东西我也试了试。“左转之后打开空调,播放周杰伦的歌”,一口气三个指令,车机没卡壳全办了。以前那些车机,说复杂点的指令经常犯糊涂,这次反应挺利索。

算力多少、参数怎样我也说不清楚,感觉就是脑子够用了,不会让你重复好几遍。

底盘那块儿倒是让我挺意外的。试驾G9的时候,销售带我专门找了条路况不太好的路。过减速带之前,能明显感觉车身往上抬了一下,屁股下面没那么颠。后来上了高架快速过弯,车身也没怎么晃。

据说是激光雷达扫路面,悬架跟着路况自己调。时间长了车还能记住你常走的路线,提前做准备。这玩意儿我以前在保时捷卡宴上见过,现在三四十万的车也有了。

充电10分钟跑525公里,成都车展小鹏展台前,那些嘲笑电车的老司机为什么突然不吭声了-有驾

展台那几个车主还聊到省钱的事儿。市区用电,一公里六分钱左右。跑长途如果是增程版,一公里三毛钱。一年两万公里,省下来的油费够交几个月房贷了。保养更简单,电车没那么多需要定期换的大件。

不过充电桩的事儿还是得考虑清楚。一线城市问题不大,三四线城市找快充站得费点劲。有个车主说他住的小区物业不让装充电桩,现在每周得专门跑一趟商场充电,挺麻烦的。

这次车展上20万出头的车型也开始配激光雷达和辅助驾驶了。以前这都是四五十万车型才有的配置。城区NOA我体验了一小段,不太复杂的路况确实能帮忙,堵车的时候脚可以歇会儿。

只是再智能也得盯着点。我个人习惯是把它当助手,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路面。

以前老说电车没驾驶乐趣。零跑B10那套后驱底盘开起来,转向手感和油门响应都挺干脆,过弯也稳当。电车和燃油车的乐趣本来就不是一路子,各有各的意思。

临走的时候又碰到那个给我看电费账单的哥们儿。他说买车之前也犹豫了很久,主要担心充电和续航。提车三个月下来,这两个问题基本不存在了。

我说那你后悔吗?

他笑了笑:后悔没早点买。

充电速度上来了,续航也够用,智能化比前两年强了不少。值不值得入手,还是得看用车场景。有地方装家充,主要市区跑,偶尔上高速,现在这批新能源车确实能考虑。经常跑长途,或者充电不方便,那可能还得再看看。

行业变化太快,今年的黑科技明年可能就成标配了。买车这事儿,合适就出手,没必要等什么完美时机——那玩意儿永远不会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