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什么智能座舱,问界M7的后排屏,才是中年人的救赎

开局一块屏,参数全靠吹。

讲真,最近全新问界M7这个座舱,又把一堆人给整不会了。不装了,摊牌了,现在的车企造车,早就不是在造车了,他们是在进行一场惨无人道、毫无底线的军备竞赛。比的不是发动机变速箱,比的是谁家屏幕多,谁家沙发软,谁家冰箱能塞得下一头烤乳猪。

别扯什么智能座舱,问界M7的后排屏,才是中年人的救赎-有驾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核心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别的车企是想办法把蛋糕做得更大,那现在问界这种选手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大家一起吃瓦砾。

别扯什么智能座舱,问界M7的后排屏,才是中年人的救赎-有驾

你看问界这个操作,上来就是一个16.1英寸的3K中控屏。好,很好,非常顶。然后,一个升级了的26英寸WHUD,再给你加一个68英寸的AR-HUD。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参数的时候,脑子里嗡的一下,我以为我买的不是车,是IMAX影院的永久VIP坐席。朋友们,68英寸是什么概念?这是你家客厅里的电视都可能没有的尺寸,现在直接怼在你开车的挡风玻璃上了,就问你怕不怕?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连夜修改《黑暗森林》法则,因为他们发现威慑最好的手段不是水滴,是屏幕。

他们管这个叫科技感,我说这叫发疯。这是一种极其野蛮的暴力美学,我可能在品牌玄学上暂时干不过你奔驰,但我能用像素点晃瞎你的眼。什么语音调节HUD,什么三指左滑,座舱秒变私人影院,这些都是表象,是递给你的投名状。它真正的潜台词是,你看,我连这种事都干得出来,我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我疯起来连自己都打。同行看了也得傻,心态直接就爆了。

然后,最精髓、最触及灵魂的一笔来了——后排那个17.3英寸的娱乐屏。

还特地给你标上一个“德国莱茵低蓝光认证”。诶,你看,这就叫“悟了”。车企终于开窍了。这块屏是给谁用的?不是给你用的,是给你家后排那个随时可能从天使宝宝化身“雷电法王”的神兽准备的。这玩意儿的本质,就是一个移动的电子奶嘴,一个能让你耳根清净半小时的隔音结界。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种痛了。最近我颈椎就不太好,感觉再不换个舒服点的椅子,下半辈子就要跟膏药过了。在车里那密闭空间里,最恐怖的不是堵车,是后排传来的灵魂拷问和无尽吵闹。只要把动画片一开,世界瞬间清净,阿弥陀佛。所以,什么防夹手设计,什么多种操控方式,都是为了让你在通往精神崩溃的悬崖边上,能稍微获得一丝喘息。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比任何L3级别的自动驾驶都有用,真的。

所以买这车不是为了家庭,是为了给自己买个清静。这钱花的,本质上是精神损失费。

别扯什么智能座舱,问界M7的后排屏,才是中年人的救赎-有驾

至于那个什么三指滑动多屏流转,听着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把手机圈那套“万物互联”的修仙法门给搬过来了,属于常规操作,不提也罢。但那个“开门守卫”功能,我必须得单独拎出来,给它点个赞。

为什么?因为它太接地气了,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现在所有车企都在吹自己的自动驾驶多牛逼,能识别多少障碍物,算力多高。但真正的核心痛点是什么?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搞再多激光雷达,算法再精妙,你都防不住一个突然从你后视镜盲区里鬼魅般钻出来的外卖小哥。他为了三块钱的超时罚款,能爆发出F1赛车手的潜能。

别扯什么智能座舱,问界M7的后排屏,才是中年人的救赎-有驾

所以,最牛逼的技术,不是让你在高速上撒手不管,而是让你在市区里准备开门下车的一瞬间,系统用电钻一样的声音在你耳边咆哮:“大哥别动!后面有人要创死你!”。这才是真正的智能,一种带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甚至有点窝囊的智能。它承认了现实世界的混乱与不讲理,然后给你穿上了一件“金钟罩铁布衫”,主打一个物理防御。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现在的智能座舱比作军备竞赛可能有点不恰当。它更像一场大型的、荒诞的行为艺术。车企都是演员,我们都是观众,大家一起假装这些功能我们真的每天都需要。讲真,这么多屏幕,开车的时候真的用得上吗?大多数时候不就是听个歌导个航?纯属军备竞赛上头了。但没办法,大家都卷,你不卷,你就得死。

最终,所有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都指向了一个终极问题:消费者会买单吗?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给他加个冰箱他可能还嫌丑。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车就是一个工具,一个移动的家。谁能把这个家装修得更舒服、更安全、更能解决你生活中的实际痛点,谁就能赢。

能赢,就是能赢。问界现在干的事儿,就是把所有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东西,都给你怼进这个“家”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更多时候,我们爱的不是品牌,而是这种“他太懂我了”的感觉。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