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件挺有意思的事,说起来也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但结果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这事的主角,一个是咱们都熟悉的新能源车企理想汽车,另一个是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路上绝对没少见的乘龙卡车。
本来是理想汽车想办个活动,秀一下自家车的安全性,结果没想到,被当成“背景板”的乘龙卡车,反倒成了最大的焦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今天就像街坊邻居唠嗑一样,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捋。
事情的起因是在七月底,理想汽车开了一场发布会。
现在的新能源车企,都特别注重安全宣传,毕竟买车的很多都是为了家庭,安全是头等大事。
理想为了证明自己的车,特别是理想L8这款SUV,有多结实,就想了个很直观的办法。
他们在发布会上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他们的理想L8,和一辆重型大卡车进行正面碰撞。
你想想那个画面,一辆家用SUV,去硬碰硬地撞一辆大卡车,这视觉冲击力肯定是很强的。
视频里的结果也确实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理想L8在碰撞后,车头虽然受损,但驾驶舱保持得还挺完整,A柱什么的也都没大问题。
理想汽车的意思很明确:你看,我们连大卡车都扛得住,这安全性,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按理说,这波操作挺抓人眼球的,应该能给理想加分不少。
可问题就出在那辆被当成“道具”的大卡车身上。
这辆车是东风柳汽生产的乘龙卡车。
理想汽车在做这个碰撞测试、并且把视频公开传播之前,并没有跟乘龙卡车或者它的母公司东风柳汽打过任何招呼。
这就有点不地道了。
说白了,这就好比你为了宣传自己家拳馆的徒弟多厉害,随便拉了个路人甲过来当靶子,打赢了之后还拍成视频到处放,连声招呼都不跟人家打。
这不管从商业礼仪还是法律上来说,都站不住脚。
理想汽车可能当时光顾着展示自己的“肌肉”了,却忽略了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
这下好了,那个在视频里默默承受撞击的“大家伙”不干了。
乘龙卡车的反应非常快,而且打出了一套让所有人都拍案叫绝的“组合拳”。
从7月31号开始,连续四天,乘龙汽车的回应一波接一波,不仅没有陷入被动的骂战,反而一步步把舆论的主动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第一天,乘龙汽车没有急着在社交媒体上跟理想吵架,而是由它背后的大东家——东风柳汽,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国企,发布了一份非常正式的官方声明。
这第一招就显得特别稳重,直接从法律层面切入。
声明里说得很清楚,理想汽车未经授权,擅自用我们的产品做碰撞测试还到处传播,这是严重的侵权行为,甚至可能涉嫌违法。
这一下就把自己放在了有理有据的制高点上。
更聪明的是,乘龙并没有停留在指责上,而是顺着这个话题,开始详细介绍自己的产品。
你不是拿我当安全测试的参照物吗?
那我就让你看看,我这个“参照物”到底有多安全。
声明里提到了什么“龙骨框架驾驶室”、“四层吸能结构”这些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技术,一下子就把一个被动的“被撞者”形象,扭转成了一个安全技术的实力派。
最后还呼吁全行业要公平竞争,诚信传播,一下子把格局提上去了。
到了第二天,乘龙汽车又发布了一张海报,这回玩起了文字的艺术。
海报上的文案写得特别巧妙:“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而是我们每一程切实的守护。”这个“理想”两个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说谁,既回击了对手,又宣传了自己的品牌理念,显得特别有水平。
海报上还继续列出了自家的安全技术,比如高强度钢用了多少,做了多少次碰撞试验等等,让老百姓对它的安全性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最有意思的是海报底下的一行小字:“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生活不是试验场,莫拿生命开玩笑。”这句话简直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它在提醒所有人,实验室里那种为了宣传效果而做的极限测试,和咱们老百姓在真实道路上遇到的复杂情况,完全是两码事。
你把车撞得再好看,也不代表在真实生活中就能百分之百保护人的生命。
如果说前两天的回应还比较含蓄,那第三天的回应,可以说是直接把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乘龙又发了一篇内容,标题直击要害:“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
这句话的分量就非常重了。
它直接对理想汽车那种碰撞测试的意义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
乘龙的意思是,你这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拍视频而设计的碰撞场景,脱离了现实,很难代表车辆在真实道路上的安全表现。
如果一个车的安全测试结果,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那这种所谓的“安全理想”,又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怎么在真实复杂的行车环境中,保护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深刻,简直是灵魂拷问,让很多人从看热闹的心态,转为对汽车安全本质的思考。
到了第四天,面对理想那边有人隔空喊话,大概意思是不服可以再撞一次的时候,乘龙给出了最后的回应:“龙的脊梁,无惧挑战”。
这句话同样是一语双关。
“龙”是乘龙品牌的一部分,“脊梁”既指卡车坚固的大梁车架,也象征着一个企业的骨气和自信。
这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有绝对的信心,不怕任何挑战,但我们不屑于去参与你那种带有营销性质的表演。
我们的自信,是建立在几十年造车经验和对生命敬畏的基础上的。
这最后一下,既展示了作为中国老牌工业企业的底气,也为这场精彩的公关应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个事件下来,结果怎么样呢?
乘龙卡车的官方抖音号,在短短几天内,粉丝从不到30万,一下子涨到了42.9万,涨了十几万的粉。
一个原本只在专业领域里出名的卡车品牌,成功地进入了大众视野,赢得了广泛的好感和尊重。
反观理想汽车,虽然从物理上证明了车身的坚固,但在品牌形象和公众沟通上,却实实在在地输了一局。
回过头来看,乘龙卡车这次能大获全胜,不仅仅是公关团队反应快、文案写得好。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的每一步回应都踩在了“理”上,无论是法理、情理还是道理。
它没有情绪化地对骂,而是始终围绕“安全”这个核心,有理有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成功地把公众的注意力,从一场简单的“撞车秀”,引导到对“什么是真正的安全”这个更深层次问题的探讨上。
这也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市场竞争中,技术实力是基础,但尊重对手、真诚沟通、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同样重要。
这次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咱们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不仅能造出像“龙的脊梁”一样过硬的产品,同样也能在现代化的舆论场上,用智慧和格局赢得人心。
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胜利,更体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
全部评论 (0)